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扬资本-五招教你如何占股少也能保证公司控制权

华扬资本,14年专注于【股权激励咨询+实战培训】,覆盖20+重点行业,600+企业成功案例经验,我们将实战经验总结提炼、倾囊相授给企业,只做问题解决者,不做知识搬运工!


现在的企业发展越发艰难,尤其初创期和成长型企业对资金的要求更高,这时往往就需要借助外力——融资。

大多数企业都是采用股权融资的方式,通过稀释股权比例吸引外部投资者,从而获得资金。

很多老板在融资时只想到为公司融进资金,却没有做好保障自己对公司控制权的措施,从而失去了对公司的话语权。

华扬资本-五招教你如何占股少也能保证公司控制权

这种事例比比皆是,如真功夫蔡达标因为股权之争获刑14年,内斗也让真功夫发展降速,融资不畅,上市遇挫,估值缩水,痛失好局,险些被后来崛起的小企业“连根拔掉”。如果在最初“潘、蔡”夫妻二人所掌握的股权为51%,三者签订了控制权明晰的《合伙协议》,或许结局会向另一个美好的方向发展。

可惜企业的发展和人生一样,不能重来。


华扬资本-五招教你如何占股少也能保证公司控制权

经过这个事例说明,控制权对创始人来说尤其重要,那么如何在股权稀释的过程中依然保证自己对公司的控制权呢,今天华扬资本向各位企业家传授5个妙招。


一、表决权委托


表决权委托是股东不亲自行使表决权,而委托其代理人代为行使的行为。


现在通常所说的“表决权委托”,实质上还是在“代理投票”制度的范围内,但是与通常的代理投票制度最大的差异,是把这种临时性的安排给常态化、固定化了,具体而言就是:在一段确定或不确定的较长时间内(通常在1年以上),对于公司事务的表决权,不是由股东自己,而是固定地由受托人按照自己的意思进行投票表决。

经典案例:京东上市前,11家投资方将其投票权委托给刘强东形式,使得持股20%的刘强东通过委托投票权掌控京东上市前过半数的投票权。


二、持股平台


持股平台也是目前市场上最为常见的保证创始人控制权的方式,就是持股平台成为公司的股东。

目前常见的持股平台是有限合伙企业,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担任合伙企业中执行事务合伙人(GP),投资人担任有限合伙人,不参与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

其好处就是不管实际控制人持有有限合伙企业多少出资比例,哪怕只有0.1%,都可以直接控制这个有限合伙企业,进而取得了这个持股平台这部分股权的控制权。

经典案例:马云在蚂蚁金服上市前最终持有的比例不超过 8.8%,与阿里巴巴集团的情况类似,但是马云通过自己的独资公司以管理合伙人( GP)的身份控制杭州的两家有限合伙企业,这两家有限合伙企业的有限合伙人( LP)分别是阿里员工和阿里巴巴的湖畔合伙人,这两家有限合伙企业在蚂蚁金服上市前将持有不少于 51% 的股份。也就是说,马云将能够以不超过 8.8%的股权比例实现对蚂蚁金服上市前半数以上股权的控制。


三、一致行动人协议


公司股东还可通过签订一致行动协议,结成一致行动人,共同成为公司的控制人,或者通过签署委托协议,委托某一股东行使其他股东的权利。

一致行动协议也是用来确认公司的控制权及核查控制权稳定性的因素。

“一致行动人”的认定一般包括四个基本点:

(1)采取“一致行动”的法律依据是协议、合作、关联方关系等合法方式;

(2)采取“一致行动”的手段是行使目标公司的表决权;

(3)采取“一致行动”的方式是采取相同意思表示;

(4)采取“一致行动”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其对目标公司股份的控制比例,或者巩固其对目标公司的控制地位。

一致行动人与投票权委托的区别在于表决权委托可以是全权代理;而一致行动人指的是针对特定事项的部分代理。

运用:很多股权比较分散的上市公司,大家看预披露信息都可以看到创始合伙人都会有签订一致行动人协议。(证监会对实际控制人的要求)


四、同股不同权


同股不同权,是指持有相同股份的股东,其享有的对公司事务的决策权、监督权或资产收益权是不同的。

举个例子,一个股东只拥有公司10%的股权,但却拥有51%的表决权,这就是“同股不同权”。也就是现在通常说的AB股。

AB股主要是双重股权架构,这种股权架构模式是按照每股拥有的表决权大小,将普通股划分为A、B两股,A为普通股,一股1票;B为特殊股,拥有A股数倍的表决权。

目前,同股不同权在国内资本市场是不被允许上市(也有消息称科创板有在研究这种上市方式),因此实行AB股模式的企业一般是在港交所或者美国纽交所上市。

很多互联网公司设置了AB股制度,也就是“同股不同权”,来确保公司在多次股权融资后,即使创始人团队股权不多,也能保持对公司的绝对控制。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百度等等公司都采用了类似的股权结构设计,并在美国上市。

经典案例:关于AB股,可以参考华扬资本:一文看懂谷歌、京东、小米、FACEBOOK都在用的AB股


五、公司章程


《公司法》中最经典的一句话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公司章程是公司最高法律效力文件,堪称是公司的“宪法”;这是允许制定者进行个性化设计最为经典的表述,也是公司章程自治的空间所在。

公司法规定,修改公司章程需要三分之二以上的股东同意才能修改,也就是说无论是什么内容,哪怕只是一个标点符号,只要写进了章程,想要修改,也必须经过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

那公司章程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小编在这里列举几点:1、约定董事会席位;2、约定创始人的决策权;3、约定重大事项决策权


关于今天分享的内容,欢迎大家留言讨论。针对股权激励方面的知识,有想了解更多的内容,也可以留言告诉我们哦!,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控制权   投票权   表决权   阿里巴巴   公司   合伙人   公司章程   股权   股东   融资   比例   资本   协议   方式   财经   平台   企业   华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