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想“望子成龙”,望子是成不了龙的,你要“带子成龙”

父母都想“望子成龙”,望子是成不了龙的,你要“带子成龙”

补习班门口的家长们

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家长逼着孩子去补习班,孩子在里面拼命地学习,而他自己却在外面刷手机;逼着孩子成才,自己却时常爆粗口;逼着孩子成功,自己却每天衣着不整,随口吐痰,抽烟......

这样孩子真的能成功吗?

古语有云,“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

很多人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殊不知父母就是孩子的起点。

如果你自己不优秀,你的孩子已经输在起跑线上。

如果你自己都不是龙凤,又怎么可以寄希望于一个孩子土鸡变凤凰,一代人改变一个家族的宿命呢?

与其望子成龙,不如带子成龙。

曾经看到过一个数据报道:中国长达150年里的精英究竟出自哪些家庭?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1865—1905年,即清政府废除科举之前,超过70%的教育精英是官员子弟,来自全国各地的“绅士”阶层;

1906—1952年,超过60%的教育精英是地方专业人士和商人子弟,尤其是江南和珠三角地区;

1953—1993年,约超过40%的教育精英是来自全国的无产阶级工人子弟;

1994—2014年,超过50%的教育精英来自各地区的有产家庭,与特定的重点高中。

从以上四个时间段来看,有三个阶段的精英是明显出自“有产阶级”的家庭。

可见,一个家庭对一个人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父母都想“望子成龙”,望子是成不了龙的,你要“带子成龙”

恒基地产李兆基家族

比如你见过父母每天吸烟喝酒,赌博打麻将,他们教育的孩子最后成才的吗?

你见过一个躺在家里啃老的成年人,他们教育的孩子最后成才的吗?

你见过家里家徒四壁,每天只为了坐吃等死的人,他们教育的孩子最后成才的吗?

你见过抓住孩子一点点的错误,就开始对孩子喋喋不休地教训,他们教育的孩子最后成才的吗?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身上的毛病,全是从爹妈那儿学来的。

我见过很多大成功的人,他们的子女也很优秀。比如华为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联想柳传志的女儿柳青;还有娃哈哈宗庆后的女儿宗馥莉......

这些孩子的优秀,一定是建立在自己父母的优秀之上,一个家族的兴旺都是三代人持续奋斗的结果。

所以,想要望子成龙,首先要自己是龙,给孩子一个平台,一个托起孩子的战略性力量。

别老是期望孩子自己成龙,在现代这个社会,如果你没有平台,孩子自己是上不去的,即使他自己上去了,也是耗尽了全部的精力,弄得头破血流才爬上去的。

与其望子成龙,不如带子成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成龙   望子成龙   带子   娃哈哈   有产阶级   望子   华为   父母   补习班   子弟   女儿   家族   精英   优秀   孩子   家庭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