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在批示中只批一个阅是什么意思?

大领导批阅文件是非常有学问的。曾经看过一个段子,有的领导批阅文件,下属到底办不办不看批阅内容,就看领导的签名,签名是横着写的,可以不办或缓办公室,签名是竖着写的,不仅要办,而且必须一竿子插到底,高度重视去办。这个段子虽然说的有点过,但或多或少反映了领导批阅文件的门道高深。

那么,领导在文件中只批一个“阅”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关于领导批示,有几点是肯定的:

第一,领导级别越高,越不会批“阅”字,一般都是在自己名字(职务)上画个圈,然后写上日期,代表已看过,根据文件执行。如果有意见会写上具体的指示,再写日期,而不会用“阅”字代替。

第二,一般领导模范大领导很多时候也会采用画圈的方式圈阅,很少写“阅”字,但的确有部分领导会这样批“阅”文件。此时领导批“阅”,一般有三种意思:

一是表达已看过文件,了解情况,这种文件往往是一些精神或政策的传达,不需要领导拿意见作指示,只需要传阅领导知晓,或者有些工作不是他分管的,此时他可以批“阅”。

二是文件中的事情比较敏感,或者形势还不明朗,摸不清上级领导的想法,他不便表态,可又不能装作不知道,于是一个“阅”字模棱两可表已知晓,视情况发展再作打算,或者等大领导批示了意见再根据领导的意见执行,这样既避免了擅自表态给自己找事的麻烦,也避免了自己意见与大领导意见相左的尴尬,是领导批阅文件一种自保的手段,一般这样做的,可以说都是体制老油子。

三是领导在耍心眼,文件中的事是自己分管的工作,或者与自己有关,自己不想干,想推给别人,可又不好明着说,于是一个“阅”字签上,由下面的人看着办。做好了,是自己的功劳,办砸了,我没写意见,与我无关,是你们没做好,你们自己兜着。这种领导经常把下面的人搞得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让下属不得不花时间揣摩领导心思,劳心劳神,还吃力不讨好,最是可恨。




一、阅之列有三种形式

1、用章子或笔写某某领导(如省长、市长、县长、镇长、书记、常委或同志),领导只在自己的名字上画圈写日期。

2、专门有一阅文栏供领导们签名写日期。当然是地位低的签名位置越低了。

3、再就是写一个阅字并签名日期,或者是只签名写日期。

二、领导必须写阅之列的一些文件

为了互相沟通,通气和领导的信息完善,机关有大量文件仅仅是传阅的。

1、上级的文件,通报,信息,讲话,传阅件等等,你只能表明你己看,也就证明有关部属工作没有漏洞。

2、不是你分管的同级和下级的一些文件、信息、汇报等等,只是让你知道一下而已。

3、你分管的下级部门的一些中层人事任免。因为任免权是你的下级领导,只是让你知道一下。

4、我们是常委会和组织部管干部,一些你同级或下级的任免,该与你沟通的提前都沟通了,不该沟通的不会沟通的。这样的文件,你只能写阅之列。

三、领导对自己的核心业务处理

1、我们的特点就是文件太多。可以说一个地级市正副市长每天大概需要处理和阅件近百件。也只有自己的核心业务是需要动脑子的。

2、本领导业务范围内的草拟文件。一般都是事先有安排和指示,草拟当中有一至几次修改,成正式草拟时,如果领导还有意见,可以在具体字行中修改,也可以在文上提总体意见。

如果没意见,可写发、下发、同意,也可以写阅之列。无论什么形式,都是同意的意思,最高领导是要负责任的。并不是写阅之列就不负责任。

耍猾头的领导是自己的特别主张让下级写出来,自己只签同意或阅之列。真正的出事了,与下级几人共同承担,自己还是主责。

如果领导特别加的出了问题,下级是不分担责任的。

3、上级下达的本职责范围内的文件,也只是有具体指示批上,无具体指示的还是阅之列。

四、题外话

现在的领导文化程度都不低,过去曾经一度有文盲半文盲领导,也就只学会画圈和写自己名字了。好在当时只有执行。具体内容由秘书念给领导听。




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领导的签字也是花样百出,这其中也是很有学问的。但是当领导就要决策,决策就要签字,这样说来领导的签字应该是明确的、坦诚的、负责任的。

但有些领导为了讨好作风不正派的上级而自己又不担风险,甚至是自己违法乱纪又想规避追究,所以都在签字的学问上下工夫。


我以前曾经给两个领导当过秘书,见过领导很多类型的签字。

首先,先举几个以前的例子,让你们看看领导签字的魅力。

一、“按规定办理”。一般下属见到领导签“按规定办理”几个字,基本上都认为是可以办理,就赶快去办理了,因为下属向领导表达忠心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敢于为领导承担风险。以后上级机关在调查单位的一些陈年旧事时,凡是签字为“按规定办理”的都可理解为签字没错,错是错在部下没有按“规定”办理。

二、“画个圈圈”。现在有些领导为了节省时间,签批文件时就在自己姓名那里划个圈圈一划拉下来并写上年月日,来代表“同意”的意思,一般人看到领导在文件上划了圈,就按照同意的意思办理了。领导将圈圈划在模棱两可的中性词或自己的名字上,以后上级来办案时,这证据不能靠推理、想象,还是不能追究单位领导的责任。

三、“同意由某某牵头办理”。这招就更狠了,直接把责任推到分管领导身上,自己却置身事外。哪怕以后追究起来,直接一句:“我是请某某牵头去办理,至于他是怎么办的我就不知道了”。直接把所有责任甩得一干二净。


以上几个都还不算复杂的,据说有些领导甚至把签批文件时还能用上暗语。比如说有的领导签字横躺着,其实暗语是要搁置,即使写着“同意”事儿也不能办,要竖着签才表示OK;如果“同意”后边尾随了个不起眼的句号,暗语是“要空着不办”,实心的圆点才是全心全意必须办;真的是太复杂了!

那么,领导签一个“阅”字是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从字面意思上来看,领导签“阅”字就代表他已经看过了,并无其他意思,但基本上也是这两种情况下领导才会签“阅”字。

一种情况是:这类文件属于上级下发的要求学习什么精神或者是政策的,基本上是只具备传阅性质的,只需要让领导知晓就好,并不需要领导作什么批示,这个时候领导会签“阅”字。

另一种情况是:这类文件跟领导分管的业务不相关,或者是他在这件工作上没有最终决定权,但是在程序上需要他看一眼,他也不便越俎代庖提出什么其他意见,所以只能签一个“阅”字,走个流程而已。


最后,在需要领导明示的文件上,领导也只签了“阅”字怎么理解呢?

但如果是需要领导明示的文件领导也只是签了一个“阅”字呢?会不会是说明领导在逃避责任,这种情况在现在来看基本上是不会了的,因为现在作为领导必须要敢于担当,即使对这个文件没意见,可以写阅、下发、同意之类的,总之无论什么形式,都是表示同意的意思。因为不管签什么,主要领导都是要负责任的,并不是只签“阅”字就不用负责任。

签字艺术虽然深奥,但学习签字艺术并不要下多少功夫,要有签字以外的真功夫才能真正以德服人、以理服人。请关注@扛起笔杆子,有多年体制内工作经验,懂体制,爱写作,欢迎大家提问交流,我会一一耐心解答!




我在企业基层从事秘书工作多年,凭经历,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上级下文需领导知晓,一般釆用传阅方式,每位领导阅后签个名字,表明已阅。二是需要贯彻执行的指令性文件,首先要呈送党政一把手阅并作批示,然后转副职阅并表态,这样的文件一般是要召开会议讨论的,并要作出贯彻执行的决定。一般情况下,只需领导知晓的文件,领导可只签“阅”并签名,需要讨论或贯彻执行的文件,主管或分管的领导必须要在文件上作明确批示,提出动议,以便操作。如果是重要文件传阅,党政一把手必须要作出明确批示,这是文件传阅的十分重要的环节。总之,领导在批示中写“阅”,只表明“知晓”。当然,阅文也是需要承担责任的,如果对文件中需要作为的内容,领导只“阅”而不作为,那就是领导的失职失责。所以,一个“阅′”字好写,真正理解文件内涵才是写好“阅”字的正确态度。




谢邀请,领导在批示中只批一个阅,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情况。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见谅。

文件内容精神明确,按文件精神执行落实就好了

领导所批示的文件,内容具体详实,各种要求已经很明确,不需要领导提出具体的处理意见,所以,领导就只在文件上签批一个阅字。下级就能按该文件精神和要求进行工作,应该讲,现在的多数文件精神都是比较具体的,下级阅读和执行时都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需要领导知道和了解的工作,但又不是归该领导具体主管的工作

各位单位都有一个领导集体,各位班子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有的文件涉及的工作,对某位具体的领导不是直接主管,但又要领导知道和了解,这样领导就在文件上签批一个阅字就行了。如有些传阅的文件,这种情况就比较多。

有此文件比较重要,需要领导提出处理意见的,领导就不能只签批一个阅字了

文件是单位落实上级精神,安排布置相关工作的重要文件。所以,对于某些重要文件,特别是时效性比较强,需要结合文件精神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就需要领导提出具体的处理意见,并认真清楚的进行签批,以更好的落实文件精神。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公文写作和文件处理是一个单位行政管理的重要工作,体现一个单位的工作作风。作为一名领导,在文件审阅和处理工作中,要严谨务实,对简单文件告之性的、一过性的可以签批一个阅字,但是对于重要文件和工作,应该按着文件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签批自己的具体意见,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做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领导批示不简单,阅字里面涵义宽。仅可当作己知晓,同意反对皆包含。错了可说有保留,正确亦可有功沾。没有担当耍滑头,推诿巧当太平官。领导理应有原则,是非曲直旗帜鲜。如果遇事没判断,你让下面怎么办?为政就应有担当,创业莫怕冒风险。牢记使命为人民,政声民意有人赞。







领导在批示中只写一个阅字,这里面学问可大了。

1,一般情况下,有些文件不需要领导表态,批个阅字就可以了。比如,“关于三八节组织女员工开展读书活动的情况汇报”,没啥可批的,一个字就行了。

2,有些文件,跟这位领导没啥关系,不是他分管的工作,但按级别,文件又必须给他传阅,如上边那个文件传给了主管业务工作的副总,他也是只批一个字即可。

3,有的请示文件,领导不敢先表态,只签一个字,文件传到一把手,一把手有明确批示后,再按一把手的指示去落实。比如说,行政部门写了一个春节前给员工发福利的请示,送到主管行政工作的副总。按理说这事由他负责,但他不敢擅自决定,就签个阅字,等总经理批了“同意”之后,再签署自己的具体意见,如:“请行政部认真落实总经理的批示,严格照章办事,不能违规违纪,此项工作应在本周内完成。”等等。

4,在某些情况下,是领导在转心眼,模棱两可,文件我看了,但我没有明确意见,你们经办部门看着办,做好了,这事是我同意的,做砸了,我也没说一定让你们去干啊,你们自己解决麻烦吧。





这样的事,我亲身经历过太多了,不用看得那么神秘。

所有上级来文、下级请示、电报、传真、各种内参材料等,一般都经办公室主任先浏览,根据不问文件内容或领导各自分工,分别签送给领导同志阅读。

对于上级来文及内参材料,领导一般情况下只签一个"阅"字,以示已看过了。有的与该领导工作无关的上级文件或内参材料,在领导工作较忙的情况下,来不及看,也会签上一个"阅"字,便交给文书转给其他领导,以加快文件周转。

对于下级请示,办公室主任会直接签送给分管领导。这样的文件,领导一般会作出具体批示,要求相关部门或人员办理。

对于电报、传真等,有的必须让所有领导传阅的,领导看后,觉得与自己有关的,会作出具体批办意见;觉得与自己分管工作没有直接关系的,便签上一个"阅“字,以示已看过了。

总之,领导在各类文件中只签一个"阅"字,就是表示已看过了、知道了。没有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含有什么神秘色彩。




上个月有个同事被提拔了,因为现在的岗位需要经常签批一些文件,他又是刚刚走上领导岗位,多少有些不适应,于是有一天专门找我要了之前各种文件的呈报单,因为上面有各级领导的签批意见,按他本人的话说是为了学习领导的签批艺术,实际上就为了学领导怎么签文件的,这是一门大学问,刚刚走上或则即将领导岗位的朋友们,一定要好好学学。

我们单位的文件签批程序是这样的:副主任→主任→书记。

领导签批是很有学问的,不是专门从事这项工作,根本看不懂里面的门门道道。我来举一个很生动的例子来说明。

上个星期有一个上级文件来了,副主任签批了一大堆拟办意见,要求县直相关单位抓好落实。副主任签好以后,文件就被送到了主任那里,主任只签了一个阅字,并写下了签批日期。文件继续走程序,走到了书记那里,书记的签批就有些深奥了。他只写了一个日期,其他的什么都没有,连个阅字都没有。

这份文件最后被退到了工作人员手里,工作人员完全摸不着头脑,该怎么办呢?

副主任签批的意见不用多想,写的很清楚。

主任签的阅字,代表他已经看到副主任的拟办意见了,至于同不同意并没有表态,阅代表着看过了,但是最后意见还是要书记来拿。

书记只签了日期,证明这个时间书记看到了文件,但他并没有看副主任的拟办意见,这说明他是不同意副主任的拟办意见的,但是副主任签的意见是为了落实上级的某些工作,他不能反对这项工作,所以他就只写了一个时间,整体意思就是,不要这么干,先不管这件事。(文件的实际内容也只是上级在做某项工作,并没有强制要求下级效仿,属于可做可不做)

假如书记也签了一个阅字,那么就代表着,书记看到了拟办意见,但没有表态,阅代表着你自己看着办。这时候文件就要征求主任的意见,书记只写一个阅,主任就会口头给出具体意见。

领导有领导的签批艺术,字数越少,内涵就越丰富。




说起这个事情,我原来在某局给局长做办公室主任的时候,那这个阅字就内涵丰富了,不同的批签代表局长不同的想法。



我还会码几个字,然后做服务工作也算细致,在办公室工作了两年,老主任就到了退二线的年龄了,局长也对我还算欣赏,就有意提拔我做了办公室主任。记得大概干了一个月以后,有一次下班的时候把我叫到办公室说了几句体已话:“我在批签文件的时候,有个习惯你得知道一下,当然这个你一个人懂就行,不要人人皆知。我在名字下划个圈写个日期,代表这件事一般处理就好。我写个阅字呢,代表这个事得重视,但不用马上就要去办的,我如果在阅字后面还打个空心句号,那就是这件事虽然重要,但可以想办法推给其他单位去办。如果我写个阅字,还打了实心句号,那就是这个事情非常重要,而且要在本单位马上办结的。”



为了这个阅字,我是整整心里默念了一个星期才把它记下来了,刚开始的时候,我还记在本子上,每次文件局长批下来了,我打开本子然后对照局长的批示来看意义,跟抗日神剧里密电码翻译有点类似的感觉,生怕领悟错了局长的意图。

但是就这么细致还是出错了,有一回局长赶着出差,我拿着一份文件去找他批签,他看了一下,是让我们赶紧准备上报的文件,他匆匆忙忙划了个阅,没有加实心句号,然后他就出差去了。

我一看空心句号,这上报还可以踢给其他单位的啊?不过局长有局长的意思,肯定不会错,也没打电话再次跟局长确认,就乌龙的跟其他单位踢起皮球来了,这下好了,其他的单位的一把手直接打电话给局长:“你们单位的主要工作要我们来上报材料,几个意思”,局长在了解后,马上给我来了电话:“你这是怎么办事的,我不是给你批复了你没看么。”“局长,我看了啊,您批得是个空心句号,我就以为不是我们要认真办的呢。”局长来火了:“我那是要出差,走得急,忘记把句号涂黑了,你就不会来个电话问问,脑子进水了。“唉,事难办啊,局长自已错了还一大堆理由把我骂得没头没脸的。



说到最后,题主问我领导批一个阅字是什么意思,这个在很多单位领导有领导的意图,你要想办法了解领导的真实的意图,不同的阅不同的单位不同的写法代表不同的意义,不能一概而论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句号   领导   下级   上级   学问   局长   书记   主任   日期   意见   单位   精神   代表   文件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