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地震来临之前没有人能预测出来?

地震来临之前的征兆(一)地震的宏观异常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异常现象称为地震的宏观异常.地震宏观异常的表现形式多样且复杂,异常的种类多达几百种,异常的现象多达几千种,大体可分为: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地声异常、地光异常、电磁异常、气象异常等. 1、地下水异常 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井孔变形、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人们总结了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 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2、生物异常 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预报风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矿井崩塌或有害气体等等.至于在视觉、听觉、触觉、振动觉,平衡觉器官中,哪些起了主要作用,哪些又起了辅助判断作用,对不同的动物可能有所不同.伴随地震而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振动、电、磁、气象、水氡含量异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动物的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异常反应.如一个地区的重力发生变异,某些动物可能能过它的平衡器官感觉到;一种振动异常,人要在每秒20次以上的声波才能感觉到,而动物则不然.那些感觉十分灵敏的动物,在感触到这种声波时,便会惊恐万状,以致出现冬蛇出洞,鱼跃水面,猪牛跳圈,狗哭狼吼等异常现象.动物异常的种类很多,有大牲畜、家禽、穴居动物、冬眠动物、鱼类等等.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发芽、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3、气象异常 人们常形容地震预报科技人员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这的确有道理.地震之前,气象也常常出现反常.主要有震前闷热,人焦灼烦躁,久旱不雨或霪雨绵绵,黄雾四塞,日光晦暗,怪风狂起,六月冰雹等等. 4、地声异常 地声异常是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声音.其声有如炮响雷鸣,也有如重车行驶、大风鼓荡等多种多样.当地震发生时,有纵波从震源辐射,沿地面传播,使空气振动发声,由于纵波速度较大但势弱,人们只闻其声,而不觉地动,需横波到后才有动的感觉.所以,震中区往往有"每震之先,地内声响,似地气鼓荡,如鼎内沸水膨涨"的记载.如果在震中区,3级地震往往可听到地声.5、地光异常 地光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光亮,其颜色多种多样,可见到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混合色,如银蓝色、白紫色等,但以红色与白色为主;其形态也各异,有带状、球状、柱状、弥漫状等.地光多伴随地震、山崩、滑坡、塌陷或喷沙冒水、喷气等自然现象同时出现,常沿断裂带或一个区域作有规律的迁移,且与其他宏观微观异常同步,其成因总是与地壳运动密切相关.且受地质条件及地表和大气状态控制,能对人或动、植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6、地气异常 地气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雾气,又称地气雾或地雾.这种雾气,具有白、黑、黄等多种颜色,有时无色,常在震前几天至几分钟内出现,常伴随怪味,有时伴有声响或带有高温. 7、地动异常 地动异常是指地震前地面出现的晃动.地震时地面剧烈振动,是众所周知的现象.但地震尚未发生之前,有时感到地面也晃动,这种晃动与地震时不同,摆动得十分缓慢,地震仪常记录不到,但很多人可以感觉得到. 8、地鼓异常 地鼓异常指地震前地面上出现鼓包.1973年2月6日四川炉霍7.9级地震前约半年,甘孜县拖坝区一草坪上出现一地鼓,形状如倒扣的铁锅,高20厘米左右,四周断续出现裂缝,鼓起几天后消失,反复多次,直到发生地震. 与地鼓类似的异常还有地裂缝、地陷等. 9、电磁异常 电磁异常指地震前家用电器如收音机、电视机、日光灯等出现的异常.最为常见的电磁异常是收音机失灵,在北方地区日光灯在震前自明也较为常见.

(二)地震的微观异常 地震的微观异常,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地震活动异常:大小地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大地震虽然不多,中小地震却不少,研究中小地震活动的特点.有可能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2.地形变异常: 大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的地壳可能发生微小的形变,某些断层两侧的岩层可能出现微小的位移,借助于精密的仪器,可以测出这种十分微弱的变化,分析这些资料,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3.地球物理变化: 在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区及其周围岩石的物理性质可能出现一些变化,利用精密仪器测定不同地区重力、地电和地磁的变化,也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地下流体的变化: 地下水(井水、泉水、地下岩层中所含的水)、石油和天然气、地下岩层中还可能产生和贮存一些其它气体, 这些都是地下流体.用仪器测定地下流体的化学成份和某些物理量,研究它们的变化,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地震预测是一个全球性的科学难题,主要是三个地方.第一,地震过程的复杂性.地震是地壳构造运动的产物,但是在地底下,地壳分布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构造活动的性质、强度,我们现在知之甚少.我们对于地震发生的规律的认识非常少,认知程度非常低,这种情况下,我们缺乏对地震规律和地震机理的认识,大大限制了我们对地震的预测能力.第二,地壳深部的不可入性.因为地震发生在地下十几、二十几公里的深度上,我们现在人类还不能把仪器设置到地下深部进行探源,限制了我们对地震过程的监测,我们现在只能是在地表面设一些台站,现在数量也有限,密度也相对比较低,跟地底下的联系只是一些经验性的推测,用这样一个过程去研究和预测地底下地震的过程来说,无论是从理论上、方法上还是技术上都有很大的难度.第三,地震事件的小概率性.地震本身比较多,但是对于每一个地区来说是几百年一遇甚至是千年一遇,限制了我们对地震观测的资料积累,因为不同地区还不一样.所以这些科学难度决定了我们地震预测的科学水平还是非常低.各个国家都把地震预测作为一个科学探索,地底下到底是什么结构,如何进行地震过程观测,都设置一些实验场,取得了一些经验,上升为理论,慢慢解决地震预报的问题.我们采取了边观测、边研究、边预报的办法,我们把地震预报作为一个任务,作为一个国家任务来对待.




地震预测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世界难题,其原因主要有3个:地球的不可入性地震的小概率性地震孕育规律的复杂性。


  • 地球内部结构

首先,地球的不可入性。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8千米,地球内部分为四层:地壳、地幔、外地核及内地核。其中地震发生的深度范围为地壳及上地幔(700千米以上),但是人类通过钻孔最多只能深入到地下14千米。实际上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鸡蛋,地震的孕育是在蛋壳和蛋清,但是目前人类连蛋壳都没有打透,因此人类很难真正了解地球内部能量变化、物质变化及物质运移的状况。这给地震预测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1918年至1945年世界地震年发生频度

其次,地震的小概率性。从上表可以看出,虽然每年全球发生的地震个数很多,据统计大概有400万个之多,但是大地震个数并不多。这同样给地震预测带来很大困难。类似于医生治病也需要积累大量病例,而现在大地震的病例很少,显然会增加预测的难度,而狭义的来看,地震预测其实就是预测大地震,发生众多的3级及以下的地震,虽然病例很多,但是由于几乎没有震害损失,因而没有减灾意义。

宏观前兆

最后,地震孕育规律的复杂性。地震的前兆有很多种,但是无论是包括地声、地光、动物异常等的宏观异常,还是包括测震、形变、电磁及流体的微观异常。都不能进行确定性的预测地震的时间、地点及震级。同时不同的地震也有不同的异常组合。因而,人类对地震的观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之,在目前的情况下地震预测还达不到气象等预测的水平。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观测资料的积累和在此基础上对地震孕育发生机理的逐步深入的认识,地震预测的水平一定会越来越高,人类防震减灾的能力也会越来越高。




地震是在地下气流没排出,地质板块引起磨擦产生热量冲击波,如火山爆发引起强大威力!比如一个窨井年生久了井下储存气体丢一个鞭炮会把窨井盖飞很高会导自附近窗子玻璃震碎!一个汽车胎破裂在行驶中会飞十几米高这也是气流冲击波原理!一个蒸汽锅炉发生泄漏能把整个厂房炸成废虚这也是汽流冲击波也与地震相同!为什么有些厂方产品要求抽过真空?就是遇防运输过成中发生爆炸,为什么电视荧光屏是真空?没有真空显像管无法显示画面。一旦横输出发生泄漏电量啪,啪响这时很危险继续使用随时发生爆炸可能性对人员造成伤害包括家里其它电器的毁灭这些都是气流威力!为什么煤矿瓦丝爆炸发生强大威慑力,为什么在矿下上百米深度爆炸?为什么不在面因为排气,排风力强什么气流都扩散了!这也是地质学,地理学推算原理!




自有记录以来,人类从来没有成功预测过地震,也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地质学家敢说自己可以准确预测地震,即便有个别地震在发生之前,地区可能收到过注意信息,但这其中揣测的成分更大,根本没有完全成型的科学预测依据。究其原因是地震发生之前根本就无统一规律可循,且每个人都知道某个地区会发生地震,但就是无法预测出准确时间,这一点与气象预报、海啸预报,甚至是火山爆发预报有天壤之别。

之所以没有人能提前预测,说白了与地震的突发性有直接关系,也与人类对地球的探索有间接关系。当前地震部门所做的工作,更多是对一个地区的地质、地形进行探测,比如哪里分布有断裂带、哪里分布有断层带等,但实际上有断裂带的地区不敢说一定就会发生地震,而无断裂带的地区也有可能发生大型地震。因为诱发地震的因素更多是来自地球内部物质,内部物质是动态的,无时无刻都在做着某种分离、结合、能量扩散等演变,我们根本无法去时刻关注这种演变,也研究不透这种演变,而当演变反映到地壳时就已经形成了地壳构造运动,所以地震对于人类来讲更多是一种结果性现象,而不是过程现象。

最后,再进一步讲,人类当前对地球内部的研究,尤其是对地球内部能量演变的了解,可能还没有对太空了解的深入,甚至都没有科研设备能够能无障碍进入地下探索,这一点与天文探索形成了鲜明对比。都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在没有做到足够了解的情况下,拿什么去提前预测地震规律。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地震是地球内部各种压力张力推力扭力绞力等等,说不清探不明有感觉却无能力预测预防灾难性暴发性震功体现。是人类己知头等灾难。我认为地震是气候变化结果。唐山大地震。是华北干旱后暴发的。四川地震也是干旱后暴发。并且都是干旱后几年内发生。是地球内部水缺失造成象机器缺润滑剂一样突现卡车:表现震动拉裂推挤鼓出摇动破碎大地抖动运动破坏活动。而水丰地满的:湖南却干年安详:。而地球破碎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都是干旱区和火山区内部水缺失和自然力被迫缺失。因此地球各种地表运动缺失了避震器一样因素:在地球地表壳运行破裂震动。而且是越离地表近震裂度大破坏性强烈。地震的卡死车突然性和暴发性是人类无法预测的根夲原因。因而大范闱预测,长时间估计,是准确度极低的预告。本人草毛,见识寸光无为大理但请关注




我的视频 (41)




因为人的可闻声波是20赫兹~20000赫兹之间,而地震则是次声波,它低于了20赫兹,所以人类听不见,但是有一些动物的听力比人类好,像狗,猫,等,所以他们能听见,但是次声波是可以杀人的,如果人类都能听见次声波,不仅会对身体有伤害,还甚至可能死亡




地震都是一瞬间的,发生之前很难感知到,等感受到时,很快又会结束,如果在空旷的地方还没事,假如在房间里,可能才跑出去都已经结束了。




汶川大地震前十多天,那时候在成都西部装饰城附近一小产权小区居住楼内输水管全都是铁水管,那段时间每天都感觉水管龙头都带很强的静电。有时候不小接住到管线龙头电麻的感觉特别强,只能用干布抱着龙头才敢去开水龙头,问室友他说没有什么感觉,地震前一,二天电麻感特别特别强。地震发生过后就在也没有哪种感觉了。




不是不能预测出来,是不能准确的预测出来。在哪个具体的点?在哪个时间?都不好准确预报,不能准确预报,就无法告知大家,因为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其破坏力比地震本身的破坏力还要大。好在现在通讯极为发达,因为地震波传播速度有限,从震中开始向外传播,所以可以在发生地震的瞬间,发布地震信息,为远离震中的人们提供宝贵的逃离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次声波   震中   地壳   井水   大地震   规律   异常   地下   地球   现象   人类   动物   发生   感觉   地区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