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面着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上海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提供了有力抓手,也是城市核心功能的进一步叠加和放大,对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五方面着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消费作为连接制造生产和客户终端的重要环节,是引导产业结构升级、拉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核心动力之一。近期,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五市将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动员大会,围绕扩大消费供给、发展首发经济、创新消费模式、优化消费环境等议题,进行了统一部署,吹响了全面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战略集结号。这一重大战略的实施,为上海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提供了有力抓手,也是城市核心功能的进一步叠加和放大,对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作为一座充分连接国内外两大资源、两大市场的全球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关键要突出“国际化”“全球化”“中心化”。这是一项具有系统性、复杂性、长期性的工程,需要借鉴世界顶级的综合消费中心城市经验,循序渐进、久久为功。

  协同推进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加强统筹领导与协调,制定不断升级的战略规划,跨部门协同推进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尽管以购物为主的消费功能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之一,但“购物天堂”只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已,并不是全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是一项涉及购物、文化、旅游、休闲、服务、娱乐、演艺等多项业务,需要多部门协同努力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为此,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要从更高站位、更广视野出发,突出整体性、统筹性、协同性,在全市层面设立“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加强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由市商务委、发改委、财税、土地、交通、规划、文旅等多部门构建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瞄准世界一流的综合消费中心城市,制定“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1.0版、2.0版、3.0版、4.0版”等可持续战略规划,综合施策,打造集购物消费、国际贸易、服务消费、文化消费、旅游消费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扩大多元消费供给

  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和特点,重点扩大文化娱乐、会展、教育等多元消费供给,增强国际消费吸引力。通常,一个国家消费升级的路径是沿着“非耐用消费品→耐用消费品→服务消费”发展的。在当今互联网新时代,上海建设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仅是商品消费的全球中心,更应是一种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文化、旅游、娱乐、信息、教育等知识性、创意性“软服务”供给中心和消费中心。这一点从伦敦、巴黎、纽约等顶级消费中心城市处得到验证,大部分消费者不仅是去购物,更重要的是去体验和享受其特有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大餐。 从这一点看,上海真正要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更应该高度重视城市文化消费领域。在此我们提出三个努力方向。第一,学习伦敦西区、纽约百老汇等运营方式,着力打造“演艺大世界”文化圈,打造上海世界级休闲文化娱乐消费新高地。环人民广场的演艺大世界是上海文化演艺资源的集聚地,必将是上海振兴文化娱乐产业和文化消费的重心所在,建议在统筹推进上海各类文艺演出市场体系建设、带动文化消费的同时,以“演艺大世界”为突破口,着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文化消费区。第二,以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契机,加大力度发展各类国际展会业务,打造世界级会展经济消费中心。数据显示,会展业具有1∶9的产业带动效应。上海在继续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基础上,应立足长三角、面向全球,设立并举办更多具有国际意义的会展,加快会展业地方立法以及深化会展业的改革创新,让会展业成为带动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新引擎、新动力。第三,开辟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特色教育消费中心。依靠世界一流的教育水平和培训资源,向世界各地提供优质的教育培训服务,也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一个重要支柱性项目。

  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多功能超级商圈

  加大商业布局的统筹规划,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多功能超级商圈或商业街区,探索实施“国际旅游区”。重点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要加强上海商业统筹规划。注重市级规划的全局性与前瞻性,增强商业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规划、交通规划等的融合;加强对商业网点规划的市级宏观调控能力,构建布局协调、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商业网点体系。探索商业网点规划管理地方立法工作,强化规划执行,一经制定不得随意调整,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稳定性。二要打造顶级多功能超级时尚商圈或街区。上海要以南京东路、淮海中路等优势商圈为核心区或先导区,不断注入文化、时尚、 艺术、创意、休闲、绿色等新消费元素,探索打造“国际旅游区”,在市场监管、税收、金融、投资、土地、跨境电商、退税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争取建成若干个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国际超级商圈,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国际影响力。三要加快传统商圈升级改造,培育新型消费发展载体。围绕消费新增长点,培育具有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的新型消费市场;加快引入新业态、新品牌、新商业模式,促进传统商圈改造升级,积极打造“智慧商圈”,着力打造消费体验中心、文化时尚创意中心、产品和服务设计定制中心、消费业态和模式创新中心等新型消费发展载体。

  构建相应的制度体系

  对接国际通行规则,构建适应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要求的制度体系及消费政策。一要形成与国际接轨的监管理念及模式。整合窗口服务功能,设立统一办事机构,设立进口商品绿色通道,整合法定检验检疫出口货物电子报检、化妆品标签申报、进出口企业备案登记、检测申请等,缩短进口商品流转周期。探索便捷高效的快速通关模式和一站式窗口服务,试点开展特定品类进口商品备案制管理,对国外权威第三方检测报告予以互认。二要积极扩围双边免签证国家,对特殊人群提供便利化免签。三要建立和完善商业商务安全信用体系。引入专业资信评级机构开展企业和消费者诚信体系工作,形成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服务友好、诚实守信、真品实价、奖优罚劣的和谐消费氛围。建立接轨国际的服务标准、消费者保障准则、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四要进一步完善离境退税政策与服务水平。在试点基础上,鼓励更多符合条件、有试点意愿的优质商户加入“即买即退”服务行列,进一步放大“即买即退”离境退税政策效应,提升离境退税服务便利度,增强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品和老字号产品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五要将优化消费环境全面纳入营商环境政策体系之中,各有关部门要主动服务商业创新,提高破解制度瓶颈的积极性,明确奖励机制和免责机制,对新模式、新业态采取更加开放包容审慎的监管模式,打造全球一流的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社会科学报社融媒体“思想工坊”出品 全文见社会科学报及官方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进口商品   国际   城市建设   商圈   上海国际   上海   演艺   影响力   体系   模式   功能   商业   全球   文化   财经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