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上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何谓“明明德”?

“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大学》中的第一句话。《大学》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朱熹将其单列成“四书”之一。从内容上看,《大学》是一篇极为珍贵的古代教育哲学论文。《大学》体大思精,以人为根本,以培养君子为目标。《大学》的哲理福国利民,是人成就功业、立身行道的指南。全文纲举目张,事理完备。其哲理精微,由内而外,由己而人,从抽象概念到实际功夫,宗旨即是做大人与君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个“在”层层递进,被称为大学之道的“三纲”,“三纲”即三个宗旨、三个纲领。而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被称为大学之道的“八目”,“八目”指的是为了达到“三纲”而设计的八项条目功夫,或者说八个进修阶梯。

所谓“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第二个“明”是形容词,意指不断地彰明人自己内在的光明的德行(仁义礼智信等),培养高尚的道德。古人认为,人的德行赋之于天,人人皆有,但并非人人都能自觉。孟子讲善性,认为人心是良心,人情是真情,所以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圣人与我同类”“人皆可以为尧舜”。



“明德”即“善端”“善性”。“善端”如星星之火,泉源细流,如欲“善端”培养成“善性”(即圣人之性),必须“扩而充之”,同时还要谨防腐浊的玷污。“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所以“明明德”的第一个“明”就是要阐明、彰显、发扬光大,这正是修己、内圣之道。

所谓“亲民”,是指亲和百姓,以百姓的好恶为好恶,爱护民众,这也是儒家“德治”“仁政”思想的来源。孔子说“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都是一种亲民的思想。

宋儒程颐、朱熹解“亲民”为“新民”,即除旧布新、洗汰旧的不良习惯,刷新自我、革新人民的精神面貌。其实这两种解释并不矛盾,都是中华文化的一贯思想,也是先圣先贤的理想追求之一。要“新民”,必先“亲民”,“亲民”的目的是为了“新民”,也就是说,只有真正的“亲民”者,才能使民“新”。所以,“亲民”正是安人、外王之道。

所谓“止于至善”,是指追求最高、最完美的意境,保持尽善尽美的境界。修己、安人二者结合,内圣、外王二者统一,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而一旦达此目标,就要恪守这一目标而不移。“止于至善”是一种至高境界,最先达到者应是先知先觉者,应是管理者、带头人。所以说,大学之道是大人、君子之学,至善是中国文化中修养的最高境界。至善的境界虽不能轻易达到,但有达到的可能,君子仁人应有达到的希望。以上三点,即《大学》之纲。



1941年4月,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写了一篇文章《大学一解》,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总结清华大学三十年之经验。文章指出,“学子自身之修养为中国教育思想中最基本之部分”,“大学新民之效……为大学校对社会秩序与民族文化所能建树之风气”。梅贻琦的这些洞见,是现实与历史的统一,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也是人文与科学的统一。值得一提的是,老清华男生宿舍有“明斋”“新斋”“善斋”三斋,也是以《大学》三纲领命名。

今天,我们如何坚持核心价值观,坚守心中的德,继而将这种个人的德汇聚成国家的德、社会的德,以大德的力量促使国家前进,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研究的问题。

来自网络




大学之道在于明朋德。意思是,最高的学问,莫过干把德学明白了。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品德。




明明德,光明自身的德性。才能以德配天,获得天命。

最初可以看作是周王朝的"顺天应命",为周天子正统而设定的天人合一理论。

孔子创立儒家之后,修身明德成了儒者的目标,"明明德"可以放诸个人身上,修身以明德,修身以俟天命。

虽然《大学》本是"帝王书",但经过后世儒家的不断注疏,已经是儒家重要的修身经典了,不必都往政治上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语出《大学》开篇,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关于什么是大学,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目前关于大学是什么,大学教育该如何开展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大学到底应该教会学生什么?是一项谋生的技能还是良好的品德修养,远大的目标和理想?

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校训,校园文化以及培养目标。

目前比较中庸的说法是: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也就是培养学生既要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又要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是1931年,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就职演讲时说的,也是大家经常谈论的一种说法。意思是说:大学,并不是只有高大的建筑的学校,而是要有名师。引申起来说就是。大学并不是空有大的教育规模(硬件方面),而是要有大的师资力量和优秀的教育系统。

欢迎大家关注交大女博士,有其他观点,欢迎和我补充和讨论。有关于教育、文化、历史的问题,欢迎大家向我提问。




《大学》本来是《礼记》中的一篇,南宋时,朱熹将《大学》与《论语》、《孟子》、《中庸》合成四书,作集注,就是后来的《四书章句集注》。朱熹的集注已被后代学者发现有很多地方,难以自圆其说,所以不能偏听偏信,要有自己的思考。

要理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要先知道《大学》是为谁所写,目的是什么?

在古代,“大学”是专门培养贵族子弟成为政治领袖的高等教育机构,所以,《大学》并不是写给平民百姓看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家”也非普通百姓之家,而是“大夫之家”。

明白了《大学》是为了未来的政治领袖而作,就能理解“明明德”这句话是,彰显高明的品德。

在这里,彰显高明的品德并不是沽名钓誉的行为,因为"明德”并非是普通百姓的高尚德行,而是国君善待百姓的美好品德。一个国君如果能在天下彰显高明的品德,就说明君主有君主的风度,臣子有臣子的情操,百姓就会幸福,社会就会稳定。

整个《大学》的目的,就是教育这些未来的政治领袖,能够像尧、舜、禹这些贤君一样,彰显善待百姓的美德,能够亲近百姓,能够使国家中的人,都能做自己该做的事,使“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实现一个理想的社会境界。

可以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整个大学要实现的目标,也就是《大学》的三纲。要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就要靠个人修为,也就是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目来修炼自己,培养自己作为明君的德行。

《大学》的篇幅虽小,但却意味深远,是先秦儒家哲学一个不可分割的典籍,如果你把《大学》与《论语》、《孟子》、《易经》、《中庸》结合起来看,就会发现里面有孔子所说的“一道而贯之”,说到底,先秦儒家强调从国君到百姓都要由内而外、修身养性,形成合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全社会的人都能做到这一点,整个国家就会是理想的国家。

清朝学者颜元(1635-1704)曾说过,“必破一分程朱,始入一分孔孟。”说的就是,要真正了解孔孟精神,就要抛弃程颐和朱熹的集注。朱熹对于先秦儒家哲学的注解,很多地方并不合理,所以,还是要从阅读原典开始,遇到不懂不明的地方,多参考别的学者的看法,再在这个过程中,加上自己的思考,做出合理的判断,形成自己的看法。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出自儒家经典《大学》一书。《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朱熹把它们与《论语》、《孟子》和《中庸》放在一起合称《四书》。

朱熹将《四书》首先进行了分章断句,然后引用前人的注释并汇集到一起,所以他对《四书》的解释称为《四书章句集注》。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从公元1313到公元1905年,一直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标准用书。

《大学》相传是孔子的弟子曾参(曾子)所作,旨在发明古代的大学之旨。

在古代,大学是相对于小学而言。顾名思义,小学是指小人之学、孩童之学。古代8岁入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这些构成了小学的基本学习内容。

大学则指大人之学,成人之学。古代15岁入大学,主要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概括地说就是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穷理指研究事物的道理,正心指端正自己的思想,修己指修养自己的德性,治人指治理百姓。

“大学之道”,意思就是大学所讲的道理、大学的宗旨。关于“明明德”,首先第一个“明”是动词,发扬、发挥的意思;第二个“明”是形容词,修饰“德”,“明德”就是“光明的德性”。“明明德”意思是充分发扬(内在的)光明的德性。

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大学所教于人者,就在于充分发扬自身内在的光明之德。这句话之后是“在亲民,在至于至善”。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就是《大学》的“三纲领”。




"明明德"一说,出自于曾子所著<大学>一文。<大学>是儒家的重要经文,江谦在蕅益大师所著<大学直指>补注中称:"<大学>一书,世间法之总持也,而即为出世资粮。"

为什么<大学>堪称"世间法之总持"?因为天下太平、国家兴旺的根本,在于修身,修身之本在于正心,正心之本在于诚意,诚意之本在于致知,致知之本在于格物,物即身、家、国、天下之物,即一切物质、精神现象。

蕅益大师在<大学直指>一文中说"在明明德,便说尽大学之道。上明字,是始觉之修;下明德二字,是本觉之性。"

始觉之修的下手之处就是格物。因此,必须明了格字之义。江谦说:"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其本正之谓格;格感通也,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之谓格。"由江谦的解释,可以知道格字之义 是正,正其不正而归其本正,即始觉之修达本觉之性,本正即本觉之性,本觉之性即佛性。

如何正其不正而归其本正呢?印光大师则说得直捷明了,格物就是格除私欲。孔子之说很是痛快,"诗经三百首,一言以蔽之,思无邪","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说的都是正,即格物。

由格物而达的精神境界,蕅益大师告诉我们:"正其心者,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也;诚其意者,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也;致其知者,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也。"是修道的全部心路历程。

曾子是有修证之人,但因儒家是治世之道,经文虽是心法,但不明言,会者自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德是什么?从何而来。德是善,是美,是真。从何而来?从天而来,人生而有之,是自然赋予,德自天生,人本自有,德者,人之所得于天也。




中国是一个教育制度在夏商周三代就开始走向完备的国家。在周代,王宫、国都乃至闾巷都有办学。以公学为主,也有私学。像孔子就是历史上第一个广泛办私学的人。这也是他早期生涯中的一个主要谋生手段之一。

按照朱熹的说法,当时“人生八岁,则自王宫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

可见“大学之道”指的是“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其关键“在明明德”,这是有别于所谓“小学”以及“俗儒记诵词章之习”(譬如八股科举应试之学)。

这里两个“明”字,前字作动词解,意为“觉察明了”;后字作形容词解,意为“光明的”。因此“明德”是光明之德,而“明明德”是“去认识明了光明之德”。

也就是说,所谓大学的根本在于去学习认识道德的光明。

人自性的道德能使人心走向光明,这也是陆九渊论心,王阳明以“良知”为本的根源。

认识恢复人本具的道德光明,也就是复归本性,如孟子言性善,强调从“恻隐之心”,从“不忍人之性”而习得“王道”。这即所谓的大学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正心   国君   明德   孟子   儒家   新民   孔子   止于至善   集注   大学   朱熹   光明   品德   百姓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