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元芯片被炒到400元,三家汽车芯片经销商被罚250万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9月10日公告称。根据价格法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规定。9月7日,市场监督总局依法对上海锲特、上海诚胜、深圳誉畅3家中间企业违法抬高汽车芯片价格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合计罚款250万元。

上述三家企业,利用我国汽车芯片需大于求,在采购价格无大幅波动稳定的情况下,将成本不足10元的汽车芯片以提价40倍的幅度,高价销售。

一、汽车芯片短缺的根源

我国汽芯主要靠进口、实际上,自芯片问世以来,整个半导体行业已经正常运转了超过50年,尚未出现如此严重的芯片短缺。那是什么原因呢?使半导体行业变得脆弱,导致年芯片严重短缺。

随着汽车电气化发展,芯片的功能越来越重要。“汽芯”不像消费电子品芯片那样,平时被藏在安全的地方,“汽芯”的独特之处是能抵抗极端环境。

10元芯片被炒到400元,三家汽车芯片经销商被罚250万元

正是这一难点,“汽芯”制造难度一点也不低。汽车厂商只认可有实力的芯片生产企业,因此这一领域被汽车制造强国们长期占领。以“汽芯”最重要的原件MCU为例。

此原件自动力总成到车身控制,从发动机控制到空调单元,几乎每项功能都需要用到MCU。其在一部汽车的占比达到30%以上。如此重要的原件完全被欧美日企所占领,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根本踪迹全无。

再来看看高端功率半导体,这一器件是实现汽车能源变换传输的。全球只有欧美日企可以生产,我国丝毫不沾高端功率半导体的边。只有在中低端的领域,我国企业才有一定位置。

总结起来,汽车芯片和其它领域的芯片,从制造到供给,一直牢牢被其他国家握在掌心里。2021年上半年,“汽芯”销量受到新冠疫情缓解,经济复苏的正面影响,销量大幅度回升。

10元芯片被炒到400元,三家汽车芯片经销商被罚250万元

1.疫情冲击

上半年不仅全球汽车销量同比提升26%,电动车和新能源车销售量也势如破竹增长200%。“汽芯”需求大幅增长,芯片产能反而紧缺,因为“汽芯”生产企业大多将晶圆厂交给代工企业进行生产,而代工厂早已满负荷生产。

更大的问题是很多代工厂都设在了东南亚这些人工便宜的的地点,可是这些地方的新冠疫情严重,受此冲击,很多工厂都临时停产,这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另一方面,由于疫情,导致医用设备的需求猛增,这些设备同样需要大量芯片,这就给芯片厂商的产能带来更大压力。不仅医疗设备急需芯片,由于家庭办公兴起,电子传媒产品也同样需要更多的芯片。

由于缺芯,今年以来,丰田,通用,现代等国际一线车企陆续停产减量。受伤最重的就是中国大陆的车企,自去年直到现在许多车企都因为购买不到芯片进而停产。

10元芯片被炒到400元,三家汽车芯片经销商被罚250万元

3月26日,大陆企业蔚来汽车官宣,公司因为芯片短缺,自29日起将部分汽车工厂生产岗位暂停。预计5日后工厂可以恢复正常生产。预计本次停产按照2020年的汽车交付量来看,将减少600辆汽车。

广汽乘用车总裁在朋友圈求购ST芯片,称有资源随时联系我。吉利汽车CEO在中报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目前吉利遭受缺芯影响,旗下有一万台订单无法交货。供求极度失衡,“汽芯”中间商看到了巨大的利益。

2.晶圆升级

还有一个因素,铸造厂已将其生产能力从8英寸晶圆缓慢地调整为12英寸晶圆。对于铸造厂而言,12英寸晶圆具有更高的产量和更先进的技术。许多汽车芯片和消费电子产品都基于8英寸晶圆,这导致8英寸晶圆生产能力趋紧。

10元芯片被炒到400元,三家汽车芯片经销商被罚250万元

二、只有中间商赚差价

1. 炒芯

其实,“汽芯”出厂价涨幅比较合理,同比涨幅在20%到60%。转手到部分经销商手中。价格就会翻20倍。小部分高端芯片,比如MCU价格会达到50倍以上。相比茅台酒2到3倍的差价,还是抄芯一本万利。

难怪有人说,“炒芯的半年赚了十年的钱。”资本都是逐利的,许多其他行业的资金都来跨界炒芯。汽芯价格已经高高在上了,可想买到手只能靠抢,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快一年,不知道将来会不会成为一种常态。

10元芯片被炒到400元,三家汽车芯片经销商被罚250万元

一位车企采购亲述,我们经常背一包现金去百公里外的代理商处抢购芯片。早上供货商说200一块芯片,中午就能涨到300一个。芯片代理商别提多威风了,你们不买,有的是人买。从此可见,汽芯涨价的根源是人,这个人就是中间商。

2. 囤芯

今年7月,中国大陆汽车销售同比下降12%,连续三个月销量下降。导致销量下降的原因众所周知,并不是国内市场萧条,而是因为汽车缺芯,即使用钱都买不来,原因之一是囤货。

一部分经销商在厂商处获得芯片后,并不出售,而是囤积在仓库。然后提价一个一个的销售,一边销售一边提价。更甚者,会用便宜芯片替代高端芯片,赚取更大的不义之财。

10元芯片被炒到400元,三家汽车芯片经销商被罚250万元

囤货的可不止是不顾市场规则的经销商。部分车企也用地毯式扫货“汽芯”的行为来囤积仓库,为的是抵御缺芯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和困境。“汽芯”价格暴涨的原因固然少不了生产量减产,但是更重要的原因却是经销商和小部分车企的囤积行为。

每个人都知道美国对华为芯片的禁令已经收紧。这导致华为增加了芯片库存,并加紧了向铸造厂的订单。使它可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从而压缩了所有产能。

10元芯片被炒到400元,三家汽车芯片经销商被罚250万元

一种是抢占先机,争取占领华为撤出后的市场份额,另一种是准备充足的芯片储备,来抵御可能出现的和华为一样的危急。结果市场需求继续大幅增长。

这让原本满负荷运转的产能更加紧迫,其他制造商也在这条赛道里,开始被动积压库存。芯片产能在正常需求下增长了2-3%以上。这使得整个芯片生产线绷得笔直。

三、国家出手严查炒芯

其实早在8月3日,国家监管总局就发布警示通知,对于汽车芯片市场中存在的哄抬炒作价格等突出问题,监管局将对违法企业立案调查。

央视财经新闻也发布评论文章称,“缺芯”并不能作为“炒芯”的理由”。以此抨击芯片价格暴涨的问题。

央视呼吁炒芯者适可而止,悬崖勒马,立即停手。希望市场监管总局“该出手时就出手”。从舆论引导到监管部门,齐齐出手,足见国家对汽车芯片涨价问题的重视。

10元芯片被炒到400元,三家汽车芯片经销商被罚250万元

对于明目张胆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此次监管部门整治力度并非儿戏。将会对囤积、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加大整治力度,并一查到底。

炒茅台,毕竟不关乎民生,谁也不会因为不喝茅台就生病住院。“汽芯”缺货可是会直接牵动整个国家的汽车产业和经济链条。很显然,国家对于严重缺芯问题是动了真格的。

四、建立完善国内芯片产业链

除了要打击中间商赚取巨额差价的问题,依法整治恶性违法行为以外。要想从根上解决芯片的短缺,中国汽车产业链上下都要共同探究原因,查明原委,加以纠正。并且提升内陆芯片生产企业的技术与产量。

10元芯片被炒到400元,三家汽车芯片经销商被罚250万元

汽车生产厂家是怎么破冰自救的呢?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许多汽车企业使用绑定芯片厂商的方法,即便是比亚迪这种自身有芯片业务的大型车企也是这样。因为芯片种类繁多复杂,储存、计算、安全、控制、模拟,想要一家公司全面完成,此时是不可能的。

目前我们芯片的供应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独立研制与厂商合作,另一种是合资模式。由于芯片产业周期超长,投入巨大,并且工艺要求特别高。作为从开始就没有芯片业务的主机厂,往往选择合资模式。

比如上汽集团、长安汽车等车企都是通过与芯片厂商合作合资的模式,来争取芯片产能能够充足供应自身需求,应对缺芯的问题。上汽在交流平台与投资者交流时说,在汽芯方面,公司已经投资了地平线和黑芝麻等十几家芯片头部公司。

10元芯片被炒到400元,三家汽车芯片经销商被罚250万元

全球看来,只有很少数企业能完成芯片的所有工序,从设计到制造封测,比如英特尔。其余大部分芯片企业的生产环节是通过代工厂完成的。全球汽芯市场份额被欧美日三大半导体供应商占据50%的份额,在尖端微控芯片领域,他们占比70%,形成垄断。

这种形式,我国的汽芯完全是被别人卡住了脖子,因为大部分都要依靠进口。国内芯片企业也确实认识到了这点,我国很多芯片企业开始布局自行研制产品,希望能完善汽芯自主供给,和产业链内循环格局。

从目前来看,国内汽车芯片企业确实也都在茁壮成长。比亚迪本身就是造车企业,现在已经实现自研IGBT芯片,在国内拿下五分之一的份额。

结语

可以预见,本次缺芯危机,会成为一次国内汽车产业链崛起的机会,毕竟中国有着全球最有发展前景的新兴市场。也许若干年后,回头看,才发现危机中原来孕育的是更大的机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芯片   华为   中间商   汽车   疫情   短缺   产能   产业链   半导体   经销商   厂商   领域   原因   国家   价格   财经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