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战略空军」,增长的必由之路

随着现代商业的演变,许多公司的业务推进形式可以形象的理解为“海陆空三军”,即线下销售为陆军,分销商为海军,线上新媒体为空军。

新媒体是企业发展壮大必经的一条路,不仅承载了官方对外宣传的窗口,如果理念和运营得当,在流量积淀、转化、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为企业贡献不可估量。

在如今互联网时代,一个企业如果无法通过新媒体突围,便很难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企业的「战略空军」,增长的必由之路

01

企业在做新媒体方面的误区


不要把微信号当成救命稻草

企业的传统营销手段正在走向衰亡,而新媒体已经成为企业营销主战场。

在主动或被动地接触新媒体时,企业都会遇到哪些坑呢?

第一种坑是很多企业把微信号当成了救命稻草,把新媒体当成了唯一的销售工具,这个是比较可怕的坑。

为什么说它是坑呢?因为营销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只做一个公众号就能解决营销的所有问题。

早期我们做过一个大米的帐号,内容做得挺好的,也搭了一个线上商城在线上卖大米,但我们发现小众平台微信端的销量无法支撑一个公司的发展。后来我们就做了一些调整,重点做了B端的市场,写了很多大米的品牌类调性的文章,通过写这样的文章促进了B端的销售。

第二种坑是产品做得太多了。比如有一个山西的企业是做山楂用品的,他自己在微信上开了一个山楂小店,又上了二级分销的系统,但是他店里卖的东西太多了,一共有160个品种。我们就给他建议,把所有的产品都下线了,只留了一款山楂粉,因为它价格低且高频,销量确实比较可观。

企业新媒体做得好不好

由创始人的认知水平决定

企业发展的边界就是创始人的认知能力,所以企业新媒体做得好不好也是创始人的认知水平决定了。

现在很多公司把新媒体放的位置比较低,新媒体其实是可以在公司的战略下面的,它可以位置高一点,因为它一方面能帮品牌扩大影响力,一方面可以缩短品牌和用户之间的距离。

手机端就是品牌和消费者的35厘米,新媒体是帮你做好这35厘米的,这35厘米就是企业品牌要抢夺的战场,它的战略位置意义是比较高的。

新媒体认知是很重要的,很多企业做不好新媒体归根到底是因为认知思维不够,一个人只有认知到这个问题他才能往前走,他看不到问题就永远不会有行动。

从企业创始人和老板这个角度来讲,大部分老板觉得新媒体跟他没什么关系,觉得新媒体就是市场部下面一个小部门的事。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公司的品牌无法成为网红品牌的原因,是因为从根里就不重视,你看现在哪个网红品牌不重视新媒体?

创始人可以不做新媒体,可以不写文章,不做策划,但是创始人不能不认知这个事情,他不认知意味着整个公司都没有这方面的基因。

从业者的角度来讲,很多新媒体从业者一般都是从文案策划做起来的,所以他没有战略思维和战略眼光,而新媒体要做好,逻辑是大于文字表述的。

从业者应该要站在企业战略的角度、营销的角度去思考新媒体怎么做。

很多产品型公司不重视新媒体的原因,他认为新媒体只是一个事后的东西。但其实,新媒体远远不只是一个销售端或者一个宣传端,它其实在产品整个生命链条都是存在的。

新媒体其实从产品研发就开始了,我们可以通过和用户的沟通去了解用户的喜好,为产品设计提供一些建议,也可以将产品的研发过程做一个很好的宣传,相当于提前预热。

企业做不做新媒体

不要看外面,要看内部

一个企业如果想做好新媒体,领导人首先要是一个实践者。对新媒体这个事物不要惧怕,要勇敢的学习、多尝试,自然而然就能了解到现在年轻人为什么喜欢在这个平台上消费,这样才能够把自己的品牌和产品在这个平台做得更好。

企业也不要听网络上很多人的忽悠,比方说「微信不行了、抖音来了」,「抖音不行了、快手来了」等等,这些词其实都是被网络造出来的。

企业做不做新媒体、怎么做,不要看外部,要看内部。

什么叫看内部呢?就是看你的用户用不用微信、刷不刷抖音,如果你的用户都在被这些平台影响,你难道不需要做一点点努力,让自己的品牌有一点点发声的可能性吗?

你不做新媒体不就意味着你丢掉所有平台的流量吗?那企业还剩多少地盘可以做呢?

做新媒体的目的一定是业绩增长

否则就没有做新媒体的意义

单纯的新媒体公司就是要扩大粉丝量和阅读量,但企业做自媒体都是为了业绩增长的,因此企业从 0到1的过程中首先要想的就是营销整体规划,就是如何把产品卖出去。

为了达到业绩增长这个目标,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02

新媒体科学八步法。

Step 1 : 数据分析,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才值钱!

企业要找到目前的销售瓶颈、消费者接受产品的程度等问题,通过问题点锁定到客户的特点、喜好。

Step 2 : 用户画像:用户只有足够精准,才能赢!

比如有一个企业是做女性用品的,他认为自己的用户是15岁到 45岁的女性,在这个宽泛的用户群中其实很难锁定他的目标用户,宣传重点也不明确,比如要写一篇新媒体文章,是写给15岁的女孩子看的,还是写给45岁的成年女性看的?定位不同,内容肯定是不同的。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精准的用户到底是谁,同时他还有一个侥幸的心理,就是我的这篇文章能够打动所有人。

但其实越贪大越做不大,因为从0到1是需要聚焦的,聚焦到极致才能放大,所以任何一个企业走多元化之前一定是先聚焦。

对一个创业型公司来讲,一定要秉承一个理念就是「小即是大」。

比如这家公司,可能产品确实适合15岁到45岁的女性用户,但是刚开始做的时候,品牌不够强,可以先聚焦到少女卫生巾,或者聚焦到职场白领卫生巾,先把这个用户群打透,打透了之后再告诉大家我们还有其他的产品系列,那就很容易成功。但是如果从一开始就强调用户群是15岁到45岁,那消费者是无法记忆的。

做用户画像就是要取舍,可能全世界人民都是你的用户,但是你不要那么着急。

Step 3 : 新媒体布局:集中优势资源深耕1-2个平台!

新媒体布局不是什么热做什么,而是你的用户需要什么做什么。什么平台你的用户最多,就到那个平台去耕耘。

做新媒体矩阵有点像守株待兔,我们不需要扛着一个包跑到一个荒山去开辟,我们只需要在用户经常流动的地方在那挖个坑,等着用户来就行了。

在定媒体矩阵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来做,如果人少可以从一个地方开始做,不要摊大。摊大也没用,因为每个平台都要独立运营才可以,不能说把一个信息复制到很多平台,这是没有价值的。

Step 4 : 传播策略:与其最好,不如不同!

不同的媒体矩阵玩法是不一样的,要针对每一个新媒体矩阵然后去做它的传播策略,而不是做一个传播策略去针对所有的品牌。

Step 5 : 内容创作:最大的浪费就是制造别人不看的内容!

在不同的平台要做不同的内容,很多的企业一听做内容就以为是一篇文章或一个视频,但其实内容的载体是非常多的,用这个指标去衡量企业新媒体,你会发现在几百种新媒体的内容体里企业只用了一种图文形式,就这一种内容体还没有做到100分, 可能只做到了10分,所以企业做新媒体不是没有用,而是没有做好。

把一种内容体做得更好可以拉动流量,把不同的内容体用上才可以扩展关注度和影响力。

Step 6 : 推广渠道:正确的内容+ 精准的定向传播 = 快速传播!

很多企业说做了投放没效果,那是顺序错了,他把投放放在第一步,但是在推广之前既没对自己做评价,也没有做分析,也不知道数据,也不知道自己问题在哪,也不知道用户画像是什么,也没有矩阵规划,而是哪一个促销员走上门,告诉你要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如果企业把推广这件事情在整个流程里面放在第一步,最终它就是失败的。

也有很多小公司在做出有效果的内容之后不再做第六步了,那这个帐号也没有给他带来更大的价值。当有了转化率高的内容时,一定要快速去推广。

很多企业为什么止步不前,没有太大的突破,就是因为他没有在适当的时候去做放大,放大器这个加项是要选择在适当的时候,不到时候是加不上的。

Step 7 : 粉丝互动:口碑营销就是病毒传播!

如果想让你的客户爱上你,需要见七次,超过七次之后他才会对你这个产品有印象。

做新媒体要常态的跟粉丝去互动,只有常态的互动,用户才能变成你的KOC,才能不断地产生购买行为和传播行为。

Step 8 : 粉丝+社群+线下:粉丝的质量大于粉丝的数量,只有活跃的粉丝才有转化!

任何一个品牌想跟用户建立亲密关系,最终还是要沟通的、要见面的,社群最终会成为一个最终的黏合剂,锁定你的资源池。

10万+在整个新媒体营销矩阵里面可能只是一个点,整个的矩阵还是要去想明白的,否则是拿不到业绩增长的结果的,把文章写得再好也拿不到业绩增长,因为它俩不划等号。

做新媒体的目的一定是业绩增长,否则就没有做新媒体的意义。

如今企业的品牌大战就是粉丝大战,就是利用社交媒体和社交网络,实现对大众注意力的争夺,这就是企业新媒体的战场!

互联网时代,一个品牌或产品是否成功,就看它最终能俘获多少人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必由之路   企业   山楂   业者   矩阵   画像   空军   创始人   认知   粉丝   战略   媒体   品牌   内容   用户   财经   产品   平台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