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新城系列研究」常州北站高铁新城之规划篇

「高铁新城系列研究」常州北站高铁新城之规划篇

导语:常州高铁新城,规划总面积56平方公里,东至江阴界,南至汉江路,西至玉龙路,北至S122省道,规划人口约42万人。

「高铁新城系列研究」常州北站高铁新城之规划篇

主管丨张吉辉

执笔丨陈朦朦

出品丨同策研究院


01

总体定位

根据2020年4月最新确立的“城市新中心、中轴新支点、产业新高地、智慧生态城”的总体定位,高铁新城将打造成为常州北部“区域之核、未来之城”。

「高铁新城系列研究」常州北站高铁新城之规划篇

六大发展重点:

■ 一是打造创新智造的前沿产业高地,

■ 二是建设产城融合的生态创智新城,

■ 三是构筑蓝绿相融的生态活力空间,

■ 四是构建便捷安全的立体交通网络,

■ 五是布局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 六是塑造风貌独特的标志性建筑群。


02

总体规划


2014年至今,常州高铁新城其实进行了多次规划调整,规划面积由24平方公里扩大到56平方公里,定位的关键词也从单一的商务上升到复合中心。

2014年

「高铁新城系列研究」常州北站高铁新城之规划篇

•规划范围:沪蓉高速以北、S122省道以南、藻江河以西、龙江路以东,面积24平方公里

•总体定位:新龙国际商务城

•功能分区:一轴、两带、八区

2018年

「高铁新城系列研究」常州北站高铁新城之规划篇

•规划范围:道路范围未变化,面积26平方公里

•总体定位:北部之核——新龙国际商务中心
•功能分区:一心、两轴、两带、五区

2020年5月

•规划范围:东至江阴界、南至黄河路、西至玉龙路,北至S122省道,总用地面积约56平方公里

•总体定位:城市新中心、中轴新支点、产业新高地、智慧生态城

•功能分区:研究与优化中,重点发展“一核一心”


2020年9月,常州高铁新城规划设计方案正式发布。计划总投资约1126亿元,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总体要求和“一年打好基础、三年基本成形、五年展现风貌”的工作部署,目前已经完成56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和10平方公里核心区城市设计。

「高铁新城系列研究」常州北站高铁新城之规划篇


03

空间布局


空间布局分为56平方公里总体规划与10平方公里核心区城市设计两个层次。

56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形成“两轴三心、南厅北苑”的特色空间结构布局。

「高铁新城系列研究」常州北站高铁新城之规划篇

“两轴三心、南厅北苑”:

■ 两轴:即长江路与乐山路之间南北向的城市中轴,京沪高铁、沪蓉高速之间东西向的生态绿轴。

■ 三心:一是以常州北站综合枢纽为核心,构建站、城、湖共生体,以创新交流、金融商务、总部经济功能为主的创智商务中心;二是围绕江南环球港,以高品质商业购物、星级酒店、文旅休闲等功能为主的现代生活中心;三是以北部新龙生态林为依托,突出自然田园生态特色,以科技服务、文旅体育、国际会展、国际社区等功能为主的田园活力中心。

■ 南厅:围绕站城综合体及周边区域,采用高强度、高密度、街区式布局的方式,塑造体现现代化都市景观特色,充满活力的城市会客厅(CAZ);

■ 北苑:以新龙万亩生态林为依托,环绕田园活力中心布局的生态创智社区,采用低强度、低密度、组团式布局的方式,塑造疏密结合、三生融合的现代水乡田园都市。

10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北起新龙生态林,南至黄河路,西至轩文路,东至长江路—通江路,呈“L”型结构,沿线集中布局“五大中心”项目设施。

「高铁新城系列研究」常州北站高铁新城之规划篇

“五大中心”:

一是金融商务中心

围绕金融产业、商业酒店等业态,打造高端化、多功能、智慧型、生态化的区域金融商务高地。

二是区域总部中心

着力引进高能级、功能型、复合化的企业总部,打造长三角一流的区域总部和创新中心集群。

三是国际会展中心

集会议、展览、文化交流、餐饮购物、娱乐服务等功能为一体,打造约50万平方米的新一代、全功能、超大型的会展综合体。

四是文旅体育中心

建设全国首条智能化专业化的全程马拉松赛道,并作为国内唯一基于城市设计的永久路线;打造省内首个符合国际足联比赛标准的专业足球场,配套专业训练场地和培训中心;设立高水平网球比赛专业网球场和水上运动中心。

五是品质生活中心

依托江南环球港,融合购物中心、综合娱乐、运动休闲、德国小镇等主题元素于一体,打造长三角 “集大成”之超级商业航母,并构建一站式智慧服务体系,开启品质都市的全新生活方式。


04

功能业态


高铁新城站前轴心及左侧核心片区商务中心集商办、公园、产业园、公服为一体,共同打造新龙CBD。左侧中段主要为科教片区;右侧主要为居住片区。

「高铁新城系列研究」常州北站高铁新城之规划篇

「高铁新城系列研究」常州北站高铁新城之规划篇


中心商务区从前规划以办公为主,导致缺乏站前商业配套。今年5月,高铁新城内两处商务地块调整为商业地块,未来将填补商业的不足。

「高铁新城系列研究」常州北站高铁新城之规划篇

05

产业规划


结合常州智造优势和未来产业发展,构建“一核四带”的前沿产业高地,形成以站前为核心,环形分布的四条特殊色鲜明的产业带,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科教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产业与新能源产业。

「高铁新城系列研究」常州北站高铁新城之规划篇

原有且后来划入规划范围的产业有生物医药产业园(小部分被划入)、光伏产业园(2018年被划入高铁新城范围)以及装备制造(2018年被划入高铁新城范围)。其中,光伏和医药是常州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也是常州“一核八园”中的两园。

「高铁新城系列研究」常州北站高铁新城之规划篇

「高铁新城系列研究」常州北站高铁新城之规划篇

生物医药产业园:形成覆盖生物制药、化学原料药及制剂、医药中间体、中药提取及中成药、医疗器械、生物能源等多门类、多品种的产业体系。

「高铁新城系列研究」常州北站高铁新城之规划篇

光伏产业园:光伏属于常州市优先承接发展的产业中的新能源重点类别。该园区以天合光能为龙头、其他光伏生产企业为配套,成为全国最大的光伏产品生产和研发基地。


06

交通规划


在交通规划方面,除了已经有的轨交线外,还有另外3条轨交线在规划中,未来将连通高铁新城内各功能区;除此之外,还有公交线路的规划,重点围绕核心区以及延伸北部区域的交通。整体构建便捷、智慧、绿色、品质、未来的交通体系。

「高铁新城系列研究」常州北站高铁新城之规划篇

07

公共设施规划


高铁新城规划未来打造集教育、医疗、娱乐、运动、会展、文化等全方面覆盖的公共设施,完善城市功能。

「高铁新城系列研究」常州北站高铁新城之规划篇

08

规划亮点


常州北高铁站出站两侧为生态公园,站前为视野开阔的人工湖,临湖周围的高楼让出站视野开阔,突出片区的商务氛围以及生态与产业融合的整体形象。2020年5月站前左侧地块调规中,有若干地块调高了容积率和限高(最高容积率6.0,高度≤190m),将打造站前超高层综合体的形象,并且采用了不少国际设计师设计的地标建筑,形成形态优美的天际线。

「高铁新城系列研究」常州北站高铁新城之规划篇

「高铁新城系列研究」常州北站高铁新城之规划篇

▽塑造风貌独特的标志性建筑群

「高铁新城系列研究」常州北站高铁新城之规划篇


09

总结


常州高铁新城用了6年的时间进行思考与规划,最终于今年完成了56平方公里总体规划与10平方公里核心区城市设计。未来,常州政府还将出台若干支持新城发展的政策,并完成深度专项规划设计方案,围绕产业定位全面推进一批高质量项目签约开工。下一篇,让我们走进“常州高铁新城——开发策略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常州   东至   新龙   新城   核心区   北站   总体规划   高地   地块   布局   生态   区域   未来   功能   产业   系列   财经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