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陕高铁线何时能动工?


沪陕高铁线就是由不同的区域段组成的,又名宁西高铁/合西高铁,官方称呼叫沪陕高铁,沪陕高铁的关键段在信阳。早先有西合高铁经南阳至信阳段的声音,现在有了西武高铁线,过境南阳的声音逐渐消失…现在随着湖北境内随麻线的规划,武西高铁段与沿江高铁段通过随麻高铁段相连,就可以连接成西合高铁线。现实是西合线的规划中,还有从随州至信阳再东插合肥的声音…现在要问的是西合线,究竟是借走西武线,在随州连接麻城,还是从随州东插信阳至合肥;还是重新建设过南阳信阳呢?

一、合西高铁与西武高铁,只是不同区域同时启动的线路规划

合西高铁是宁西高铁的合肥至西安段,起自合肥,经六安、河南信阳、南阳、陕西商洛后,到达终点西安,全长约91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在安徽十三五规划中,曾提出推进合西高铁建设,也得到沿线城市积极响应。比如信阳、六安、合肥、南阳于2015年联手提议该高铁进入十三五规划,但规划落实胎死腹中。

沪陕高铁线何时能动工?

西合线与西武线有了走向上的平行

因为国家铁路网建设为了避免高铁线路重复建设,对相近或相邻的高铁线,在地方财力不充足时,禁止负债建高铁;同时对平行线路只是准许选择其一。湖北提出的西武线与合武线有了走向上的平行,一旦西合线落实,意味着西武线就是被搁置或被放弃,于是湖北自主筹款,在让西武线迈出了突围的第一步…在2015年2月让西武线迈出了云梦至十堰段的开工建设。

这个时候,西合线还处于安徽河南陕西三地的沿线城市讨论当中,虽然南阳和信阳两个城市很积极,但河南省的关注点不在这两个城市上,一门心思在想着大郑州的枢纽线路辐射,和郑州城市圈的城际线建设,当然不能在财力上支援南阳和信阳的建设。

陕西本身财力吃紧,西安城市圈的建设本身就有西安至商洛的城际线,商洛连南阳陕西境內并不长,对接西合方案只是一个想达顺风车的预案,重点是河南段的建设,才是西合线的主体投入。

沪陕高铁线何时能动工?

西武线的武十段建设,无凝让西合规划方案冷落了下来…

二、西合与合康两线既独立,又可串联

目前的西合线,从下图上,有了“两线两支”的定位,“两线”是指宁西(西合段)、合康两条高速铁路线,西合是呈现于规划图纸上的直线;合康则是使用西武线的曲线。

沪陕高铁线何时能动工?

“两支”是指上面两大主线的中间部位连接线(即支线),上图中可以看到,有信阳经广水至随州支线;信阳经随县、枣阳至襄阳支线。

目前的西合线选择合康线,意味着合肥信阳南阳三地推动的既有西合线会暂时被放弃;什么时候南阳信阳有钱了,再启动这条线的建设也不迟!

如果让西合高铁线降建设成本,就得依托现有的西武高铁线路,要么选择上图中的合康线;要么选择放弃南阳只过信阳,就是上图上的两支方案(选其一),虽然让南阳坐了冷板凳,暂时河南财力不能支持南阳建设西合线的情况下,只能作出相对的“牺牲”了!

沪陕高铁线何时能动工?

合康线不经过武汉,只从随州连沿江高铁麻城站

合康线只是湖北、安徽、陕西三省市联手方案,不关河南什么事;而西合线只是安徽、河南、陕西三省市联手方案,不关湖北什么事。两线的中间相连的话题,就是河南与湖北的事了,特别是关于信阳与随州的事了。在共线西武高铁段前提下,跨省的两地市一起干,很难达成统一意见,也就有了借武西线过信阳的方案迟迟难兑现,只能让信阳人望眼欲穿!

三、何时能建设西合线

既然合西线只是规划案,而武西线有了落实,由此可以推论,合康高铁的利益最大化方案就是选择“两支”连线,今后的重点就是推动随州~信阳~合肥的连线建设了!

西合线将来迟早会建,现在串联西武线落实信阳至合肥段,也是为将来打基础。当前只有先落实随州经信阳至合肥高铁拿下,关键点是河南信阳发改委要主动,指望河南财政倾斜来支援,这是被动的,再不主动申请地方贷款来主动投入,信阳也会丧失借西合线连随州的机会!

沪陕高铁线何时能动工?

总之,西合线的落实遥遥无期,西武线的落实,只能让西宁线的西合段借用西武线,变数在随州这个点位上,是从随州经麻城,还是过信阳,还在于信阳的主动推进,信阳有钱,才是定位西武线在随州支线变数的杠杆!只要信阳努力,西合高铁线借西武线,从随州东插信阳,再至合肥,投入建设的日子不会遥远!

思乡人 于2021/7/3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铁线   麻城   商洛   随州   信阳   南阳   合肥   支线   陕西   湖北   西安   安徽   河南   财力   方案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