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学习书法要专攻一帖,经常换帖是大忌,为什么呢?

答:

我認爲多學幾種字體有益創新。有道是習古不泥舊。能寫出自己的字,才是一生難得之事!




学习书法要专攻一帖,经常换贴是大忌。这就好比练武一样,首先把一门武功练到炉火纯青,然后再去研究别派的武功,最后才能博采众长、技压群雄。

如果你练几天王羲之的兰亭序,再去练几天颜真卿的楷书,再去练几天欧阳询的九成宫,最后必定是谁的书体都能写几笔,但谁的书体精髓都没吾到。

故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专一。





前人经验早就说过,楷书学一家,行草书学百家。字帖上也是有说明的。




初学书法,应专一,书法理论家项穆《书法雅言》中说:"始也专宗一家,次则博研众体,融天机于自得,会群妙于一心,斯于书也,集大成矣。″

他道出了学书过程,开始临帖,专一临好一家。达到形神兼备,再博采众长,加强字外功夫,吸收各家之长,融为一家,形成独自风格。

如果一生只专学一家,容易受一家所限,创作书法没有博,会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在广临其它帖时,不忘时时顾根本,仍以所专之帖为基础。在所专之主帖上求变求新。仍以主帖为基调再融进其他碑帖的精华。

包世臣《艺舟双楫》中说:"要之,每习一帖,必使笔法章法透入肝膈,每换帖后,又必使心中如无前帖,积力既久,习过诸家之形质性情,无不奔会腕下,虽曰与古为徒,实则自怀抒轴矣。″

这是博采众长的方法,换帖之后,要专注临这一帖,心中无我,然后将各家之长在心里消化吸收。在创作时,才可做到食古能化。

书法中的"博″有两层意思。一种是以精深为前提的临摹。另一种是临多种帖体验式临摹,只临大感觉。

(上图为何绍基临衡方碑四屏,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不及学习书法要专一,即使做任何事情都要专一!把这件事学好在学那件事。如果这件事还没学好,又去学那件事,结果一事不成,遗憾终生。个人差评仅供参考。




窃以为,临帖要循序渐进。初学者要专攻一帖。比如颜柳欧赵,喜欢谁学谁,从楷书学起,是学习书法的一般规律。只有弄懂结体的矛盾变化,笔画的位置摆放,才能具备结体的功力。随着学习书法的进展,应当选择一脉相承的行书学习。行书学习的基本规律是打破楷法,由站变走。行书书写更快,更流畅,结体更具有气韵。所以使得书法更有势态,内容更丰富。当具备楷书与行书书写能力后,应当向更高目标迈进。还是选择一脉相承的草书学习临帖。比如选择赵孟頫的楷书,选择王羲之的行书,选择王羲之的草书与孙过庭的草书都是一脉相承的。只有攻克了草书,才能使书法活起来。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行中只有带草,才能使书法更有味道,才能使书法内容更加丰富,才能使结体的形与势变化多端。最后追求草书则是一个书法家的最高目标。













学习书法最好请行家根据你的习好、性格选择一部碑帖、从用笔、结构到章法部局读通它,临写从入帖到出帖直至写出自己的东西,然后才能根据个人需要选择别的碑帖学习。如果一部碑帖你还没有临像就转学其它碑帖,今天学这个,明天又觉得那一个好,如此朝三慕四,其结果是你一样也学不好!摘一首前人的诗句:

读书破万卷,

心中无适主。

即便暴富儿,

也为用钱苦。

谢谢邀请




练习书法经常换帖确实是学习书法大忌,但是一本字帖学到老,同样也是练习书法的大忌。

初学书法的时候不可频繁换帖

初学书法的时候,我们选中一个帖子之后,最好就用此帖为自己筑基,这个筑基的过程就不好频繁换帖。

启功临《大唐王居士砖塔铭》

这个筑基过程有长有短,一般比较勤奋的来说最少三年吧。通过这个阶段学习之后,你的字可能就有了一个基本的样貌了。这个时候人家让你写一幅字,你写出来之后,懂行的看了之后会知道你是学谁的,学的那个帖子,这就叫师出有名。

如果这个时候,你这家学两天,那家学几天,最后哪个也没有掌握好,写出来的字四不像。你写幅字让人家看,人家就会说你是江湖体,师出无门。

有一定的书法基础之后,就需要拓宽自己的学习范围

通过学习某一家、某一帖,给自己打下一个不错的基础之后。这个时候如果还是临这一本帖子或还是就学一家,那么你学得再好,也会被人家称之为“书奴”。

启功先生临《玄秘塔》

古人学书法是最忌讳跟前人的脚后跟的,古代的书法家都以能写出自己的面貌为目标。我们学书法也要向古人学习,而且现在我们获取法帖也比古人容易得太多了。

艺术一直都是鼓励创新的,书法也是如此。但书法的创新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创新,通过广泛的临帖,拓宽自己的学习内容,从古代的名家法帖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拿来为我所用。

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曾经这样总结自己的学书经历:“ 先摹赵董后欧阳,晚爱诚悬竟体芳。 偶作擘窠钉壁看,旁人多说似成王。”启功先生年轻的时候学习的赵孟頫、董其昌,中年时候又学欧阳询,晚年时候学的是柳公权,最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启体”书法。

启功临颜真卿《竹山堂连句》

而实际生活,启功先生学习的古代法帖,远不止这几家,还有苏轼、颜真卿、怀素、米芾、《张猛龙碑》等,就算是唐人写经书法,启功先生也是非常重视,经常临帖学习。

所以,学习书法临帖,在不同阶段要求是不一样的。死学一家不行,经常换帖也不行,要注意拿捏的度。




这个大忌应该改为“频繁换贴”更合适。实际上,当书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就应该经常换帖,以博取众家之长。

首先,学习书法要经历一个“试帖——定帖——出帖”的过程三部曲。

对于初学书法,尤其是没有老师教、自学书法的人,刚开始到底哪种字帖适合自己很难一下子确定,需要经过多次,甚至是长时间的试帖才能确定。

比如我开始自学书法从学习唐楷入门的,刚开始学的是颜真卿《多宝塔碑》,写了一段时间感觉颜体不适合自己,后来分析主要是本人性格同颜体不符之故。后来改学欧体,并结合“二田”楷书写了很长时间,感觉比较舒服。

一旦当自己通过试帖找到适合自己的碑帖和门派,就可以基本确定下来,保持很长一段时间才好。但是,学习书法不能死学一种碑帖不放,当学习达到一定程度,一定要适时出帖,转入更高层次的学习或者创作。

其次,当学习达到一定水平,应该经常换换帖,以博取众家之长。

实际上,任何人学习书法都不会抱着一种帖学一辈子。那些成功的书法家所谓的一生只学一种帖,不知欺骗了多少书法人。

但是,这些成功的书法家的确是一生都热爱一种书体、书家,或者碑帖,并把它当做终生主攻方向。这不代表他们不学习其他的东西,相反,他们会遍临历代各大名家碑帖墨迹,博取众家之长,然后融会贯通,成就自己。

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大家“不会临帖”,感觉他们临谁的字都一个风格,这个“风格”就是书法家本人自己的个性




我看未必!这不过是一些人的凭空想象,绝不是对谁都有用的书法圭臬。

首先,最早的书法家就没有临帖

还是那句我经常说的话:中国书法史上一些最早的、最伟大的书法家偏偏没有临帖,竟然登峰造极。这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我们整体都在强调临帖,可是创立书法的人却不曾临帖,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我的意思是,临一个贴还是临很多帖,还是不临帖,并不直接决定书法的成败,起码事实上就是这样。

第二,只临一个贴,难以出帖

我认为书法本就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所在,各有各的艺术特色,也肯定有自己的艺术不足。只临一个贴,浅了,学不到皮毛,深了,又很难出帖,甚至连别人的缺点也会打包带走,走进死临帖、临死贴,临帖死的恶性循环!

第三,其实很少有人真正是一辈子只临一个贴

想想看历史上有名堂的大书法家,哪有一辈子只临一个贴的人?怀素跟启蒙老师学过欧楷,临习过庙里的经文碑刻,还跑去京城拜了一连串的师傅,每个师傅书法风格都不一样,才最终成就了一代草圣的狂草艺术巅峰。

王羲之自幼爱习书法,由父王旷、叔父王廙完成启蒙教学,王旷善行书、隶书;王廙擅长书画,但王羲之重要的老师却是卫夫人,卫夫人很早就看出了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天赋异禀,觉得王羲之是一块美誉等待雕琢,主动指导王羲之学习书法,在她的细心指点和耐心传授下,王羲之进步很快。

再后来,王羲之也并没有满足于卫夫人一家一派的书法艺术,而是虚心而狂热地继续向众多名家名帖学习,特别是卫瓘、钟繇等人的笔法,并进行比较和取舍,以弥补自己以往笔法中的不足。终于成就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因此,学习书法,不能专攻一贴,而是根据自己的书法兴趣、书法水平阶段,适时换帖,汲取更多书法精华,不断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大忌   王羲之   书法   书体   碑帖   法帖   博采众长   法家   字帖   草书   楷书   笔法   行书   书法家   前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