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高管被调查股价为何波澜不惊?

海康威视:高管被调查股价为何波澜不惊?

海康威视董事胡扬忠先生、龚虹嘉于2019年11月11日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称胡扬忠和龚虹嘉因涉嫌信息(关于设计股权激励)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让海康威视以及其领导上了热搜,甚至有媒体用“暴雷”形容。

可惜,市场很理性,没有给多头很多的机会。

为啥股票能波澜不惊?我们复盘这家公司。(探讨企业价值,关注:护城河泛舟)

点评(20191122)

1、2019年前三个季度研发投入40亿,保持30%的增长;研发、创新驱动型的公司性质不变。

2、2019年前三个季度拿下了398.39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17.8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27亿,同比增长8.54%;看来,一季度是低谷,二季度是拐点,三季度在回升了。19年整体报表应该不会太难看!够硬!

3、高管被调查,与股权激励有关。关于股权激励,海康应该是A股里面做得比较好的公司之一。详见我另外一篇文章。良好的运用股权激励,对公司帮助很大,希望高管能够利用好这个方法。

4、今年来海康威视还是发生了很多事,咋一看仿佛是风雨飘摇呢!但是,细看到事件本质、业绩、公司基本面等,发现还是挺稳的。你看,基金持股还是很稳呢!

看点

一、绝对龙头地位

根据IHS报告,海康威视连续7年蝉联视频监控行业全球第一,拥有全球视频监控市场份额的22.6%。在A&S《安全自动化》公布的“全球安防50强”榜单中,海康威视连续3年蝉联全球第一位。海康威视2018年营业收入是行业第二大华股份的两倍,占行业前十家企业总营收的半壁江山,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龙头老大。

二、智能化布局

2018年,海康威视在云边融合的计算架构基础上,深化和整合了AI Cloud“两池一库四平台”产品线,提出了AICloud物信融合的数据架构。在业务落地中,海康威视着重解决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化、碎片化,用户需求落地困难的问题,对内统一软件架构,对外推行开放融合的策略。同时,为匹配业务变化,对内部组织架构也进行了变革重组,海康威视为迎接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夯实基础。在算法、软件、硬件方面均提前做了智能化布局,已具备较为完整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和系统,海康威视有机会在这波人工智能浪潮中再次抓住机遇。

人工智能的概念被炒得飞起来,很多名声在外的人工智能企业,在产品实际应用落地方面,做得还是很差,其中包括科大讯飞。而海康威视,早已将人工智能完美应用在产品上面,是个如假包换的人工智能企业,例如无处不在的电子眼。

它有人工智能的先发优势,有充分的实践,掌握着项目经验甚至是数据。这条赛道有着明显的优势。

三、高额研发投入

持续较高水平的研发投入是海康威视保持竞争力的核心驱动。海康威视研发投入一直保持上升趋势,平均增速保持在40%以上,从2012年的6亿元上升到2018年45亿元。从研发费用占净利润比例来看,从2012 年至 2018 年六年间,基本保持在 30% 上下,2018 年上占比上升到 39.55%,企业整体营收的8.99%,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研发投入的绝对数值在行业内也属于领先地位。

四、研发产出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全部34392名员工中,研发技术人员有16010人,占比达46.55%;研发投入44.83亿元,占累计拥有专利2809件(其中发明专利513件、实用新型741件、外观专利1555件),拥有软件著作权881份。

从业界首家将H.264引入安防行业的企业,到业界首家大规模实现云计算技术的企业,海康威视九大核心技术持续引领产业的发展。海康威视九大核心技术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可提供软硬件定制服务。(九大技术包括:视频分析与模式识别技术、视音频编解码技术等,具体多牛逼可能要请教专业人士解释)。机器视觉、智慧交通、无人机、机器人等先进的领域都有比较好的产出和应用。

五、稳定高速增长的营收和利润

自2010年上市以来,营收复合增长率33.9%,净利润复合增长率30%,上市以来平均ROE超过30%(A股达到这个水平的企业有7家,分别是格力电器、华东医药、信立泰、洋河股份、恒瑞医药、贵州茅台以及它),最近几年现金分红比例接近50%,资产负债率相对稳定在40%左右,超过40%的毛利率和超过20%的净利率。20%的营收增速是海康内部一致的目标。因为这家公司的股权激励条件就是要实现20%的收入增速。

六、国有背景

海康威视的实际控制人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41.09%),是个不折不扣的国企。在安防领域,特别是国家的重要场所,国企相对民企是有明显优势的。从2018年财报数据看,确实有超70%的营收(约350亿)来自境内,销售对象无法确定。

虽然,在2018年投资者关系会议上,领导胡扬忠透露,政府采购在海康威视国内营收占比约为30%左右,“大家有一些误解,在这个行业里面海康都依赖于政府采购。实际上非政府采购依然是主流的,在未来几年,非政府业务对我们增长的贡献还会更大。”但是,这听起来有点此地无银。

七、5G受益者

海康威视的绝大部分产品,都与视频相关。而5G时代的到来,无疑对它是如虎添翼。它不是5G的助攻者,而是不折不扣的受益者。

八、创新业务

智能家居和其他创新业务是2016年才开始发展的产品线,这两项业务的营收从2016年的6.48亿,增长到2018年的26.98亿,19年中报增速分别为56.92%和54.84%,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增速很快,但基数太小,对总营收的贡献有限。当然,26.98亿的营收,相对某些公司而言,也不小了(要知道,估值600亿的恒生电子,18年营收也就32亿,当然非同行不可比)。

anyway,创新业务,对主业是加分的,这个最重要。因为海康威视重要的是提供整体的方案服务。

护城河

一、品牌优势

在业内,只要提到安防设备,第一个想到的企业必然是海康威视。它的品质,信誉度都是最高的。安防不同于一般商品,它的安全可靠性尤为重要,因此品牌的价值更高。在政府、大企业、高端住宅等主要的安防应用领域,选择行业龙头的倾向性更高。这种品牌优势,只要海康威视自己不出错,是极难被超越的。

二、技术壁垒

这里可以分两部分:

1、产品优势:海康威视丰富的产品线以及巨额的研发投入,让它的技术方案远远超越同行。而安防产品是一个复杂的体系,需要终端、前端、后端的各种软硬件配合着使用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这个不是一般的小企业可以快速实现的。

2、先发优势:安防领域很多项目都是很大型的,例如搭建一个核电站的安防系统,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程。就好像修建一座大楼,需要资质一样,安防也很看重这方面的经验。而海康威视具备这样的先发优势,它垄断式地做了国内很多的项目,这些经验会累积起来,让强者更强。

风险

一、贸易战影响

海康产品结构中需要从美国进口的主要是后端的产品,包括英特尔的CPU、英伟达的GPU、希捷西数的机械硬盘、安霸的电源管理芯片等等。有一些美国供应商是海康威视绕不开的——比如英特尔、英伟达、提供FPGA的赛灵思和提供操作系统的微软等等。

二、人工智能的赛道,若没有跑好

海康威视的供应商问题,是客观原因,海康威视只能希望能够及时找到替代品。而主观上,海康威视最大的威胁是在在人工智能的赛道上。而这条赛道,是对手弯道超车,或者跨界打击的唯一机会。当然,可以确认的是,海康威视的老大们早已做准备,就看赛跑的体力、意志和智慧了。

点评(20190915)

1、这是在高端设备领域,中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又一个绝对龙头。这个必须再次划重点。

2、核心器件的命脉还掌握在歪果仁手里,如鲠在喉。

3、人工智能的新赛道,你是主场!海康加油!

(喜欢探讨企业价值的朋友,关注一下我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英伟   英特尔   人工智能   赛道   不折不扣   净利润   股价   优势   领域   价值   业务   行业   财经   产品   技术   公司   企业   康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