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亏损了,“一把手”和企业的管理人员该不该降薪?

​私营企业亏损,一把手和管理层甚至员工都在降薪,这是公司效益与管理团队挂钩,与员工的本职热情挂钩;国企的运营模式就应该如此!不然,管理团队的管理责任会与公司经济利益无关,责任与利益链脱节,管理层就会处于“形式”化,甚至形同虚设!

也就是说,除非战略性的国企单位外,管理团队的薪资,应该一律与单位效益关联,否则,一把手及管理层不为企业亏损买单,怎么能让管理“责任”落实化呢?


国企亏损了,“一把手”和企业的管理人员该不该降薪?

不过,对于战略性亏损单位,管理层应该相对降级化。比如偏远地区的铁路分局,地广人稀客流量少,人流量比不上京沪线火爆,也没有假节日让车票上浮涨价的“资本”,只能持续亏损运营,这不是管理层的过错,是区位市场形势所决定的…这类单位的一把手及管理层人员,无力釆取措施改变现状,说明管理操作有了局限,不需要用系统化的管理团队来经营,这是要杀鸡用牛刀,这种“局限经营”只需缩小版的管理小队(过去好比是分队,现在管理集体只是班组了),来例行形式化运营,这个单位的一把手及相应管理人员,没有残酷现实的挑战性,只能拿与普通员工略高一点的薪资即可!

非战略性的国企,单位兴衰与一把手有很大关系,刚愎自用的领导,制定决策就是点子加上胆量,有了行为冐进,民主讨论和监督形同虚设,本单位有能力的人才发现不了,即使发现了,还会找理由打压…某项决策失败了,避重就轻在会议上检讨一下,公司运营亏损详情也不公布,让员工蒙在鼓里,自己的高薪照拿,对领导的“责任”没有了民主监督之实;没有亏损利益与工资挂钩,领导“责任”就没有个人利益链的实体制约。

作为国企,单位有大小,管理高层年薪都在三四十万以上,一把手在百万左右,还有的几百万年薪。凭能力竞争上岗大家没意见,并不需要能力的管理职位,还拿那么高的薪资,员工内心多有不服!单位亏损了,管理层还拿高薪,只会引发群情激愤!

部分战略性国企单位有了市场局限,管理层应排除高薪制。一般国企应绑定盈利机制,这样的话,是可以让国企节省一笔不小的开支的!企业管理层与员工同甘共苦,有盈利或亏损同步的薪资沉浮,才是可以促进管理层与职工抱团的团队精神。

国企没有亏损降薪机制,稳定的收入,会让管理层进入安逸,没有创业那种激情,也就无缘改革创新!随着同行业的竞争突破,只能让本企业滑入到掉队落伍的份!仅靠国家输血和财力支撑,是一把手及管理层在消耗国家资源,能说没有失职的责任吗!

企业兴盛时,领导心安理得挣着比员工多出十倍(或以上)的收入;企业亏损了,一把手及管理层依然拿高薪,工资比普通员工高出…不降薪,对得起国人良心?

正因为国企有薪资与效益挂钩的沉浮机制,有觉悟没有创先能力的一把手,在亏损时用自己的降薪来带动公司团队的降薪;也可通过大幅度升降薪制,迫使有能力的人来应聘挑战,或者是的逼迫部分能人跳槽离开…

总之,亏损与工薪沉浮绑定,可以推进管理高层的洗牌,最后落实于“责任”靠管理能力推动企业效益。

思乡人 于2021/8/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国企   把手   形同虚设   管理人员   企业   战略性   薪资   效益   高薪   机制   员工   能力   领导   单位   责任   财经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