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至暗时刻已过?对刚需族,利好才刚刚开始

楼市至暗时刻已过?对刚需族,利好才刚刚开始

2021年的这个秋天,楼市没有迎来金九银十,只有彻骨的寒意。

房地产的神话将成为传说,开发商如此,炒房客亦是如此!

楼市至暗时刻已过?对刚需族,利好才刚刚开始

9月27日傍晚,央行发布了“货币政策委员会2021年第三季度例会”的新闻通告。仔细阅读会议通告,不难发现,这次与以往的会议通告相比,表述上明显不同。

其中,最大亮点是两个维护:

第一,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第二,是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这被媒体称为“两个维护”,让一些财务状况紧张的开发商老板和苦等按揭的买房人如渴盼“甘霖”一般眼前一亮。并且一度引发地产股集体反弹,恒大当天反弹8%。

楼市至暗时刻已过?对刚需族,利好才刚刚开始

这两天,《证券时报》也发文呼吁要给房企多一点时间,实现软着陆——如果不是感觉到了风向变化,《证券时报》是不会发出这样“不讲政治”的文章的。

楼市至暗时刻已过?对刚需族,利好才刚刚开始

上述新闻出现的背景,正值个别房企陷入债务困境、热门城市楼市开始横盘、部分三四线城市出台“限跌令”、一二线城市出现土地流拍现象之际,上面这些消息,究竟释放了什么信号?是否意味着调控即将见底?一时引发了很多人关注。

我先给出结论:这些变化是利好,尤其是关于房地产的“两个维护”的提法对房地产市场是大利好

楼市低迷后,可能出现群体性事件,在处理的过程中,金融机构至关重要。现在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提出了“两个维护”,给楼市传递了暖意。

而且你要知道,央行的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很少在通稿里提及房地产,因为这压根就不是他的任务,房地产市场是不是健康发展,这个应该是住建部门的责任。至于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顶多能跟央行扯上关系的,就是房贷利率。

这次罕见提及,可以说信息量极大。

另外,最近一些之前房地产长热不衰的城市如杭州、南京、成都也都陆续出现土地拍卖遇冷、大面积流拍现象,长春、珠海等城市甚至还被迫出台了救市措施。

而网上对这类信息议论的监管明显放松,也很耐人寻味。

“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这一表述意味着,关于房地产的信贷政策,或许会有微调,以避免“多米诺骨牌效应”产生。

但涉及宏观层面,后面具体会怎样变化,我们不能妄加猜测,但在后续调控政策出台、尺度拿捏上,大概率会有所缓和

与大的宏观政策相比,普通人更关注的是,“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一表述。


何为“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对此,官方新闻稿里并未做出详细表述,但从最近官方媒体以及各界传出的信息来看,至少有两重信号是比较肯定的。

第一,防止烂尾,要保障期房的及时交付

最近1年,部分龙头房企不时遭遇债务问题,个别楼盘被迫停工,已经缴纳了首付的购房者,面临着项目烂尾的风险。

即使没有烂尾,也是草草交房,质量一再“缩水”,各地交房即维权的事情并不少见。

在预售制下,一般新建楼盘工程进度达到2/3以上,就可对外预售。虽然根据规定,预售资金必须纳入政府监管账户,但预售资金被开发商频频挪用早已不再是新闻,许多地方资金监管并未真正落到实处。在现实背景下,如何防止因债务问题引发楼盘烂尾,就成了关键中的关键。

所以,即便房企遭遇债务危机,“保交房”也必须放在第一位,而预售资金监管的力度必须要硬起来了,不能等到出事了才会补漏。

第二,楼市调控,应尽量避免“误伤刚需”

在楼市里,刚需应该是受到保护的对象,而多套房的持有者才应纳入严控之列。

当前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首套房利率居高不下,并有随着调控不断上涨之意,而2套跟首套利率的差异未能明显区别开来。

为了防止楼市过热,许多城市的调控基本都是“一刀切”模式,确实误伤到了一些刚性购房需求。

楼市至暗时刻已过?对刚需族,利好才刚刚开始

而且,现在的住房按揭贷款收缩的比较紧,甚至一些楼市热门城市基本上已经不怎么批房贷了。大家可以想想,现在都还没有买房的人,如果没有贷款,想生生买下一套房子,几乎是不现实的。

所以,接下来按揭政策可能会按照法制化、市场化的原则进行调整,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可以说,调控可能已经过了最紧时刻,但开发商很难再回到过去的好日子了。


普通买房人,该如何选择?

从目前监管态度来看,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意义很明确,楼市不能过热,但也不能过冷,说白了防暴涨也要防止他暴跌。

9月份开发商的到期债务规模高达百亿元,是单月偿还最大额度。在债务压力下,很多房企都开启了降价潮。

据笔者了解,现在包括某园等多家开发商已经定下了10月份开始到年底的抢收任务,也就是说已经下定决心要降价回款,优惠力度会越来越大。

所以估计到年底前,肯定有大规模地打折促销。已经大涨过进入下跌周期的城市,还是会接着跌;已经充分回调的城市,随着楼市政策松动,暂时可能会企稳。

对于投资性购房者

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炒房无异于火中取栗,有可能是自己“找死”,如果不是刚需或着急改善,真的不建议大家再去买房了。

对于刚需族

近期到年底这段期间有购房打算的小伙伴,可以开始关注起来了。

楼市至暗时刻已过?对刚需族,利好才刚刚开始

购买原则有两个:

买房买现房,最起码也要是准现房,期房就算是跟你宣传出花儿来,也不要尝试;

买国企开发商的房子,某大不用说,像某园、某创、某地、某骏等民企开发商,别管它排名全国第一还是第二,能避开就避开,买了这些开发商的期房,等待你的,可能另一种“惊喜”,这些都是笔者亲身经历,血的教训。

另外,如果没有新房执念,相比期房、准现房,购买地段不错、产权清晰、运营成熟的二手房风险相对最小。

由于市场低迷,二手房有价无市,此前好地段、价格一向坚挺的二手房,也有了一定的议价空间,对于刚需族来说,这是个上车的好机会。

不管如何,买房可以不用那么焦虑,有更多选择的机会了,真羡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楼市   期房   例会   二手房   央行   房地产市场   利好   债务   货币政策   开发商   住房   消费者   时刻   资金   两个   城市   房地产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