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晋升没有要求,你还愿意做科研吗?以当下的科研环境,做科研有前途吗?

每个人做科研的目的可能不一样,除了一些人是为了评职称,其实做科研本身它也有它自己的吸引力。当科研成果真的出来的时候,有一种很强的这种成就感。如果科研不作为评职称的一个条件,那为什么还能做科研呢?我想可能还是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科研是兴趣所在。

做科研其实对一些人来讲,已经成为工作的一部分了,并不一定是纯粹为了评职称才去做科研。有一些人一旦形成了做科研的这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之后,他可能会乐在其中,以科研为乐趣,做自己所感兴趣的工作当然是无比的快乐,所以愿意继续做科研。



第二,做科研还是有一些收入。

我们做科研一般分为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纵向课题指的是申报各级政府的和管理机构的课题。横向课题则是通过与企业,事业单位之间所签订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横向课题。虽然我们国家重点课题的课题经费不是很多,但是很多横向课题经费还是比较多的,特别是为企业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之后,企业会给予一定的奖励。一些学校对于重要成果的奖励也不少,比如说我们学校如果能够在《自然》《科学》杂志上发文章,奖励额度是100万。所以现在兴起一句话,叫科研致富并不是梦,只要愿意做科研致富还是有可能的,特别是对于理工科的科研人员来说。另外,做科研还可以创业。



第三,科研可以带来一些荣誉。

科研一旦做的好,成果多,可以申报各式各样的荣誉,这种荣誉可能并不一定跟职称挂钩,但是这种容易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些特别的一些东西。比如一些特别的待遇,如果科研做得好,可以有各种人才的项目。比如湖北省的楚天学者,国家的有长江学者,有院士等等。当然这些级别比较高,但是就类似于这样的,科研做得好的时候,这些荣誉称号就会向你靠拢。

第四,科研是考评的内容。

虽然如果没有晋升职称的压力,但是平时的考核还是存在的,任何一个单位都有一定的目标,个人也有一定的考核目标。那么每年为了完成这样一些目标,做科研也是必须的。否则的话,如果大家都不做科研,那么整个社会就没有产出,也没有创新。所以即使不是为了晋升职称,为了完成每年的科研考核,我想的话也应该去做一做科研。




大家好,我是有温度有灵感的高校人才真经。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去年为了写一篇关于职称的学术论文,我在知网上找了很多教师评价和教师发展相关的论文,其中有一篇是探索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我个人认为非常有道理,也做了引用。

文章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通过调研,得出了一个结论,即:如果对教师的考核没有特别的要求,既不考核科研也不考核教学,那教师多半会倾向于做教学,而逐渐放弃科研。当然这是个概率数据,并不代表所有人都会如此。其原因是,高校教学工作具有很强的重复性,教师通过两三年的集中投入,可以获得近乎永久的能力,在此后的教学工作不需要投入太多就能获得相同的回报(这也是为什么青椒比较累,而老教师显得更轻松的一个原因)。而科研工作不行,它需要你一直迎接挑战,有一天如果你停止挑战了,说明你只能做横向项目或者结束科研生涯了。

因此,由于人的劣根性,我们才需要更多的科研激励政策。我们想一想,为什么80年代90年代,老师们都投入更多精力在教学,做科研则纯靠兴趣或者理想,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当时重视教学,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缺乏科研激励。

现在,各种科研激励已经很多了,甚至有些过火了。即便如题主所说,职称评审、岗位晋升等方面不考虑科研,但还有科研项目的金钱激励,科研成果的经济收益,科研荣誉的社会效应等等激励,对教师的吸引力更大。很多高校教师就热衷于做企业项目、开公司,评不评职称根本就无所谓。

当然,我上面是把教师作为“经济人”来分析的,实际上,很大一部分教师是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在做科研,他们没晋职前会做科研,晋职后仍然会继续做。这才是符合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当生存、安全需求满足后,人就会去追求社会尊重需求,当这个需求也满足了,人就只会考虑自我实现的需求。而自我需求永远没有终点,科研也是如此。

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你对我的文章感兴趣,就请点一下关注吧。




感谢你的提问。

我就在我单位的教科研室工作,而且也经常参与课题研究和成果培育,下面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

1.要想成为专家型人才,即使职称晋升没有要求,也要积极参与科研项目

我们说,人的学习和认知都会因循这样一个路径:实践--理论---实践,只有创造机会,不断沿这个路径努力,一个人才能不断成长成为所从事领域的专家型人才。所以,即使是职称评审不将科研作为评选条件,我也建议大家争取机会参与科研活动。因为,你只有参与其中,才能去了解最新的行业信息,才能接触最新的专业理论,才能去熟悉最新的国家政策,才能有机会当面请教一些高水平的专家。理论层次高了,你再去从事具体的工作,就会高屋建瓴,那么取得成绩的可能性就会大增。如果只有实践,没有理论提升,一个人是很难进入到一个高层次的。所以,一个人,尤其是年轻人,最好能将眼光越过眼前的短期利益,而把目标定位于自身的高层次发展上,这样,才有可能顺利贯通成长为本行业佼佼者的渠道。

2.上级的一些科研项目,本身就有专项资金,而且也有专门规定让单位帮扶

我们知道,一些重点的科研项目,都有专项资金扶持的。象我们单位的一些省级课题和成果,如果你的科研项目是作为重点课题立的项,那么一般会有4.5万元的研究资金;如果你的科研项目是作为一般课题立的项,那么一般会有1.5万元研究资金,而且这些资金都是专款专用。如果你参与的是专业建设方面的项目,那么专项资金可能是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同时,上级还会出台一些专门的规定,要求各单位对从事研究的人员进行帮扶。如果你的课题成果价值比较高,还可以参加全国或省级教学成果的评选。如果获了奖,上级还会发放奖金。

3.成为了专家型人才,你的机会自然就会多,并且有机会能入上级专家库

即使这些科研项目职称评审时不加分,但是一些其他荣誉在进行评选时,它却是非常重要的硬件条件。象我们单位评选省级特级教师、中青年技能专家、省级名师工作室、省级教学团队等等,教科研能力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如果你的科研能力强了,成果多了,上级还会将你录入到专家人才库。这样,以后开展一些大型科研活动时,你就有机会作为专家担任一些科研项目的评委。参加这些项目的评审时,按规定你可能享受到相应的专家评审费。

关键是,据我了解,很多地区都将科研能力作为职称晋升的重要条件,有的地方甚至将其作为门槛,这样,你就更应该积极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来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




当下的环境对年轻人相对不利,想做科研的很难拿到项目。大量的项目被垄断在学术寡头手里,学术寡头把项目分给自己青睐的人或朋友。刚进入学术圈的人拿到项目真的很难。。。。




讲几个故事,就当是几个段子,大家看看就好,不必较真。

A对科研很感兴趣,从读本科就一直立志以后搞科研成为科学家。后来本科成绩不错,保研到了更好的高校,导师发现这孩子又有天赋,又肯努力,热情高涨,重点培养了他。在导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之下,读博期间A努力干活,干得很开心,出了好几篇好文章,紧接着被导师推荐到国外去读博后,回来之后成为了独立的PI。

A觉得做科研很开心。

B对科研很感兴趣,本科就读于很好的大学,平台很好。在本科期间B的成绩很好,科研也上道,在选择深造的学校的时候,考虑到本校的平台很好,放弃了国外高校的橄榄枝,就进了本校的课题组,期待发几篇好文章,以后可以有更好的发展。但是在本校读博期间,带自己的小老板为了评职称往上爬,过度奴役手下学生,同时抢学生的一作,让手下的学生怨声载道。B原本对科研充满兴趣,但是在这种课题组和环境中慢慢丧失了对科研的兴趣,天天被导师折磨得很不舒服,只想早点毕业转CS。

B觉得做科研不开心。

C对科研没什么特别的感觉,随大流读了研究生。硕士期间所在课题组挺不错的,自己跟着导师和师兄师姐一起做了几个课题都取得了不错的结果。C慢慢发现科研挺有意思的,攻克难关取得成果的满足感很令人身心愉悦。于是C硕士毕业了由导师推荐去了一所更好的学校读博士,在博士期间延续了硕士的科研热情,每天都自发工作很久,也接连发了几篇不错的文章,博士毕业之后,继续去了国外读博后,回国之后在一所还可以的高校拿到了教职。

C觉得做科研很开心。

D对科研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但是因为成绩好能够保研,同时觉得做科研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就保研了,成为了一名博士生。刚刚读一年级的时候,导师让D和师兄两个人一起去开拓实验室的新方向,D啥也不懂,就跟着师兄做了。因为新方向是实验室的空白,导师都不懂,就让D和师兄两个人自己讨论,摸索着做。过了两年,新方向的推进缓慢,D和师兄什么都没做出来,一直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师兄又到了毕业年限了,什么文章都没有,天天为毕业着急。D意识到,自己再继续下去,过两年就和现在的师兄一样了。

D觉得做科研不开心。

E对科研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但是觉得自己本科学历不好,想读个研究生提升一下学历水平,就读了个研究生,投入一个快要退居科研二线但是德高望重的老导师门下。老导师人很好,整天乐呵呵的,对手下的学生挺好的,也不push学生,同时本专业的毕业要求也低,学生们每天在实验室待几个小时就可以出去想干啥就干啥了,生活过得缤纷多彩。等到要毕业的时候,发两篇水刊,老导师找找关系,学生都是可以毕业的,一点都不心累。

E觉得科研开心不开心没感觉,但是读个研究生还轻松的。

最后借用本科的导师的一句话:有成果,哪怕是每天有一点点小小的进步或者鼓励,科研都是开心的。

再接一句我自己的话:做科研开心,多半是因为感受到了自己处于up的状态;而做科研不开心,除去科研太难了老是失败这样的原因,科研之外的人和事是更重要的原因。




要是没兴趣,趁早别做,枯燥无味。要是有兴趣,科研是个好工作,公司不仅发生活费,还给你买设备,玩坏了不用赔,玩好了有奖励。更重要的是,玩好了,别处可能给你更多的生活费,更好的条件。




我认为绝大多数人在假装做科研,为了争取课题,为了赚点钱,以做科研的名义争取一些项目,假装做一些科研。真正做科研的人凤毛麟角。真正的科研应该是求真。求真就必须有真实的数据,严密的论证,得出真实的结论。现在讲真话的人很少,有些人即使是想讲真话,但真实的数据和真实的材料也少,即使是有真实的数据和真实的材料,也很少有严密的论证。真正做科研是一个很辛苦、很清苦的事情,不一定马上能见到效益。当然一些搞技术开发的人是真的在做研究,但不是科研。




创新是科研的唯一目的。

兴趣是最好的科研动力,一旦出现创新的灵感,会有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做科研本身没啥前途!最终搞了个正副处长、主任或总设计师之类,做行政指挥指挥那才是搞科研最好的归宿!




很多答者都在说,有兴趣才去做科研。但是没有晋升要求,有兴趣的人就能在如今的科研环境中做好科研吗?科研可是一个绝对烧钱的事情呀!没有现在的晋升要求,我在想我如何拿到钱做我感兴趣的科研?家里肯定是没钱的,本硕都是囯内顶尖院校,但是导师都不是大牛,博士又在国外,基本没有很深的人脉。幸得囯内的晋升要求,文章够多够好,项目也比较多。虽然这有点“唯论文,唯头衔”的调调,但是这个实际上是比较公平的。否则,如果没有现在的晋升条件,我又凭什么搞科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科研   科研项目   横向   师兄   上级   导师   职称   课题   成果   兴趣   条件   需求   环境   教师   项目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