未来十年内,华为能超越微软、苹果等公司,成为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吗?

说一下微软和苹果的市值。前者超过了1万亿美元,或者是9500亿美元,分别居全球第一和第二。

论证华为未来10年市值能不能超过微软和苹果的前提是,它在未来10年能不能上市?如果不能上市,讨论这个将没有意义。

根据目前华为的发展态势来看,不存在上市的可能性。原因如下。

第一,华为股权结构过于分散,上市有可能被财团疯狂吃进股票,并控制华为。对于目前华为高层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作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仅只有1%点多的股票,区域股票全部分散在员工手中。那么上市之后,股票可以自由买卖。一旦被某些资本盯上之后,通过疯狂购入股票的方式,完全可以成为该公司的大股东。但那个时候,现在华为的高层将被全部扫地出门,失去公司的控制权。

第二,公司融资的方式有很多,通过资本市场获取指示方式之一。华为现在募集资金的方式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向银行借贷,一个是发行公司债券。华为目前上千亿的负公司负债中,基本就是通过银行借贷和公司债券获得的。

以上2点,就足论证华为上市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华为的公司资产做一个估值。不上市的企业都是可以把价值估出来的。

估值的方法也并不难,市值=市盈率×净利润。2018年华为的净利润是593亿元。那它的市盈率可以达到多少,我们可以参照同类企业。美国思科市盈率是17倍,高通的市盈率是28倍,苹果公司的市盈率也是17倍。

如果以17倍来计算,华为的市值大概就在1万亿人民币左右;如果是以28倍计算,华为的市值大概是在1.7万亿左右。这样算下来公司的市值并不高,还不到3000亿美元。这个数字和苹果微软的八九千亿美元差距还很大。

华为毕竟是中国科技行业代表。在国内上市的话,有很多人投资。我们把它的市盈率再提高一点,拉到和茅台的水平——40倍。算来的话,公司市值可以达到2.4万亿元人民币,折合接近3500亿美元。这个市值已经相当高了,利润是华为三四倍的三星电子,当今市值也不过是3000亿美元左右。

假如未来10年华为利润年均增速保持10~15%。那么10年之后,其净利润大约可以达到用1500~2400亿之间。取一个中间值就是1950亿元。这个数字再乘以30倍的市盈率,公司的市值就可以达到5.85万亿元。按照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大概就是8300亿美元。这个数字就和那微软苹果还是差一两千亿美元之巨。

但是10年之后,苹果和微软不可能不发展。或许他们的市值早就过了1万亿美元,又把华为甩开了。




难道不知道吗?华为至今为止都没有上市,按照它的战略规划,十年后几乎也不会上市,因此讨论它的市值能否超过微软、苹果并不现实。

1、华为不差钱,华为是国内最大的民营企业,其2018年的营业收入就高达7212亿元,净利润就达到593亿元,华为对上市融资根本就不屑。



2、华为总裁任正非曾经说过,华为永远不会上市,因为他们是为理想和目标奋斗,如果华为上市,“股东们”看着股市那儿可赚几十亿、几百亿,这样会逼他们横向发展,他们就攻不进“无人区”了。

3、华为股权结构问题也不符合上市条件。在华为的股权结构里面,任正非仅持有1.01%的股份,其余98.99%由华为员工持有(华为工会代持),华为的这种股权结构,使得华为很难上市。



4、如果华为上市了,就会有外面大量的资金进来,成为华为的新股东,而这些股东主要是以赚钱为首要目标,那就不会静下心来搞技术研究。而且玩金融的没有谁能够玩得过美国,以美国对华为的疯狂打压,如果华为上市,可能就成为它打压华为的另一个工具了。

其实华为即使上市了,它的市值也很难超越微软苹果。目前的微软、苹果的市值都超过9000亿美元,位居全球一二位,我国市值最高的阿里巴巴都不到它们的1/2。华为是一家电子类企业,从业务类型上看,华为类似于思科(电信设备)和三星电子(消费电子)的综合体,如果以它们作为参考对象,华为如果上市,它的市值应该介于两者之间,即2000~3000亿美元之间,别说超越微软苹果,就是阿里腾讯也很难超越。当然,这只是估值,凡事皆有可能,如果华为真的上市,说不定它的市值就比肩微软苹果呢?




拿什么超越?CPU买的RAM底层框架

CPU是委托第三方台积电生产,自己没有7纳米的光雕机,自己没有能力生产cpu

系统呢?现目前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一部手机,百分之五十的零配件是来自日本,美国,韩国等等。

以上所述,均为事实,不喜勿喷

最后,希望我们中华企业提高优化制造能力,做出自己知识产权的产品,摆脱美帝的打压和不公平待遇!

华为,世界第一




现在还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华为要上市,从创业初期到今天中间有无数次机会上市,但到今天不缺钱的华为更加不会选择上市,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上市主要有两个目的,其一借助上市的机会提升企业知名度,有个上市公司名头在跟别人谈合作的时候能占据一个比较有利的优势。其二主要融资扩大生产,相当于锦上添花的作用。但上市以后也会存在很多弊端,像华为现在这种体量两种需求都不存在,不缺钱不缺名。

为什么华为不选择上市

最大理由是不愿受到资本市场控制。这也是美国对于华为无可奈何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资本的力量根本影响不到华为,所以才有了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的发生,现在禁令又延时执行了90天,主要给美国企业一个缓冲期,美国这次打压华为的决心也是非常巨大。华为现在所有政策的执行只需要下发总裁文件,不需要顾虑所谓的外界环境,所以华为公司能保持一种理想主义情怀,每年巨额的真金白银的投入如果放在资本市场上股价肯定波动,但在华为不存在这种问题,这也是华为公司不上市的最大原因。

华为不缺钱。华为虽然不上市但业务越做越大,在美国实体清单下发之前华为的增长率非常恐怖,如果美国不干预,未来的5G引领者肯定属于华为公司了,标准也会倾向于华为公司,所以美国对华为只能采取硬手段,华为这些已经在前期建立了稳定的通讯订单,而且在消费电子领域已经拓展了非常大的领域,现金流一直比较稳定,到了这个阶段采取没有任何理由选择上市。

华为企业文化。华为从创立之初就讲究自立更上,自己说话当家做主,所以在芯片上用这股勇气拿下来,早期的华为也是艰难挺过来的,在很艰难的情况下也没有选择去选择向资本市场低头,这是就是靠着自己的一点点积累和努力成为行业的第一,早期华为技术能力也不是很成熟,就在深夜熬夜加班解决问题,一直坚挺到技术成熟。在商业拓展上也同样下了巨大的功夫,特别是进入非洲的区域的拓展,最后攻陷欧洲市场,华为去非洲的合同直接签约三年中间不让回来,就是这种不讲理的执行力,攻陷了一个个的市场,成就了今天的华为公司,按照华为的体量如果直接上市就会早就一大批的富翁,也就是没人安心去拼搏创新了。

前阵子任正非老爷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在美国将华为公司列入实体清单之后,反而在内部激发起了华为公司巨大的战斗力,因为最近两年华为公司的业务量比较大,每年的分红比较多,已经有很多人已经不想吃苦了,这点对于华为公司来讲是比较危险的,但是美国的实体清单倒是让华为内部彻底觉醒了,重新焕发了极强的战斗力,上市意味着很多人每天都要盯着报表,看股价明显影响埋头干事,不如直接自己干出来的真切。

华为未来会不会上市?

华为的高管多次提到了华为的理想主义,就是坚持做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当家做主,这样子明显和资本市场想排斥,因为资本市场就是讲究自己投入的钱在多长时间内有收益,但华为更加注重对未来投资,对未来投资不是简单的空话,就需要真正的真金白银,这点讲究回报的资本市场很难吃撑,为什么国内只有华为公司在基带芯片上走入了高端,就是华为不计成本的投入的结果,并且在全球很多区域和学校展开合作,拿到最先进的理论基础,然后依靠着华为公司自己强大的商业化能力产品化。

华为强在商业化能力,任老爷子多次讲到华为公司并没有真正做了很多技术发明,只不过是在很多理论的基础商快速完成了商业化,并且不断在基础领域进入大量的投入,基础技术的研究可能花很多冤枉钱,但是一旦突破就属于产业链级别的,所以华为公司不断的投入很多都是在基础研究方面,有些投资数年都没有长进,这种损失只能公司来买单,做核心技术的研发首先要有坚强的毅力和雄厚的资金支撑,这点在国内能够做到的很少,如果真的上市这点是很难坚持住的。

上市所能获得的东西现在华为公司都拥有了,现在华为公司的追求的已经不完全是资本类的东西,现在中美科技之争已经不是单纯的产品,已经上升到标准范畴,谁做主导的问题了,华为越强大越会触及到欧洲的核心利益,这才是美国将华为公司列入到实体清单的主要原因,至于上市的华为公司是不是能够匹配微软,苹果等公司,单纯从假想的概念出发应该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本身硬件设备类企业本身在资本市场要比纯正的软件公司要差一些,跨过这个门槛华为公司将会升级成另外层面的企业,这次华为面对的是生死存亡的问题,也无心考虑是不是要上市,希望能帮到你。




如果没有这件事情发生,华为超越微软,别说未来十年,未来五年都有可能。

华为超越微软、苹果,可以说是国内科技爱好者的一个美好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华为也一直在默默的努力。但是,如果说华为超越微软、苹果等公司需要几年的时间,实在有点言之过早了。

有一句成语叫做“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通俗的解释是讲“在不顺利的情况下,先忍着,慢慢的积蓄力量,翅膀硬了就不在看别人的颜色了”,这像极了华为现在的样子。


从2019年7月份发布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苹果以265,595百万美元的营业收入排名第11位,微软以110,360百万美元排名第60位,华为则排于微软之后,位列第61位。但是从利润来看,华为的利润比起微软差了一倍,仅仅相当于苹果的1/7。

虽然就当前数据来看,华为与苹果、微软的差距仍然很大,我们仍然对华为报以希望。因为在过去的9年里,华为的世界排名一直是处于上升的趋势。从2010年的397名到2019年的第61名,也让西方世界的列强们看的心惊胆战。然后,它们为了限制国内企业的发展,就发起了贸易战。


如果没有国家机器的介入,大家都在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上,华为超越微软、苹果是非常有可能的。华为在近几年的科技成果取得了极大进步,从堪比高通骁龙的麒麟980,到超越世界领先水平的5G网络,都表现出了极强的科技实力。

按照现有的发展趋势,华为唯有“积蓄力量、厚积薄发”,当世界离不开华为的时候,自然就无需再担心国家制裁。成为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终将成为现实。




说不定五年以后就能让你惊掉下巴!就像咱们的GDP几年的功夫就世界第二了,第一的宝座离咱们还远吗!




我们希望是超过,10年中的市场变化太大,而且这种级别的公司代表不是自己,还要代表国家的明星企业在世界上存在,所以综合所有考虑,中国强大了,企业自然而然也会变强。

本人自我创业,疫情自我反省,发现公司的发展不能没有了自我核心价值。中国不能光靠商业模式和营销方案等等这些虚的去发展。国家推崇的创新是自主创新,是要做自己的产品,有价值和质量的产品,华为最牛的地方就是专利特别多,自我研发能力强。

所以我相信华为无论是否超过谁,但是值得我们学习

关注我,@Thinkmore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极少接受外界采访,在他答记者问时已经明确表过态,华为是不会上市的。因此问华为能否超越微软、苹果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这只能是个设想,不可能成为现实。


对于华为不上市,任正非有过多次解释。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是这样说的:因为我们把利益看得不重,就是为理想和目标而奋斗。守住“上甘岭”是很难的,还有好多牺牲。如果上市,“股东们”看着股市那儿可赚几十亿元、几百亿元,逼我们横向发展,我们就攻不进“无人区”了。他还对记者这样说过:“资本市场都是贪婪的,上市会造富一大批公司员工,“这可能会让我们越来越懒惰,失去奋斗者的本质色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上市成就了华为的成功。”

为什么华为不上市?除了上市可能带来的“股东逼迫”不符合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华为极其分散的股权结构,也决定了华为无法在资本市场上市。


华为市场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7万员工中有半数,也就是有8万人以上拥有公司股权(是虚拟股权,由工会代持),创始人任正非只占1.01%的股权,


如果是问十年后华为是否可能成为全球最顶尖的科技公司,这个倒是极有可能,毕竟华为在技术方面炼就的雄厚实力,能与之比肩的公司寥寥无几。

华为是我最欣赏敬佩的企业,一直以来也是我长期跟踪研究的对象,祝福华为。

更多关于企业战略、管理、人资、组织、薪酬、绩效、激励、股权、合伙制等方面的问题,欢迎关注我这个有18年丰富经验的老司机,都可以得到解答。





癡人說夢!





任正非说过:华为永不上市!至少任正非活着一天就不可能上市!既然不上市,那未来十年内是否能超越微软、苹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华为   微软   市值   科技   苹果   股权结构   公司   市盈率   美国   资本市场   股东   未来十年   员工   美元   未来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