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停上市,裁员5000人,上海已开50家共享办公室的WeWork怎么了?

共享经济再遇挫折,共享办公室鼻祖Wework放弃上市,估值暴跌背后......

共享办公室火爆全球

共享经济最火爆的时候,万物皆可共享。

零野那时候还记得,网络热搜是共享雨伞。

19块钱押金,用了不吃亏不上当,就算你不还,就当卖伞了。其实这主意还真不赖。

暂停上市,裁员5000人,上海已开50家共享办公室的WeWork怎么了?

后来还有共享汽车、共享摩托车、共享充电宝、共享洗衣机......

但是远远在共享经济在中国集体爆发之前,美国就有人开始打共享办公室的主意了。

2010年,亚当·诺伊曼(Adam Neumann)就成立了共享办公室品牌WeWork,为初创公司、自由职业者提供一个可以自由办公、按月租赁的区域。

在中国,这种共享办公室还有一个洋气的名字,叫“众创空间”。

暂停上市,裁员5000人,上海已开50家共享办公室的WeWork怎么了?

诺依曼

彼时,自由职业、在家上班模式、初创小公司热潮正席卷欧美,这个诞生于纽约的品牌很快席卷全球。

诺伊曼出生于以色列,曾在以色列军方当过海军军官,在创立WeWork之前还开过婴儿服装公司。

后来他和朋友创立了WeWork的前身,环保办公室Green Desk,卖掉Green Desk挣到了几百万美元的第一桶金后,WeWrok诞生了。

目前,WeWork已在全球111个城市布局了528个空间,其会员数量达到了52.7万人。

暂停上市,裁员5000人,上海已开50家共享办公室的WeWork怎么了?

而在中国,WeWork已经在上海开了50家办公空间,在北京有26家,香港13家,深圳9家,成都6家,广州5家,杭州5家,西安3家,南京3家,武汉2家,苏州1家,台北1家。

这意味着,在大陆,WeWork已经在不知不觉之间,开出了110家共享空间。

占了将近其全球空间的五分之一!

Wework麻烦不断

先把目光从WeWork大陆抽离,我们看看这家初创明星公司在全球的整体发展。

四个字,麻烦不断。

一切还要从8月14日说起,这是WeWork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而这一天,本应该是个大喜日子,这是WeWork这家初创公司递交上市招股书的日子。

本以为递交招股书会振奋人心,没想到,却引发舆论疯狂质疑,公司估值从之前的470亿美元一路下跌到250亿美元,再到150亿美元。

最后,WeWork急了,直接撤回招股说明书,宣布暂时放弃上市。

再不主动放弃,可能估值还要继续跌。

这叫当有人威胁要打你的脸的时候,赶紧自己先打一巴掌,别人就不好打了。

这份“万恶之源”的招股说明书,里面到底说了什么?

这份招股书无疑揭开了WeWork的面纱,那就是:烧钱烧得很疯狂,根本没有盈利,赚1块钱之前,就先烧了2块钱。

暂停上市,裁员5000人,上海已开50家共享办公室的WeWork怎么了?

未来的大饼倒是画得很气派,但是这么多潜在会员,就没有竞争对手吗?经济形势能保证办公室租赁业务不会萎缩吗?现金流压力如何解决?

和所有共享经济开始的时候一样,疯狂的扩张带来了不断膨胀的估值和野心,但是随着全球市场趋于冷静,投资人也开始担心盈利,不再一股脑儿照单全收PPT了。

同时,创始人诺依曼在欧美媒体的挖掘下,也变成了公司的一大隐患:

诺依曼低息从WeWork公司贷款,购买房产,然后出租给WeWork。这不就是“空手套白狼”吗?

另外,WeWork在重组时,支付了590万美元从诺依曼手中买下“We”商标。

暂停上市,裁员5000人,上海已开50家共享办公室的WeWork怎么了?

这些举动都被质疑为关联交易和套现。

私生活上,诺依曼也不让人省心,媒体曝光他沉迷奢饰品和酒精,赤脚行走在办公室,龙舌兰不离手,对员工呼来喝去。

诺依曼的妻子也在公司担任要职,内部管理难以厘清,公司治理方面混乱,也被投资人广为诟病。

华尔街日报报道指出,诺依曼和家族成员目前已经套现7亿美金。

令人质疑和财务远景和管理问题,都让WeWork估值岌岌可危。

WeWork在中国

我们再聊聊WeWork中国。

WeWork目前的布局,对中国市场是极为重视的。

数量上看,上海已经有50家WeWork,这个数量是惊人的,在上海中环内,打开手机地图,可以说每10公里,几乎都有一家WeWork。

在中国,WeWork也推出了更为灵活的“闪座”服务,这种服务不需要成为固定会员缴纳月租金,而是按小时计费,每小时收费20-45元之间。

上海WeWork一度成为不少人打卡的网红办公点。其威海路的门店,更是因为装修出众,吸引了很多报道。

免费不限量的咖啡茶水供应,也吸引了很多中国小公司和自由职业者入驻。

暂停上市,裁员5000人,上海已开50家共享办公室的WeWork怎么了?

暂停上市,裁员5000人,上海已开50家共享办公室的WeWork怎么了?

但是随手翻翻网络点评,可以发现不少批评的声音。零野总结,批评主要集中在管理方面。

环境嘈杂混乱,拥挤,硬件更换不及时,员工服务态度高傲低效等遭到了许多人的抱怨。

WeWork中国也面临许多本土共享办公区企业的竞争。

优客工场估值30亿美元,在今年2月份,有消息称该公司准备于2019年在纳斯达克上市。不过,目前传言,上市也会推迟到2020年。

据不完全统计,4年前的2015年底,全国的众创空间已超过16,000多家。中国成为全球孵化器数量最多的国家。

更不谈现在了。

WeWork在中国打拼已经有4年了,2018年4月,WeWork宣布与中国竞争对手裸心社合并。

在2018年7月,WeWork中国宣布B轮5亿美元融资,投资方为挚信资本、淡马锡控股、软银集团、软银愿景基金及弘毅投资,最新投后估值50亿美元。

WeWork中国和本土资本结合,并表示,要做一家本土化企业。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创业公司都不太好过,而为创业公司服务的WeWork前途自然也更加不明了。

在中国的这种大肆铺店模式,能持续吗?

从CEO离职开始

面对估值疯掉下坠,上市计划推迟,WeWork的股东们肯定不能任由CEO继续这样下去了。

9月底,CEO诺依曼宣布即将离职,CEO将由其他高管接任。

暂停上市,裁员5000人,上海已开50家共享办公室的WeWork怎么了?

诺依曼本人给公司带来了太多负面消息,这次离职也算是对公司的一个交代了。

而就在10月初,新的管理团队已经宣布将开始裁员,裁员将以尽可能“人道”(humanely)的方式进行。

而截至6月底,WeWork公司共有12500名员工。

传言裁员人数将达到三分之一以上,或许将达到5000人的规模。

喜欢零野的文章请点赞、关注、转发。

这年头坚持原创、输出干货不容易。

关注零野的公众号(lingyeguancha),回复“书单”获取比尔盖茨推荐的2018年最值得看的5本书名单!

暂停上市,裁员5000人,上海已开50家共享办公室的WeWork怎么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以色列   办公室   自由职业者   块钱   投资人   上海   中国   数量   员工   美元   疯狂   会员   全球   经济   财经   空间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