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北端极寒隧道,在零下42度超低温条件下凿洞,到底多难修?


中国最北端极寒隧道,在零下42度超低温条件下凿洞,到底多难修?

图为七星峰隧道

零下42度超低温施工,和自然抢时间凿洞?这就是中国最北端的极寒隧道,而这条隧道近期终于成功贯通了,中国成功在最北端修建极寒隧道,为了建设这条隧道,中国施工团队必须在零下42度超低温条件下凿洞,由此可以看出当时施工团队到底有多难?估计全世界,也就只有中国能够完成极寒环境下的隧道施工工作。

中国最北端极寒隧道,在零下42度超低温条件下凿洞,到底多难修?

图为挖掘中的隧道

随着中国大力推进国内的高铁网络建设,中国黑龙江省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第6条高速铁路,而这条铁路当中就包括了,全中国最北端的极寒隧道七星峰隧道,这条隧道属于牡佳高速铁路的一部分也是连接中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和佳木斯市的高速铁路,是中国最东端和最北端的高铁之一。

而七星峰隧道正好是这条铁路上最长的隧道,同时修建难度也堪称最大,隧道全长超过10公里,最大埋深达到432.5米,最小埋深仅为14米,而修建过程当中需要穿过8条地质断层和18个高风险区域,并且该地区处高寒地区,全年无霜期仅为140天,冬季平均气温仅为零下19度,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5度,会导致土壤当中的水分冻结形成冻土,对施工造成包括冻胀在内的一系列问题,但低温并不是修建过程当中遇到的唯一难题。

中国最北端极寒隧道,在零下42度超低温条件下凿洞,到底多难修?

图为施工现场

挖掘过程当中,隧道需要直接穿过河流下方,因此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渗水,据统计每年渗水可达8万立方米,基本等同于一个西湖的蓄水量,巨大的渗水量一度导致整条隧道全年推进距离仅为300米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隧道施工现场广泛应用了混凝土喷施机械手、防水板电子焊接、隧道衬砌防脱控装置等新设备和新工艺,为了克服裂隙发育,突泥涌水等突发地质灾害,应用了BIM隧道全断面影像扫描技术,直接对施工现场进行提前预览,让施工团队能够对前方即将遇到的地质环境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便于作出调整。

而在艰难攻破各大建设难题,推进隧道建设的同时隧道施工单位同样高度重视隧道周围的环境保护工作,因为这条隧道通过了当地的地质公园和生态区,所以不仅要保障当地的环境不受污染,还要让隧道本身也成为当地风景的一部分,因此工程团队建设了6座三级沉淀池,应用了油水分离技术采取投药戏服等方式来除油降解,保证污水排放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同时还严格控制了噪音和粉尘的产生并且由于新冠疫情的存在,还严格保持了对疫情的控制和防范保障了施工人员不仅身体健康,还能够快速组织复工复产,成功打通了这条隧道。

中国最北端极寒隧道,在零下42度超低温条件下凿洞,到底多难修?

图为七星峰隧道

而这条打通之后的隧道对黑龙江省存在非常重要的意义,将作为中国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拓展中国东北高铁网的辐射范围,通过多个城市之间的紧密联系,构成铁路环线,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而这条隧道的修建更是为中国积攒了非常重要的高寒地区隧道修建经验,不仅有利于中国国内的隧道和高铁建设,更有利于中国对外出口高铁技术时帮助其他国家进行轨道和隧道的修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超低温   零下   佳木斯市   牡丹江市   中国   隧道   黑龙江省   条件下   疫情   施工现场   高速铁路   团队   铁路   过程   环境   地区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