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速递|《2018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6月发布了《2018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与去年相比,我国商业健康保险整体处于基础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研究项目是国内首个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监测和评价指标,旨在通过对商业健康保险行业发展的系统性调查和全方位数字化测量,全面衡量国民对健康与保障的认知度、充足度与规划度,倡导社会各方协心共力,提升国人健康保险保障,推动保险行业在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研究项目由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指数选取36个大中城市调研,调研对象为20至54岁的居民。

报告中的一些核心发现:

一、国人健康保障方面核心发现

健康资讯:不同年龄段获取途径差异较大

不同年龄段获取来源差异较大:年轻一代对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接受度较高,45周岁以上群体主要通过电视广播与亲友传播。80后一代对健康资讯的认知与判断更为理性,更接受专业领域人员的建议。

健康管理:居民对健康管理的认知相对较为局限

调研显示居民对健康管理的认知相对有限,兴趣点集中于体检、健身等比较传统的项目方面,对于可穿戴设备等创新项目兴趣度不高;与其对这些服务项目的认知度、可及性与获得感不足密切相关。

知易行难:居民健康风险意识强、健康保障实践弱

知易行难,居民健康风险意识强、但难以落实到行动实践上, 调研显示:认为自身发生重大疾病风险大的受访者中,仍82.1%尚未购买商业健康保险; 47.8%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但其中已购买的比例仅6.7%。

风险应对:居民抵御风险的方式总体仍比较传统与单一

商业健康保险的覆盖率不足10%,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主要通过基本医疗保险与自筹资金应对自身与家庭重大疾病费用支出。

决策障碍:产品价格、可靠信息来源与产品复杂度构成制约因素

产品价格高、缺乏可靠信息来源、产品复杂等因素,构成了居民购买健康险的主要决策障碍。近半数受访者认为“价格太高”、近三成认为“不知道选哪个产品”、近两成选择“看不懂产品介绍”。

首单偏好:选择的保障对象均呈现一定特征

一是选择为自己投保的,大部分处于个人职业发展的初期(19-35周岁);二是选择为子女投保的,子女通常尚未就读大学(0-18周岁);三是选择为配偶投保的,通常在配偶26-45周岁期间;四是选择为父母投保的,投保时父母往往已年满56周岁。

服务体验:总体满意,优化重点是流程与时效

受访者对商业健康保险的理赔服务体验总体尚可,在办理过健康险理赔的受访者中,73.4%表示满意,表示不满意的比例为4.2%;受访者反馈的理赔方面问题主要包括:理赔流程繁琐、处理时效较长等。

二、保险行业产品与服务供给方面核心发现

产品供给:医疗险与疾病险供需相对平衡,护理险与失能险存在供需缺口,重大疾病险仍是未来产品投放的重点。

受调研的保险公司在办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中:医疗险占比最高,占比54.7%;其次为疾病险,占比36%;护理险与失能险产品供需存在缺口。对于未来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投放计划,所有受调研的保险公司均计划提供重大疾病给付保障。

服务供给:服务项目受客户欢迎程度差异较大

保险公司所提供的各类服务项目,在客户中的受欢迎度存在较大差异,可能与项目成熟度、客户对服务内容的认知、体验后的实际效用相关,除“导医、重疾绿色通道服务”(41.7%)、“健康体检服务”(16.7%)、“APP问诊咨询”(16.7%)三项,受访险企中有一定比例表示受客户欢迎,其余服务项目受访公司表示受客户欢迎的比例均不足5%。

制约因素:市场环境与医疗数据

受调研商保公司普遍认为:医疗健康市场环境与数据获取既是影响商业健康产品供给的主要因素,也是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升级过程中,迫切需要破局的方面。

在微信公众号“薄荷保”后台回复“健康险报告”,即可获取完整PDF版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中国   知易行难   商业   受访者   供需   速递   认知   服务项目   重大疾病   差异   居民   指数   风险   客户   报告   项目   健康   财经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