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蚝油大王”逝世!掌舵50年,小作坊成千亿酱料王国,身价1132亿

“蚝油大王”逝世!掌舵50年,小作坊成千亿酱料王国,身价1132亿

他将家族小作坊做成千亿酱料帝国,体量相当于12个老干妈、3个海天味业,一年利润至少200亿。他经历3次分家危机,设立“家族宪法”,掌舵50年,将企业做成133年的老字号,根据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他凭借1132亿身价,位列香港富豪榜第六位。他就是香港“蚝油大王”,李锦记第三代传人——李文达。

7月26日,李锦记集团主席李文达去世,享年91岁。

进入家族生意被拒,自立门户开6家工厂

1888年,李文达的爷爷李锦裳偶然研制出了蚝油,在广东创立李锦记。

提起祖父,李文达回忆说:“祖父为了谋生,开了个小茶寮,兼卖蚝豉。有次煮蚝做蚝豉忘记熄火,锅中的蚝水变成了黑色糊状的液体。他舍不得扔,尝了一下,觉得味道鲜美,便放在茶寮里卖,这便有了蚝油和李锦记的诞生。”

李锦裳苦心经营李锦记14年,结果一场大火将店铺烧了个精光,一生心血葬送火海,深受打击的李锦裳举家搬迁至澳门。

到澳门后,因为没有其他赚钱的路子,李锦裳重操旧业,继续卖蚝油。

1922年,李锦裳去世,两个儿子继承了蚝油生意。

1929年,李文达在澳门出生,他出生时,家族的蚝油生意已经持续经营43年,在当地小有名气。李文达三岁时,李锦记迁至香港并扎根下来。

“蚝油大王”逝世!掌舵50年,小作坊成千亿酱料王国,身价1132亿

17岁时,李文达选择退学,开始接触家族生意,骑着单车给酒楼、杂货铺送货。

李文达回忆说,每天他要骑着单车将生产出的蚝油,送到广州街头的各大酒楼或云吞面铺。

父亲认为李文达缺少历练,不支持他过早加入李锦记。李文达便重回澳门开始创业,短短几年,就在澳门开了六家工厂,主做化妆品、胶鞋、雨伞、玩具、皮夹等,专做外贸。

李文达回忆澳门创业情景时说:“父亲不同意我加入李锦记,我便说那不如自己做生意,他同意,并将他在新马路的一间店铺给我,于是我便自立门户,当时主要是做贸易生意,将一些港澳采购的百货转售至非洲。”

创业6年后,李文达听从父命,放弃澳门生意,回到香港,正式加入李锦记。

推行平价蚝油,他将小作坊干成千亿酱料帝国

回归家族蚝油生意后,李文达先从商标和包装入手,将李锦记用了60多年的商标和包装改成英文,让李锦记品牌形象焕然一新。之后,又投入重金,引进自动化设备,改进工艺,建立起一系列管理制度,将小作坊升级为现代化公司模式。不仅如此,李文达还推出工薪阶层也吃得起的平价蚝油,同时布局国内和海外市场。

1972年,李文达出任集团主席,正式接手公司,成为李锦记第三代传人。同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破冰,中国政府向美国赠送2只熊猫,憨态可掬的熊猫受到海外人士的喜爱。李文达在“熊猫外交”中嗅到商机,推出平价“熊猫牌”蚝油,并承诺美国代理商可以大胆赊账,先交货做代理、卖出后才收账,这些举措果然奏效,李锦记成功打开海外市场。短短几年,李锦记蚝油占领美国近90%市场。

打开北美市场后,李文达乘胜追击,接连在中国香港、广东、北美和东南亚建设万吨级生产基地,产量与规模齐飞。

改革开放后,李文达带领李锦记深耕内地市场,率先打出减盐酱油等健康概念,先后赞助奥运会、G20峰会、金砖会晤等,还搭载神十、神十一冲上太空,获得航天级食品背书,让李锦记在内地的销量突飞猛进。

20多年来,李锦记在内地始终保持每年25%的增速,从未亏本,内地成为李锦记最大的销售市场。

目前,李锦记已发展成蚝油、酱油、辣椒酱、方便酱、XO酱等数十个品类,220多款调味品的酱料王国,销往100多个国家。尽管从未公布财报,但李锦记依然位列“亚洲最富有家族企业”第30名,估值千亿。初步估计李锦记年营收超700亿,按照调味品行业的利润率来计算,李锦记一年的利润至少在200亿左右。粗略计算,李锦记体量约为12个老干妈,或3个海天味业。

“蚝油大王”逝世!掌舵50年,小作坊成千亿酱料王国,身价1132亿

三次分家危机,让企业陷入停滞

如今,李锦记依然是家族企业,始终坚持不借钱、不亏钱、不上市。但在李锦记的发展史上,家族管理也曾出现几次大的分歧,让李锦记一度陷入停滞。

李锦记第一次重整,源于第二代传承人,当时香港经济金融、旅游、房地产行业都是热门行业,酱料行业不被看好。李文达主张实行平价蚝油,想进一步打开李锦记大众市场。第二代传人中,除了李兆南,其他兄弟二人对李锦记并不上心,而是考虑如何稳妥移民国外,他们觉得酱料生意只要维持现状就好,并不想冒险。

为了支持李文达,李兆南抵押自己全部身家,并在银行借贷,买下了两位哥哥的股权,实现了李锦记重整。

第二次重整,源于第三代传人,即李文达和其弟李文乐。起初,李锦记由兄弟二人共同经营,后来,李文乐患病提出退休,要求清算股权。

由于李文乐还在银行任职,并未在家族企业上投入全部精力,李兆南给出6:4的分配方案,将李锦记40%的股份分给李文乐,但李文乐要求平分。双方未达成共识,最后对簿公堂。

当时李文达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自己举债买下弟弟股份,要么由外人购买弟弟股权。为了家族企业不落外人之手,李文达借款8000万港元买下弟弟股份。

第三次重整,源于李文达的四儿子李惠森。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李文达提出关闭直销业务,负责此项业务的李惠森对此十分不满,一怒之下要自立门户。

李惠森曾对媒体表示:“当时觉得很不爽,这些年我做了那么多事情,却决定不做了。”

最终,在李文达的劝说下,李惠森回心转意,且直销业务也得以保留。

经历了数次危机,李文达设立了家族委员会,还制定了家族宪法。上至股权分配、下至儿女教育皆遵章办事,凡遇大事,需委员会75%以上投票表决方能通过。

目前,李文达已经顺利完成了向第四代交棒的任务。李文达的三儿子李惠中是李锦记酱料集团主席。李锦记四儿子李惠森是李锦记健康主席。并且,已有两名第五代成员进入李锦记工作。

“蚝油大王”逝世!掌舵50年,小作坊成千亿酱料王国,身价1132亿

李文达曾说:“我不信宗教,信恩果。做好事,你不一定好;可是做坏事,你一定不好。人生呢,缘来缘去,事在人为。莫等运气,莫讲大话。过往八十多年,我没有什么后悔的事情,我的人生很圆满。”

李文达带领李锦记,经历3次家变,5代传承,依然长盛不衰133年,不仅让李锦记从香港走向了世界,也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一代传奇逝世,第四代传人能否继续抒写传奇,让我们拭目以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蚝油   酱料   王国   熊猫   澳门   掌舵   香港   美国   传人   平价   身价   大王   股权   家族企业   儿子   主席   生意   家族   财经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