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飞机时带个线圈,飞机做切割地球磁力线飞行,是不是线圈就可以为手机充电了?

提问者的想法很有大胆,下面通过计算谈论下这个方案的可能性。

理论上的可行性

“交流电之父”——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于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性现象,用现在的流行语表达就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为人工生产清洁而又便捷的电能提供了 理论基础,电磁感应现象表明:如果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在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法拉第提出的电磁感应定律表明产生电能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一个磁场、一个闭合的电路,闭合回路作切割磁力线的运动就可以产生电能。

中期结论:坐飞机带线圈切割地球磁场产生电能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

定量计算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运动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ε ,磁感应强度为大小B,导体在磁场中的长度为L,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为V,θ是导体运动方向和磁场强度方向的夹角。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ε=BLVsinθ。

sin90°=1,故当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应强度垂直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


如上图所示,地磁方向虽然与地理方向有夹角,但总体上是南北方向的,因此当飞机南北方向飞行时切割磁力线比较困难,假设飞机时东西方向飞行,这时导体只要是竖直方向就可以切割磁力线,产生电动势了

那么多长的导线就可以满足手机充电的要求了?

地球的磁场平均强度B非常弱,仅有大约是5*10^-4 T(特斯拉),普通磁铁周围的磁场强度就有10T,客机飞行的速度V大约是800公里/小时即222m/s,正常手机充电需要的电压大约是5V,假设是垂直切割磁感线,sinθ为1。

根据ε=BLVsinθ,可以算出来L等于45.04米

中期结论:乘客需要携带一根至少90多米的导线才能构成闭合环路,满足其中45米在切割磁感线。

但实际上此方法乘客是无法实现的。

其一,航空公司不可能让乘客携带长达90米的导线。

其二,飞机机身主要材料是铝,铝壳屏蔽了地球磁场,所以飞机内的磁感应强度根本不满足要求,在飞机下方悬挂一根45米长的导线才能实现,但此方法显然不如携带一个蓄电池更为便捷。
图示:太空悬绳发电技术

最终结论:乘客自身携带导线切割地球磁场发电的方法不具有可行性。不过提问者善于思考的能力值的肯定,目前已经有了卫星悬绳发电的想法。

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了,更多科普欢迎关注本号!




这种异想天开的招数,连想都不用想,外行与内行谈科技,纯粹是“关公面前刷大刀”,——丢人现眼。“班门弄斧”式的聪明就别出了,该干嘛干嘛去吧!

你这个办法是最次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飞机上推进器上的轮扇叶片发电,飞机表面安上太阳能电池,发电此线圈更多,也没有实现。这个问题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事实证明是不行的。因为你发电给你的手机充电,航空公司增加了多少成本?可行性有没有?

如果能行的话,不用你提,制造飞机的人比我们有知识的的多,他们早就装在飞机上了。很明显,你要带个线圈,这个线圈有重量,比如你用飞机上的电充手机,成本几毛钱,你带着个线圈,也就是发电机,飞机要多烧油的。

再者,飞机壳是铝的,里的磁力线佷弱,你要把线圈挂在飞机外面。

啥也别说了,你先弄一个安在你的汽车上试试,成功了申请专利吧!




这个不行!发电要有回路,回路就是一去一来的闭合线路,双线切割磁力线所产生的电流是一个方向,两线电流对流相互抵消了。没产生任何电能




这个理论上是可行的,但还得看实际的磁感应强度够不够支持产生足够的功率




想法很好,飛機的成本畢竟還是太高,建議在公交車上試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5

标签:磁力线   法拉第   线圈   电动势   地球   飞机   电磁感应   导线   回路   电能   磁场   可行性   导体   乘客   方向   数码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