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和杨振宁两个人谁在科学领域成就更大?

虽然,关于杨振宁的某些的新闻,主要是集中“老夫少妻”上。但是,杨振宁在物理学的地位,还是霍金无法可比的。

霍金先生今天去逝了,我们应该缅怀霍金。但是,霍金跟杨振宁比,还是差了很多。霍金的学术研究成果并不算特别多。霍金出名很大一点原因是他身上的励志故事,只有两根手指能动的人,竟然取得了如此成就。再加上,霍金以一种通俗的方式在全世界传播物理学,所以霍金才如此出名。

我们再说下杨振宁,与霍金却被吹上天相反。他可能是国内最不受待见的物理学家。而事实上这两人在科学中的地位与大多数人心目中所想的正好相反。

1957年,杨振宇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有种说法,杨振宁带领徒子徒孙几乎垄断了六十年来的诺奖物理奖的理论物理和粒子物理部分。

美国物理学家盖尔曼,是一代奇才。但是他在杨振宁面前很谦虚,他自己多次声称量子色动力学不过是将杨振宁标准模型的su(2)对称性扩展到su(3)而已。杨振宁多次过生日他都不远万里赶过来参加。

咱们再看看杨振宁接受过院士头衔的组织,都有那些:中国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俄罗斯科学院、教廷宗座科学院(罗马教皇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巴西科学院、委内瑞拉科学院和西班牙皇家科学院等。

而且,杨振宁在早期中美关系缓和上,也有很大的贡献。

我也不清楚,为什么媒体一直关注杨振宁“老夫少妻”的事。网友对他的指责也是这件事。

我们缅怀霍金,但是,不要“崇洋媚外”。无论霍金是否健在,杨振宁都比霍金地位高!

(文|勇战王聊历史)




本人认为,就目前对科学的贡献而言。杨振宁的科学贡献,是实实在在的。霍金是科学届的奇人,科学成果虚无飘渺。对将来的科学发展,就很难下定论了!沉痛悼念科学奇人霍金!祝杨老先生健康长寿!




谢谢邀请。

当今世界最伟大物理学家非杨振宁教授莫属。即使霍金活着的时候,杨振宁教授的成就也大于他。

只不过霍金把理论通俗化了,杨振宁教授的理论太深奥,非专业人士弄不明白,造成了霍金比杨振宁教授更有名气的现象。

两者相比,就如写网络小说与学术著作相比!唐家三少,番茄,写的再好,赚钱赚的再多,能和钱钟书与鲁迅比吗?通俗的霍金能和深奥的杨振宁教授比吗?

据外媒14日报道,著名科学家霍金去世,享年76岁。在为这位曾经世界最伟大的物理学界哀悼的同时,我们更应该为至今还活着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祈福。希望杨振宁教授能够长命百岁,继续为我们的物理学进步贡献力量、继续为物理学培养人才!

一、杨振宁教授在物理学上取得得成就

杨振宁教授,1922年出生于中国安微,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教授在物理学作出如下贡献:

1.相变理论

1952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合作完成并发表了两篇关于相变理论的论文。这两篇论文指出吸引相互作用的格气模型的巨配分函数的零点位于某个复平面上的单位圆上。

2.玻色子多体问题

杨振宁在1957年左右与合作者发表或完成了一系列关于稀薄玻色子多体系统的论文。他们得到的能量修正中最令人惊讶的是著名的平方根修正项,这个修正项随着冷原子物理学的发展而得到了实验证实。

3.杨—Baxter方程

20世纪60年代,寻找具有非对角长程序的模型的尝试将杨振宁引导到量子统计模型的严格解。1967 年,杨振宁发现 1 维δ函数排斥势中的费米子量子多体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矩阵方程,后被称为杨—Baxter方程(因为1972年Baxter在另一个问题中也发现这个方程)。Hubbard模型后来成为高温超导的很多理论研究的基础。

4.1维δ函数排斥势中的玻色子在有限温度的严格解

1969年,杨振宁和杨振平将1维δ函数排斥势中的玻色子问题推进到有限温度。这是历史上首次得到的有相互作用的量子统计模型在有限温度(T>0)的严格解,这个模型和结果后来在冷原子系统中得到实验实现和验证。

5.超导体磁通量子化的理论解释

1961年,通过和Fairbank实验组的密切交流,杨振宁和Byers从理论上解释了该实验组发现的超导体磁通量子化,证明了电子配对即可导致观测到的现象。

6.非对角长程序

1962年,杨振宁提出“非对角长程序(off-di-agonal long-range order)”的概念,从而统一刻画超流和超导的本质,同时也深入探讨了磁通量子化的根源。

7.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

正是因为这项成果,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8.时间反演、电荷共轭和宇称三种分立对称性

杨振宁、李政道和Oehme发表论文57e,讨论P、C、T各自不守恒之间的关系,对1964年CP不守恒的理论分析有决定性的作用。

9.高能中微子实验的理论探讨

宁在理论上探讨了高能中微子实验的重要性,是关于中微子实验的第一个理论分析。

10.CP不守恒的唯象框架

杨振宁和吴大峻作了CP不守恒的唯象分析,建立了后来分析此类现象的唯象框架。

11.杨—Mills规范场论

杨—Mills理论是20世纪后半叶伟大的物理成就,杨—Mills方程与Maxwell方程、Einstein方程共同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11.规范场论的积分形式

1970年左右,杨振宁致力于研究规范场论的积分形式,发现了不可积相位因子的重要性,从而意识到规范场有深刻的几何意义。

12.规范场论与纤维丛理论的对应

1975年,杨振宁和吴大峻发表了论文75c,用不可积相位因子的概念给出了电磁学以及杨—Mills场论的整体描述,讨论了Aharonov—Bohm效应和磁单极问题,揭示了规范场在几何上对应于纤维丛上的联络。

二、杨振宁教授为我们物理学事业作出的贡献

1.1986年,杨振宁教授创建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研究生确立“立足南开,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精神,杨振宁创建后亲自指导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物理及其在物理中的应用,包括量子可积系统,杨—Mills场,杨—Baxter系统,量子群,关联体系的代数结构,Yangian,纽结理论等。

2.1997年,清华大学为加快理科发展,成立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将它建成一个高水平的纯学术性单位(2009年更名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该研究院已在理论凝聚态物理、冷原子物理、理论计算机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汇聚了众多国际一流学者。杨振宁出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荣誉主任,推动成立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帮助清华引进了姚期智等顶尖人才,为清华在香港、美国分别设立了两个基金会,并成功募集巨额办学资金。

三、杨振宁教授是目前还活着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不论杨振宁教授在物理学上的贡献,还是对我们伟大祖国的贡献,都足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首先,这两个人都很伟大,至于成就,杨振宁是要更大一些的。

霍金

先说说霍金,霍金的最大成就在于霍金辐射。这些成果说实在的,太宏大了,根本观测不到啊。尤其霍金辐射,是说黑洞也会蒸发,可问题是我们2016年才好不容易观测到了黑洞的存在,而要观测到黑洞蒸发简直是太难太难了。但如果能观测到,霍金跻身到顶级物理学家的行列内还是有可能的。这也是为什么诺奖没有给霍金的原因,因为还没有办法证实。

杨振宁

杨振宁和霍金是完全不一样的,杨振宁拿诺奖的宇称不守恒其实还不算是他最杰出的科学成就,但是能拿在于吴健雄的实验确实太给力了,直接就给证实了。而杨振宁更大的成就在于杨米尔斯理论,这个理论其实有点类似于一个骨架,给后面研究粒子的人提供了研究方向,所以杨振宁这方面的成就其实有点类似于开宗立派的味道,所以是妥妥的顶级物理学家的行列。但他也止步于此,有人说他可以和牛顿、爱因斯坦齐名,其实这有点过了的,因为他和杨米尔斯只是完成了骨架,实际上理论有很多未完善的地方,后来有很多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都加入进来进行完善,至今还在努力当中。而牛顿和爱因斯坦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几乎是凭一人之力就完成了从0到1,再从1到100的过程。不过之所以杨振宁不能像牛顿、爱因斯坦那样也是有原因的,因为现代物理实在太艰深,很难凭借一个人完成一向如此浩大的理论。不过说杨振宁是爱因斯坦和量子学派那帮奠基人之后组伟大的科学家之一,这点是毫无疑问的。


综上,杨振宁的成就肯定要远大于霍金。但是霍金的学术成就在未来可能是会被肯定,而地位也会被提高。但是即使是那样,也很难超越杨振宁。





霍金去世,非常让人惋惜,影响我们生活的物理学巨匠就这样离我们而去,整个朋友圈都在悼念。霍金是当代黑洞物理学的奠基人,不过其实杨振宁对整个物理学的影响更加深远。

杨振宁的杨-米尔斯理论奠定了量子场论基础,和李政道合作的弱作用宇称不守恒拿了诺奖。他的研究领域横跨统计力学量子力学凝聚态以及统一场论,几乎涵盖了当代物理学方方面面,可以说当代的物理学研究者几乎所有研究成果都离不开杨振宁的影响,干货满满,杨振宁是当今世界的物理学之王,不得不服。


霍金和彭罗斯合作提出奇性定理,为爱因斯坦相对论一个小部分的补充证明,提出黑洞辐射,至今尚未证明。对大部分人而言,霍金最大的成就是撰写时间简史,深入浅出解释相对论。以及他在渐冻症后所呈现出来的超乎常人的意志品质。而且霍金除了是物理学家,还可以称为思想家。


不过人们对于杨振宁不屑,主要是因为国家在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去了美国并且入了美国籍,而他的父亲因为这个也和他断绝关系,后来他老了回到中国,娶了28岁翁帆。


其实霍金在私生活也不那么美好。当时还是没啥名气的学生,妻子嫁给他,照顾了整整25年,给他生了三个孩子。后来两人离婚,有两种说法,一是说霍金迷情女护士,另一种说法是他妻子长期与一位已婚男子婚外情。后来霍金经常被爆裸体女人围着他跳舞。

当然在霍金离我们而去的今天,说这些并没有对霍金不敬的意思。霍金和杨振宁在学术上对人类的贡献都非常伟大。这个时代,我们习惯了追星,但是更需要把科学家视为偶像,这样人类发展才有希望。




肯定是杨振宁,因为我是中国人。




一个是一万年后不可能实现的无现实的科学虚无家!一个是现实实用的科学思想的科学家。两相比较经纬分明……




霍金和杨振宁都是非常伟大的物理学家,但是具体的成就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首先说霍金,霍金在物理上的成就主要有两个:奇点定理和霍金辐射,他本人在黑洞的研究上面有很深的造诣。但是由于身体上的残疾,霍金没有能够在物理上走的太远,霍金没有获得到诺贝尔奖也是很大的遗憾。

但是说到霍金对社会作出来的最大的贡献,那应该是写下了《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这样的科普巨著,让他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科普人士——没有之一

然后再说杨振宁,杨振宁可能是目前在世的最伟大的几位物理学家之一,根据统计,他本人至少有十三项诺奖级别的成就,而且横跨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和场论几个领域,具体成果如下:

(A)统计力学
A1. 1952 Phase Transition(相变理论)。论文序号: 52a,52b, 52c。
A2. 1957 Bosons(玻色子多体问题)。 论文序号: 57h, 57i,57q。
A3. 1967 Yang-Baxter Equation(杨-Baxter方程)。论文序号: 67e。
A4. 1969 Finite Temperature(1维δ函数排斥势中的玻色子在有限温度的严格解)。论文序号: 69a。
(B)凝聚态物理
B1. 1961 Flux Quantization(超导体磁通量子化的理论解释)。论文序号: 61c。
B2. 1962 ODLRO(非对角长程序)。论文序号: 62j。
(C)粒子物理
C1. 1956 Parity Nonconservation (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受恒)。论文序号: 56h。
C2. 1957 T,C andP (时间反演、电荷共轭和宇称三种分立对称性)。论文序号:57e。
C3. 1960 Neutrino Experiment(高能中微子实验的理论探讨)。论文序号: 60d。
C4. 1964 CP Nonconservation(CP不守恒的唯象框架)。论文序号: 64f。
(D)场论
D1. 1954 Gauge Theory(杨-Mills规范场论)。论文序号: 54b, 54c。
D2. 1974 Integral Formalism(规范场论的积分形式)。论文序号: 74c。
D3. 1975 Fiber Bundle(规范场论与纤维丛理论的对应)。论文序号:75c。

如下图所示,是物理学课本的目录,别的东西你看不懂,但是汉语拼音“Yang”应该看得懂吧?请问能在物理教材中用自己的名字占着两个章节的人有几个呢?

至于说有人总是揪着杨振宁的私人生活,这种事情只能够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解释了:

譬如勇士,也战斗,也休息,也饮食,自然也性交。如果只取他末一点,画起像来,挂在妓院里,尊为性交大师,那当然也不能说是毫无根据的。然而,岂不冤哉?——鲁迅 《“题未定”草》

所以虽然霍金、杨振宁都对社会有过巨大贡献,但单从物理成就上说,杨振宁是高于霍金的。




我是门外汉,看了一些报道才知道霍金、和扬振宁。都是研究自然的,是物理学家。嗨!安徽又出名人了。站在公证立场,标题不是说谁伟大吗?贡献大吗?当然是扬振宁了。

霍金研究的是黑洞,大众方向,曝光度高,知名度大。在这个领域,扬振宁也走在前面。另外扬老在多个冷门、偏门领域、科学理论是领头羊。不要以人品来骂人,找个秘书也是可以的。就科学、就才能身为华人,在国际上还是为国人争了光,显示着我们民族的聪明才智,不要看偏自已,事实我们是世界最古老,最聪明的民族。就讲这么多谢谢!




我认为霍金和杨振宁比起来,杨振宁的成就更大。

斯蒂芬.威廉.霍金,1942年1月8日出身,2018年3月14日逝世,享年76岁,值得缅怀。

霍金先后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曾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在大学期间就开始患上“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一直半身不遂。

其最大的成就是1978年获得世界理论物理研究的最高奖爱因斯坦奖,他成名于对黑洞的研究成果。他在爱因斯坦后融合20世纪的伟大理论:量子理论。他认为宇宙是有限的,但是无法找到边际,就如同地球一样,无法找到边际。1988年获沃尔夫物理学奖

霍金从1985年就丧失了语言能力,表达主要靠电脑的声音合成器,活动能力仅仅能用几个手指去操作鼠标,通常造一个句子要5、6分钟。他曾写了著名的《时间简史》。

抛开国界不说,霍金是坚强的,当医生认定他只能活2-3年,他却一直继续进行他的研究工作,他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宇宙学家。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巴西科学院院士,委内瑞拉科学院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等。很传奇的一生。

1957年和李政道合作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宙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这个贡献被认为是物理学上的里程碑之一。

杨振宁个人成就有很多,比如相变理论,玻色子多体问题,杨_Baxter方程,超导体磁通量子化的理论解释,非对角长程序等等。

除此以外,杨振宁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诸多领域中都做了重大贡献。

可能很多人觉得杨振宁在个人感情上,存在污点,但是他的科学贡献是巨大的,任何人都无法否认他的成绩。

通过杨振宁和霍金相比较,他们都是伟大的科学家,但杨振宁的成就更大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霍金   玻色子   爱因斯坦   成就   科学   物理学家   量子   物理学   院士   科学院   序号   贡献   教授   物理   领域   理论   论文   杨振宁   霍金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