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斌对恒大的调侃

但斌对恒大的调侃

文丨地产三哥


1

7月29日,但斌发微博调侃恒大。

截图如下:

但斌对恒大的调侃

这种调侃,如果是私下场合无可非议,但公开发出来,未免不合适。

墙倒众人推,百亿私募大佬,不过也是众人中的一人而已。

炒股的调侃做房地产开发的?

房地产至少还只是部分金融化,股票类资产可全部是金融资产。如果信心崩盘、抱团资金瓦解,股票等金融资产灰飞烟灭的过程堪比光速。

无数张A4纸、无数个补丁、无数条红线,把规律当空气,把企业当夜壶,把大众当代价。红绿灯转眼变换,今天正确的,明天可能就是错误的。

企业有错吗?

肯定有错。

除了技术层面的错误之外,最大的错就是不应该做大,惯性大了,紧急刹车,刹不住。

同样的,企业的老板肯定有也错,技术层面的错误之外,最大的错误就是所谓的企业家精神。

企业老板为什么不早一点收缩,转向金融,每天打打牌、看看书、骑骑车、跑跑步、喝喝茅台、拜拜佛,炒炒股,做一个像但斌这样的富家翁呢?

现在的预期是从美国式的“消费之路”向德国式的“实业之路”转变,也许某天再来一张纸,一切又变了。

所以,投机技巧永远比企业家精神更实惠。


2

几天之前,因为类似的被调侃的事情,俞敏洪在朋友圈骂了句脏话。

但斌对恒大的调侃

一张纸干掉一个行业。

然后,行业内的企业老板还表示支持,这事情正常吗?

所有人都只敢调侃做企业的,因为没有什么风险。

就像在网上攻击方方、莫言、甚至张文宏的人一样,因为这样没有风险,甚至会得到很大的好处。

换个对象来试试看?

上一个在外滩批评巴塞尔协议是老年人俱乐部的人,被骂到闭关,曾经作为教师、也是很多人创业中的精神导师的他不再发出任何声音了。

文人噤若寒蝉,企业家明哲保身。因为稍不小心,文人就会变成“公知”,企业家就变成了“资本家”。


3

很多事情,似乎和以前不一样了,又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诸葛亮死后一百多年,东晋的头号实力派桓温在四川成都遇到一个百岁老人,老人说自己少年时见过诸葛亮。

当时桓温名声和地位都很高,而且战功也不错,西征和北伐都成功了,很得意,一听有人见过诸葛亮,立马来了兴趣,于是留下了一段著名的对话:

桓温:“诸葛丞相今与谁比?”

老人:“葛公在时,亦不觉异;自葛公殁后,不见其比。”


最后

人们对宏观的悲悯和无力,并不会改变自己个体的活着和投机。

要么,居庙堂闹市中“长安市中多美酒”;

要么,处江湖之远中“又摘桃花换酒钱”。

最后都是为了赚个酒钱而已,批评归批评,没必要公开调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外滩   大佬   家翁   墙倒众人推   夜壶   酒钱   文人   企业家   层面   金融资产   批评   老板   错误   精神   财经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