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创业,好设计如何变成好产品?

设计师创业做硬件产品做产品,对产品的颜值和品质、用户体验也比较注重。

但往往也有4大点的通病:

1. 伪需求,自嗨型

这种情特别多,不光是设计师创业存在这个问题,工程师也是,把自己的个人感受当成所用人的需求,这种需求是假的,做出的产品是买不好的。当一个人做一个产品太久了,就很容易陷入的具体细节里面不能自拔,而用户就不关心,就很容易抓不到重点,做产品应该从用户的痛点出发,而不是用专业的诉求去替代用户的需求,所以,换位思考是必要的。

2. 小聪明特别多

尤其是国外著名的设计奖项特别多,某某概念奖,这些粗看挺有意思的,实际上都是噱头,举例来说,有时我会担当一些设计奖项的评委,我发现太多的人会做街道上面阴井盖,他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就是发洪水阴井盖会被冲上来,所以他在阴井盖上做搞人工智能啊,价格气球啊,发洪水时阴井盖被冲上来时,气球就会飘起来,这种需求就是小聪明,玩一些噱头,实际上用处不是很大。

3. 拍脑袋,缺数据

设计师感性比较发达,缺少对数据的敏感度,实际上有很多时候是需要依赖数据来决策的

举例来说,比如电饭煲,现在电饭煲都消费升级了,都流行至少IH电饭煲,不仅是底部加热而是四周都加热。更高级的电饭煲,叫压力IH电饭煲,除了底部和四周都加热,还会有一个微压力,用105度的米煮出来最好吃。加入你现在要做电饭煲,要看那些数据呢?

比如多大容量的电饭煲呢?怎么决定呢,有两升、三升、四升、无升的等等,拍脑袋说是做个平均数,做个三升和四升市场就会多一点。其实不然,看数据就会看出来,两升的电饭煲增量比较厉害,五升及以上的电饭煲增量比较厉害,而三升、四升的电饭煲增量其实是降的,也就是两升有机会,五升及以上有机会,那我们会分析背后的原因,数据和其他的资料相参照,其实,为什么大容量的大饭煲有需求?因为主要是一些小的饭店,他的顾客也想吃好的米饭,所以他也需要电饭煲,为什么小的电饭煲多呢,其实小家庭多了,家庭的结构越来越小型化了,那么小型化家庭就不需要大的,小容量就能够满足他。所以,假设我们不看数据,就很难定到底该做多大的电饭煲。

4. 形而上,玩虚的

我们发现很多人会做一些基于传统文化的设计,比如鼎有三只脚,是古代的煮饭的东西,后来变为一种祭祀的礼器,那你也做一个锅,锅也长三只脚,这种就属于形而上,那么这种锅和煤气灶怎么结合呢?在概念上玩文化传承的要特别小心,很容易犯形而上的错误。

所以我们不要粗浅的说,所谓的发扬传统文化,就特别容易变成形而上的东西,老百姓对这就没有感觉,他们会说传统文化和我有啥关系。

这是设计师做产品常见的四大问题。

设计师创业,好设计如何变成好产品?

怎样把好设计变成好生意呢?

要把好设计变成好生意啊,编了一个理论,叫设计师的三级台阶:

1. 要做出爆品,需求的产品化

2. 要做品类冠军,产品的品牌化

3. 品牌的资本化

这是依次上升的台阶,这次重点讲下第一个需求的产品化,产品定义要精准。因为我发现,好多设计师做产品,第一个就比较难做了,更不要提产品品牌化和品牌资本化,就更不懂了。

关于需求的产品化

1. 产品定义要精准

这是第一个最要紧的要点,需求要精准,需求要针对特定用户群,在特定场景下的特定痛点。这时候才是需求。举个例子,我是一个家长,女儿已经上小学六年级了,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通常老师会布置到我和我老婆的微信或QQ上,然后我收到老师的文件以后,还要下载到电脑打印,当我连不上打印机的时候,就不打不出来,好不容易连上了,有时候油墨干了,就干着急,这样的痛点就是特定用户群在特定场景下的痛点,这是学生家长在打印作业时的痛点,当我和其他家长交流时,他们纷纷说这个痛点太鲜明了,然后都怂恿我说,洪博士,你赶紧去做这个产品吧,我们就不买市面上的打印机了,等你们做出来我再去买。

在现实生活中,当针对特定用户群,在特定场景下的特定痛点时,许多用户就会产生共鸣,就恨不得市场上马上有产品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是一个正面的例子。

再举一个反面的例子,也是关于学生家长的。在逛商场时,发现有这样一个产品叫画屏,它的原理就是一个液晶显示器,当然他的显示效果比普通显示器要好一点,能够把博物馆里的一些名画像屏幕保护程序一样循环播放,这个产品好不好卖呢?

按照我个人的观点,在家用领域可能是不好卖的,问题就是用户痛点不鲜明,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当然,产品方会说,素质教育啊,让孩子艺术熏陶啊,世界的艺术成果啊等等,但是这种说法,在家长面前,并没有具体场景下的痛点,所以要说服学生家长买,教育成本就很高。

第二点是代价太大,一个画屏最低配置的也要1500块钱,实际上我们可以有一个权宜解决方案,比如去宜家花几十块钱买一个实体的画,或者用电视机借助电脑的屏幕保护程序也可以放好多画呀,所以我认为这个产品就不是高频、刚需、广谱的需求。

我们定好需求之后呢,就是定功能,订好功能也很难,仔细来分析,大体上功能分为三种:

必备型功能:如果产品没有做到,用户肯定是不满意的,即使你做到了,他们会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他也不会特别为你点赞。

期望性功能:你做的越好,用户越满意,你做的越不好,用户越不满意。这是个线性的关系。

兴奋性功能:用户没想到,你的产品却给他带来惊喜。

举个例子,前几年设计领域的洛可可做了一个非常轰动的产品——55度杯,这也是设计师创业一个非常难得的一个案例,我觉得敢做也是值得点赞的,当然,这个产品在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有团队沟通的问题、供应链的问题等等,我仅仅是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讨论下。

大家都知道,把热水倒进去,晃一晃马上就能够到达55度,就不会烫到小孩子的嘴,马上就能喝,这个产品有什么问题呢,它切入的是兴奋性的功能,用户以前不了解,买了之后感觉还不错,但问题在于就是必备型的功能,产品本身特别的重,容量特别的少,喝不了几口水,这些问题是很致命的,必备型功能没做好,用户肯定不满意。用户体验上谈不上好,在期望性功能上不足,所以呢,这个产品有了一个闪亮的兴奋性功能,但在期望性功能和必备型功能做的不太好,所以用户不买,即使买了,使用率也很低,所以它没有取得广泛的成功。从这样的案例上面,我们可以通过这个三个工具进行解决。

其实,大家自己做产品时,可以想一想,我们设计师做产品有时候在兴奋性功能、期望性功能下的功夫很多,结果必备型功能没有解决,这个时候怎么能赢得用户的心呢。

第二个台阶:产品的品牌化

对于初创团队的产品品牌化,有一个路径特别推荐,做成垂直品类的第一名,用谷仓的话说,要有做品类冠军的心。

关于品类冠军我举个例子,品类有两种情况:

已有品类该怎么干?

想出一个新品类

比如油烟机是一个老品类,老板、方太、帅康等等,已有品类你可以分化出一个新的品类,以油烟机为例,给其加一个定语叫大吸力油烟机,就是分化的一个新的品类,老板就牢牢占领了大吸力油烟机的心智,它所有的资源都围绕这一个来做,比如它的传播,它在卖场就用油烟机吸一块木板,让木板在空中悬停,以显示自己的吸力比较大,所以这样一个很形象的展示它的大吸力。

老品类可以分化出新品类,加一个品类加一个定语,当然这个定语不能随便加,让人理解不了的或是专业术语就不行。

新品类通常说是市场上,还没有让人能记住的第一的品牌,或是推出的全新的品类。以谷仓为例, 工商管理学院或者管理学硕士,这是教育领域一个老品类,但在谷仓我们叫“谷仓创业学院”,那这个名称就是一个全新的类目,跟MBA对应。做新品类有一个注意事项,有可能是一个新品类,也有可能你以为发现了一片蓝海,有可能是死海,实际上消费者完全没见过的新品类还是很少的,你发现的品类呢,或多或少都有竞争对手在做,所以关于新品类的发掘一定要小心,有可能是死海。

最后说一下对于设计师来说的最高的台阶“品牌的资本化”

品牌的资本化分为两块,第一块肯定要赚钱,听起来像句大白话,但是有很多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经常烧好几年的钱,把竞争对手都干死,最后变成第一名。对于实体的创业项目来说,这种路径恐怕是不行的,在谷仓我们特别强调一定要有现金流,做得好的一年要有一两个亿,做的不好也要五六百万,团队首先要养住,然后才能和资本来谈,要没有销售数据,就没有估值,所以对于创业来说,抓现金流特别重要,是没办法通过烧钱,来做自己的事情,没有销售数据就没办法,就融到钱也是很罕见的,这也是实体经济非常扎实的特点。

除了赚钱还有值钱,赚钱和值钱有什么区别呢,赚钱是买了产品有现金流,有利润,要值钱的话要知道,资本市场投的是你的未来,要值钱必须要有前途,有足够的想象空间,做实体创业,如果没有想象空间,即使有一定的利润,也很容易陷入到赚钱不值钱的困境,所以,平时公司要赚两种钱,一种是赚销售的利润,一种是赚公司资本价值的提升,这是一个杠杆。

怎样才能做到即赚钱有值钱呢?

一种是有黑科技,就是有与市场是完全不同的科技,比如小米生态链企业追觅科技,它的马达是12万转的超高速马达,由于它的CEO是清华学空气动力学出身的,所以它的原理和dysen是一样的,但是整个空气动力学系统不一样,这种情况就是黑科技,追觅科技拥有这种黑科技产品的公司,是谷仓孵化公司当中优秀当中的优秀,如今他的估值也是非常的高了。

第二种当技术含量不够高时,要么你的用户体验特别好,要么你的效率特别高,但最重要的是要有希望成为品类冠军,成为某一个品类的第一名。

像卡拉羊书包、计客魔方这样的公司,它有未来,有想象空间,所以它也就值钱。

如何做好用户需求?

实际上关于用户调研蛮复杂的,把握用户需求有两条:

要掌握相应的调研方法,定性的调研找方向,定量的调研验证方向,当然里面也有很多技巧,比如怎么做差评分析?怎样做焦点小组?

做调研分析时,更多的是同理心,能不能换位思考,以用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方面讲起来很简单,做起来是非常难的,想用户之所想,这是做用户调研很重要的一点。

黑科技转化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有黑科技当然是好事情,黑客继最要紧的事情是解决特定用户群在特定场景下的痛点,要把黑科技和它的用户群、痛点结合在一起,这是黑科技转化的要点。

黑科技转化要避免一种情况是,“手里有个锤子,满眼都是钉子”,就觉得自己的技术天下无敌,技术上要做不同的路线上的比较,任何技术都有强项和弱项。

工业设计公司如何按照上述理论营销自己?

我本人曾开过设计公司,设计公司作为一份养家活口本的领养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设计公司确实比较累,因为我自己体会过,我不认为设计公司是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所以我的建议是,如其营销设计公司,还不如设法自己去做产品,我是激励鼓励设计公司按照做产品的路子来做产品,比如怎样找用户场景,怎样做产品定义等等。

我的经验是,不管什么品类的产品,它都有机会分化产品,用户在变化,90后与70后、60后就有很大不同,场景也在变化,之所以确少做新品类的灵感,我认为是对用户需求洞察的不够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设计师   谷仓   吸力   产品   电饭煲   品类   值钱   性功能   场景   需求   功能   品牌   数据   用户   财经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