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从高处自由落体下来能不能砸死一个人?

01

由一个笑话讲起

这又是个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只是答案很简单,但是原因并不简单。

而且,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听过的一个笑话(相信很多人都听过):

曾经有个人,混进了一个全是博士的QQ群里;
有一天,他发现博士们正在讨论“一滴水从高处落下来能不能砸死一个人?”这个问题。
博士们各抒己见,又是证明,又是计算,聊得不亦乐乎。
然后这个人弱弱的问了一句:“难道你们没有淋过雨么?”
博士们全都不说话了......

我当时听了之后,哈哈大笑!

当然,我不是在笑那些博士,而是在笑这个讲故事的人——原来,他们就是这么理解一个博士的呀!

原来,博士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连“白痴”都不如,哈哈哈哈哈......

当然,谁是“白痴”很明显——那就是相信这个笑话是真事儿的人。

02

回到这个问题

要回答这个“难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

自由落体:

自由落体是指常规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初速度为零的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物理模型。

既然是理想模型,那么说明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或者说,使用起来是需要限定一些条件的。比如:忽略空气阻力,这样才能使得雨滴下落时只受到重力,从而满足自由落体的条件。

在物理学上,的确也是分为两种自由落体的——一种是不考虑空气阻力的理想情况;一种是考虑空气阻力的现实情况。

研究“考虑空气阻力的自由落体”,对空气动力学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问题拆解:

所以,这个问题,我们也要分两种情况来讨论了!

其一,是直接按照理想情况的自由落体来计算;

其二,是考虑空气阻力来计算。

当然,这两种计算,都逃不了先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雨滴到底是什么形状?

因为,无论是空气阻力,还是碰撞时的相互作用力,都和雨滴的形状有关系。

03

雨滴的形状

很多人都一直认为,雨滴有着流线型的泪滴形状。这也比较符合我们对水滴的观察。

比如下图:

但是,一滴水在下落初期的形状和后来稳定时的形状是不同的。

上图中的水滴是从某种物体(比如水龙头)上滴落的;下落初期,水滴的尾部会由于分子间的引力,而产生拉扯作用,从而形成尖尖的形状。

但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曾研究发现,事实上雨滴的形状更像汉堡面包,有着圆形的顶部和扁平的底部——所有将雨滴描述成泪滴形状的图形都是错误的。

如果不受任何外力,水会形成微小的球形;当雨滴落下的时候,刚开始空气阻力很小,基本处于失重状态,所以,雨滴最初会维持球形的形状。

如果雨滴直径更大,或者下落越来越快时,它就会形成汉堡的形状。这是由于,下方的空气阻力会向上推动它,使它的形状发生变化,形成汉堡形状。

随着雨滴的降落,它会保持这种形状,较大的雨滴(大约超过4.76毫米)最终会变化成类似于降落伞的形状,但最终也会分解成较小的雨滴。


我们现在得到结论:

  1. 雨滴最大不会超过5毫米,这是由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决定的;超过5毫米的雨滴,会在下落过程中自动分解。

  2. 雨滴基本上是个球形(或者扁一点的汉堡),而不是圆头尖尾巴的形状!

03

考虑摩擦阻力,一步步追究到最后

如果提问者没有加上“自由落体”这几个字(即考虑空气阻力),可能答案就很明显了——你没淋过雨么?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没淋过雨么?”这个回答并不是很好——因为,它只是说出了结果,而没有表明原因。

继续问下去:

我们淋雨为什么不会被砸死呢?

回答可能也很简单——因为考虑空气阻力,那么雨滴下落的速度会很慢,不足以砸死一个人。

当然,一个冰雹就不好说了,特别是一个大的冰雹。

但是,新的问题又来啦!

为什么雨滴和冰雹都是从高空落下,但是落地的速度却不同呢?

为什么冰雹砸人很痛而雨滴不痛呢?

当我们像个孩子一样,不断的追问下去,你会发现,这并不是一个很好回答的问题了。

比如,上面问题的答案:

1.这是由于空气阻力的特征决定的;2.是由于液体和固体跟外物发生作用后的形变方式不同。

那么,空气阻力由什么来决定呢?

04

空气阻力大小的决定因素

一个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与其速度接触面积空气密度等都会有关系。

根据公式:

可以来计算空气阻力的大小,式中:

  • C为空气阻力系数,该值通常是实验值,和物体的特征面积(迎风面积),物体光滑程度和整体形状有关;

  • ρ为空气密度,正常的干燥空气可取1.293g/L,特殊条件下可以实地监测;

  • S为物体迎风面积;

  • V为物体与空气的相对运动速度。

    降落伞就是利用空气阻力的原理制作而成的。

由上式可知,正常情况下空气阻力的大小与空气阻力系数迎风面积成正比,与速度平方成正比。

注意:这个公式,在V特别大的时候,会有一些变化。比如,在空气中如果速度达到2.5马赫(2倍的声音速度) 附近, 由于空气的摩擦, 会开始出现气动加热现象,从而影响空气阻力的大小。

当然,通常情况下,我们分析雨滴受到的空气阻力时,使用这个公式就可以了。

我们根据这个式子,来计算一下,一滴雨滴最终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我们设这个雨滴的直径有5毫米,基本算是最大的雨滴了;同时,我们再拿一个直径5毫米的冰雹做对比。

无论雨滴从多高的地方落下,当它的速度达到一定值时(设为V0),由于空气阻力等于了重力,雨滴就会变成匀速运动了。

列出方程:

R是水滴的半径,也就是2.5毫米。球形水滴的C值取0.5。

带入数据,可以求出V=10m/s。

注意的是,这个是最大的雨滴的速度,而普通的雨滴,速度只有最大速度的一半,即5m/s左右。

这里提一下冰雹,由于冰雹的直径可以比雨滴大很多,因此质量和落地速度也会大很多;而且由于冰雹是固体,和人脸接触后作用时间很短,在冲量一定的情况下,作用力会非常大!

大的冰雹,足以把人砸死。

05

雨滴对人的作用力

下面我们来计算一滴雨滴,落到人脸上,对人的作用力。

我们假定一个最大的雨滴,以最大速度10m/s落下来,撞击到脸上,变成一滩水。

如何计算人脸受到的力呢?

这里我们要用到动量定理(又叫冲量定律):

雨滴质量m,速度v,直径为D,与人脸的作用时间为t,作用力F。

则可以列出方程:

其中t=D/v。

带入数据计算,可以得到F=1.31N。


同样,这是最大的雨滴,最大的力,一般的雨滴,如果直径是2mm,则这个F=0.15N。

根本不算什么,更不会把人砸死。

当然,密集的大雨点,可以把树叶和花朵砸落。

06

如果是理想的自由落体

理想的自由落体,模型和方程就会很简单。

比如方程如下:

假设从3000米的高度落下:

则V=245m/s !

还是很惊人的!

加入这样一滴雨滴砸到脸上,那么力是多少呢?

同样带入冲量定理的方程:

算出来F=3142.8N!

相当于600斤的重力!

那么小的接触面积,能把你的脸砸穿了!

07

总结

现在,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总结:

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的自由落体,一滴雨落地的速度是245m/s,与人脸的作用力是3131N——会砸死人。

如果考虑空气阻力,一滴雨落地的速度是10m/s,与人脸的作用力是1.31N——不会砸死人。

我是宇宙物理学,这就是我的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自由落体   作用力   球形   冰雹   水滴   雨滴   阻力   方程   高处   下落   物体   直径   形状   空气   博士   速度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