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布局分析报告(政策规划篇)

车研咨询发布的《(十四五)2021-2025年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对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政策规划、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动力锂电池产业链、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链、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等。

一、重庆市新能源汽车制造业政策

2018年11月19日,重庆市长唐良智主持召开市政府第3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重庆市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2018—2022年)》《重庆市加快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2018—2022年)》《重庆市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2018—2022年)》。

(一)《重庆市加快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

平台支持

(1)给予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自获得认定当年起至2022年每年不高于3000万元的配套研发支持;给予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自获得认定当年起至2022年每年500万元的研发支持,支持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支持企业新建或升级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平台,对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硬件、软件等投入),给予投资额20%的补助,对单个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2)对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通过认定的新建新型高端研发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原则上给予1000万元的高端平台培育资助。

(2)支持企业建设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给予相应测试设备投入金额20%的补助,对单个企业的补助金额不超过2000万元。对利用测试场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的企业,可给予每款测试车型不超过测试费用30%的补助,对单个企业年度补助总额不超过300万元。

研发支持

(4)设立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重点研发专项,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财政补助激励,支持相关领域的新技术开发和产品产业化,对单个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

(5)对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实行竞争立项、择优支持,给予每个项目80万元资金资助。

(6)给予满足以下条件的自主研发全新中高端车型不超过1000万元的研发奖励:年产销量超过1万辆;智能化等级达到L2级或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达到500公里。

降低成本支持

(7)对投资额在1亿元及以上的整车技改项目,5000万元及以上的核心零部件制造、充电设备制造、电池回收等项目,按贷款基准利率的50%,连续2年给予项目贷款贴息补助,对单个项目贴息补助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

(8)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推出专项融资产品,用于垫付新能源汽车企业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资金,对申请取得专项融资产品的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按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60%,给予企业贴息补助。

(9)2018—2020年,对整车企业当年销售的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物流补助,补助标准为每年运输费的20%。

二、重庆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政策

《重庆市新材料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依托重庆特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重庆晶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发展锰酸锂材料、三元材料及磷酸铁锂材料等锂电池正极材料。

三、重庆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

(一)重庆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目标

《重庆市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全市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0万辆,实现桩车比不低于1∶1。

(二)重庆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

1、《重庆市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

参照国内类似省市情况,确定我市市级财政补贴标准为中央补贴标准的46%以内,市、区(县)财政补贴(各级财政补贴总和)不得超过中央财政单车补贴额的50%。

2、《重庆市2018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

鼓励区县(自治县)配套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市、区县(自治县)财政补贴总和不得超过中央财政单车补贴额的50%。

(1)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标准(R≥300纯电车型约为同期国家标准的50%,其余车型为同期国家标准的46%)

(2)新能源客车补贴标准(约为同期国家标准的20%)

(3)新能源货车(专用车)补贴标准(约为同期国家标准的30%)

(4)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标准(约为同期国家标准的40%)

(5)过渡期及2018年市级新能源汽车补贴技术要求分别按照国家过渡期及2018年技术要求执行。

3、《关于印发重庆市2019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2019年6月)

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25日期间,在我市购买、上牌并使用的新能源汽车按照2018年市级补贴标准执行。2019年3月26日至2019年6月25日为过渡期。

购置补贴标准。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25日期间,在我市购买、上牌并使用的新能源汽车按照2018年市级补贴标准执行。2019年3月26日至2019年6月25日为过渡期。过渡期期间, 在我市购买、上牌并使用的新能源汽车其技术指标符合2018年补贴要求但不符合2019年补贴要求的,按照2018年市级补贴标准的0.1倍执行,符合2019年补贴要求的按照2018年市级补贴标准的0.6倍执行。过渡期期间销售上牌的燃料电池汽车按2018年对应标准的0.8倍执行。过渡期以后,不再对除新能源公交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以外的其他新能源汽车给予购置补贴。过渡期以后新能源公交车和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标准另行制定。相应补贴车辆一年内不得转籍市外,否则将取消对应主体的申报资格并追缴对应车辆的补贴资金。

四、重庆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政策

(一)重庆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目标

1、《重庆市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

凡新建住宅配建的停车库必须100%建设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包括预埋电力管线和预留电力容量)。

凡新建的交通枢纽、超市卖场、商务楼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场所,学校、医院、文化体育场馆以及独立用地的公共停车场、停车换乘(P+R)停车场等,在主城区按照不低于总停车位数量10%的比例建设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在其他区县(自治县)城区因地制宜,按照不低于总停车位数量10%的比例建设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包括预埋电力管线和预留电力容量);鼓励根据实际需求增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

对已建成的住宅小区、交通枢纽、超市卖场、商务楼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场所,学校、医院、文化体育场馆以及独立用地的公共停车场、道路停车位等,通过改造、加装等方式,到2020年,在主城区按照不低于总停车位数量10%的比例提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其他区县(自治县)城区可根据实际条件改造提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

除上述场所外,还应按照相关规划建设电动汽车公共充换电站。到2020年,主城区原则上按服务半径每1公里提供1座公共充换电站,累计建成不少于30座公共充换电站;其他每个区县(自治县)城区至少建成1座公共充换电站;每个重点旅游景区至少建成1―2座公共充换电站;凡具备安全条件的加油站、加气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实现充换电设施全覆盖。

2、《重庆市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

到2020年,全市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0万辆,实现桩车比不低于1∶1。

(二)重庆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财政补贴

1、《重庆市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

2016年12月,重庆市发布的《重庆市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提出,按照充电功率给予公共服务领域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补贴,补贴标准根据国家充电设施奖励资金额度每年进行调整。2016年的补贴标准为,交流充电桩100元/千瓦,直流充电桩300元/千瓦,补贴细则另行制定。

本意见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

2、《关于印发重庆市2019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2019年6月,《关于印发重庆市2019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公布。

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25日期间,在我市购买、上牌并使用的新能源汽车按照2018年市级补贴标准执行。2019年3月26日至2019年6月25日为过渡期。

(1)充电设施建设补贴标准。积极支持和推动全市充电设施,特别是公共出行领域的充电设施建设布点。对全市范围内公交、出租车、网约车、分时租赁、物流、环卫专用直流充电设施以及高速公路服务区公用直流充电设施,给予400元/千瓦建设补贴;其他为社会车辆服务的公用充电设施,以及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园区等内部停车位建设,为公务车辆、员工车辆等提供服务的专用充电设施,给予直流充电设施300元/千瓦、交流充电设施100元/千瓦建设补贴。

申请建设补贴的充电设施,必须接入重庆市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监测平台并上传充电数据;充电设施实时在线率不低于90%;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数量不少于4个,其他充电桩数量不少于6个。

(2)充电费用补贴标准。为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支持力度,降低新能源汽车使用成本,对单位充电价格不高于1.2元/千瓦时(含电费及服务费,下同)给予新能源汽车充电费用补贴,具体方式通过引导充电桩运营企业降低充电价格执行。补贴标准为:对备案充电价格低于1元/千瓦时的公交专用充电费给予0.3元/千瓦时补贴;对其它备案充电价格不高于1元/千瓦时的充电费用给予0.2元/千瓦时补贴;对备案充电价格高于1元/千瓦时低于1.2元/千瓦时的充电费用按其低于1.2元部分给予差额补贴。补贴方式为:充电运营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消费者缴纳充电费用时直接在备案充电价格基础上先行扣减垫付,于每季度汇总并经国网重庆电力公司(充电基础设施监测平台)审核后,报市新能源汽车办按照有关规定审核通过后由市财政直接拨付返还给充电运营企业。


(十四五)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布局分析报告(政策规划篇)


资料来源

(一)新能源汽车制造业

车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对全国近500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产能、投资、产销、产品结构、战略规划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还包括全国31省市、近300地级市新能源汽车投资布局分析。

(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车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市场发展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对全国200多家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生产、建设、运营企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还包括全国361省市、近300地级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投资布局分析。

(三)锂电池产业链

车研咨询研究了锂电池产业链2000多家企业(包括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材料、电极液/六氟磷酸锂材料、锂矿/碳酸锂/氢氧化锂、锂电设备、锂电池回收利用)。

1、《2021-2025年中国锂电池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2021-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2021版)》,对全国900多家锂电池企业以及全国投资布局进行了详细分析。

2、《2021-2025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对全国350多家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母公司与分/子公司单独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覆盖三元正极(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

3、《2021-2025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对全国230多家锂电池负极材料企业(母公司与分/子公司单独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覆盖人造石墨负极、天人石墨负极、硅基负极、中间相炭微球。

4、《2021-2025年中国锂电池隔膜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对全国130多家锂电池隔膜材料企业(母公司与分/子公司单独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覆盖干法隔膜、湿法隔膜、涂覆隔膜。

5、《2021-2025年中国锂电池电解液与六氟磷酸锂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对全国130多家锂电池电解液/六氟磷酸锂材料企业(母公司与分/子公司单独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6、《2021-2025年中国锂矿与锂盐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对全国150家锂矿、锂盐(碳酸锂/氢氧化锂)企业(母公司与分/子公司单独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7、《2021-2025年中国锂电设备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对全国200多家锂电设备企业(母公司与分/子公司单独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四)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

车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链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1版)》(2000多页),对全国500多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链的企业、31省市/近300个地级市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政策规划、企业投资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加氢站建设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重庆市   新能源   负极   过渡期   锂电池   年中   基础设施   汽车产业   布局   前景   电动汽车   设施   政策   材料   标准   全国   汽车   财经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