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遭遇科技巨头挖角,天价薪酬为哪般?

正所谓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有外企高管48岁失业,寻求政府帮忙解决工作,认为自己这个“48岁的大龄青年”依旧有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空间,也有360联手哪吒后,周鸿祎广发英雄帖,推荐奖金10万起。


造车新势力遭遇科技巨头挖角,天价薪酬为哪般?


“360智能汽车团队的招聘除了内推,也特别欢迎外部精英自荐、推荐,公司在薪酬待遇方面全面放开、全力支持。”这句话的背后,不是360多年积攒的资金,而是所有互联网巨鳄多年来躺在账上,无处难觅发展的海量资金,以及更多准备借投资进入造车赛道的机构。

在撒钱挖人方面,互联网行业从来都不甘于人后。


01


汽车人赶上了一个好时候。

2016年曾经进行过一次针对传统车企人员薪资水平的调研,结果显示,48%的参与者认为目前的薪资水平马马虎虎,47%的人对2016年的薪资水平表示不满,往日有事儿没事儿就发双薪的合资车企越来越少。

但彼时恰是造车新势力第一次抢滩登陆的时代,新增的赛道继续人才加入和相互扶持。此消彼长,终于稳住了军心。

钱,就是军心。

有钱,人心就稳。


造车新势力遭遇科技巨头挖角,天价薪酬为哪般?


乐视挖来百度无人驾驶项目的技术领军人物倪凯,特斯拉挖走苹果“Swift”之父克里斯·拉特纳,包括丁磊、戴雷、付强等主流合资车企的一把手或者外资品牌中国区的一把手纷纷为了自己的造车梦想,跳槽到新兴的互联网造车企业。

上行下效,好兄弟,带带我。

高管团队如此,中层人员那更是忙得不亦乐乎,散伙饭吃了一顿又一顿,怀念过去自己的峥嵘岁月,对未来充满期盼,想着,三五年之后,车鼓捣出出来,热卖了,作为创业元老,怎么也是个人物,风生水起。

有人去了乐视,有人去了蔚来,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


造车新势力遭遇科技巨头挖角,天价薪酬为哪般?


高校和合资厂努力培养出来的人才,被自主品牌挖走一批,又被造车新势力挖走一批,究其原因,不是主机厂的问题,而是世界的问题,是少年的勇敢与梦想与未知和暴富完美契合在了一起。

更何况,造车新势力不光有钱,还有饼。


02


造车新势力的超能力,是I am rich。

不过,这些靠玩融资获取起步资金,靠个人信誉做担保维持运营的造车新势力大佬们,肯定没有想过,自己也有被反杀的一天。

造车,究竟是好还是不好?三年前可能有争论,但一切都被蔚来、小鹏和理想的股值下了一个肯定的回答。

对于拉流丧心病狂的互联网巨头来说,造车明显是比卖菜更好的生意。

更何况,忧心那三五块菜钱,怎么比得上造车的高大上呢?

实业,从来都是站在新闻鄙视链顶点的那一个。金融,那是投机,是小道,实业才能兴邦,是伟业。


造车新势力遭遇科技巨头挖角,天价薪酬为哪般?


更何况,造车新势力已经帮互联网巨头趟出了一条可行性道路,从主机厂挖工程团队,从互联网巨头这儿寻求怀才不遇的程序员,齐活儿。


03


新能源车与传统造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智能化上。

传统主机厂也能造电动车,也有足够的里程数据,但没有那么多程序员,但互联网大厂可是程序员扎堆内卷的地方,35岁电池耗尽即可被抛弃,高薪的传统让他们也从来不会担忧智能互联方面的问题。

有钱,有人,何愁造车不成?工程研发方面,传统主机厂依旧有足够多的怀才不遇的人才。更何况,五年过去了,传统主机厂培养的新人又被摆上了货架,而造车新势力这五年布局和发展,同样有着足够多的人才可供挑选,而且,还是有了从0到1,有着如何白手起家,从懵懂到成熟,真正造出了智能汽车的团队成员。

撒钱,挖人,这本来就是互联网巨鳄的长处。


04


其实从百家造车新势力中脱颖而出的这几家,也不差钱。

新能源这条赛道与其说是弯道超车,不如说是在“养蛊”,最终能活下来的,也是狠角色。

据称,2020年新能源汽车领域投融资共89起,总金额超过1000亿元,而2021年第一季度累计融资就破了500亿元。


造车新势力遭遇科技巨头挖角,天价薪酬为哪般?


在智能化上走得最远,起点与互联网最为紧密的小鹏,成了互联网巨鳄眼里的香馍馍,甭管怎么说,相比李想和李斌,何小鹏才是正儿八经从互联网里走出来的,丝毫没有汽车背景,白手起家打天下的典范,是互联网大鳄的“自己人”,一个能够直接跨行业成就造车新势力头部三强的团队,其价值毋庸置疑。因而,小鹏汽车人力资源高级总监林娇芬承认,近期小鹏成为了集中挖角的对象。

当然了,这或许也是各方厚爱,以及对小鹏造车团队的肯定,但,也是求放过。


05


更为揪心的问题是,目前可以说是花钱也挖不到人。

更具体一些来看,是挖不倒对于智能赛道有独到理解的人才。

数字时代刚刚进入征程,以往主机厂重点培养的人才专精于底盘、造型、安全、NVH等层面,国内传统主机厂也是近两年才逐渐弥补上这块的缺陷,对于新造车团队来说,这方面完全可以依赖国外领军人物+国内打工人的方式来弥补。

但对于定义新能源产品以及规划新能源产品,特别是对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交互等领域方面,人才都非常稀缺。


造车新势力遭遇科技巨头挖角,天价薪酬为哪般?


认知才起步了五六年,学校培训没跟上,只能靠造车新势力自己慢慢摸索,能有多少人?

据称,目前汽车领域的自动驾驶人才仅有4000人左右,根本不够分。

人人都知道,在新跑道上竞逐需要创新,而创新则是所有道路上最难的。这就像飞行员里的试飞员一样,飞行员是可以按照驾驶手册培养出来,而试飞员则是编写驾驶手册的人。

乔布斯之后,苹果虽然产品和股价节节高升,可再也没有了当初拿出首款iPhone的惊艳之作。


06


即便是这样,为了快速搭建团队,尽快将融到了资金化为产品,也得硬着头皮招人。

创造新能源车的,是人才。

那么,人才必定应该可以享受到造车所带来的红利。

根据目前的招聘网站消息,从头部三强跳槽到造车巨头这儿,基本上薪资能够有30%以上的提升,但别忘了,造车新势力这儿的人才来源于传统主机厂,2015年开始的那一拨抢人大战就推高了整个行业的薪水预期。


造车新势力遭遇科技巨头挖角,天价薪酬为哪般?


集度汽车愿意为行业资历1-3年的数据分析师给出15K起步,保底18薪的水准,而同一时期蔚来给3-5年经验的数据分析师也不过是15K起步,保底13薪的价格。

这还只是普通的“螺丝钉”岗位,对于真正的行业大牛,互联网造车团队更是不惜血本,据称小米为挖角吉利研究院院长胡峥楠给出了股权加薪资达10亿元的价格,当然胡峥楠已经辟谣,不过,行业对此的反应并非是惊叹而是觉得理所当然.

也就是说虽然是传言,但智能汽车的相关从业人员是真值这个价码。


07


漫天挥舞的人民币也直接导致李斌建议,把同事的信息都隐藏一下,因为最近遭到的挖角实在是太多了。

顺便说下,滴滴为了造车,直接把传统车企副总级人才的薪水从80万提升到了200万。

世界那么大,薪水那么充足,对于汽车从业人员来说,不去风口浪一浪,还真的不合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巨头   新势力   试飞员   赛道   新能源   薪资   薪酬   更何况   团队   资金   传统   主机   智能   人才   行业   汽车   财经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