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和村上春树的对话假想

王小波生于1952年,村上春树生于1949年,他们相差3岁,年龄差不大。


王小波和村上春树的对话假想


  王小波在1997年去世,那正是他创作的高峰期,令人叹惜。村上春树永远18岁,不想被别人叫大叔。
  他们都是优秀的有影响力的作家,我们假想了两人之间一场超越时空的对话。
  当他们相遇时,会说些什么?


王小波和村上春树的对话假想


  1/关于读书
  ▼王小波
  25年前,我到农村去插队时,带了几本书,其中一本是奥维德的《变形记》,我们队里的人把它翻了又翻,看了又看,以致它像一卷海带的样子。后来别队的人把它借走了,以后我又在几个地方见到了它,样子越来越糟。相信这本书最后是被人看没了的,现在还忘不了那本书的惨状。插队的生活是艰苦的,吃不饱,水土不服,很多人得了病;但是最大的痛苦是没有书看,倘若可看的书很多的话,《变形记》也不会这样悲惨地消失了。除此之外,还得不到思想的乐趣。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来,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村上春树
  我高中时代几乎被爵士乐、电影和书本淹没。
  我的文学性教养的基础,显然是19世纪的小说。从十二三岁开始,到17岁左右,我一直都在阅读那方面的东西。我最早阅读的长篇小说是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我初中时,觉得太有趣而读了3遍。
  以目标来说,最伟大的典范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当然我也喜欢狄更斯、巴尔扎克,但听到综合小说这个词语时我首先浮现在脑海的是《恶魔》和《卡拉马佐夫兄弟》。那是我的目标点——或许无法达到——不过是朝向那里前进,如北极星般的定点。
  大约17岁我开始阅读英文书,后来大量接触亚文化的东西,不过在那之前始终贪婪阅读纯古典的、正面突破式的19世纪的小说。所以,《恶魔》和《卡拉马佐夫兄弟》的世界已经渗入了我的体内。
  2/关于孤独
  ▼王小波
  我不要孤独,孤独是丑的,令人作呕的,灰色的。我要和你相通,共存,还有你的温暖,都是最迷人的啊!可惜我不漂亮。
  ▼村上春树
  在她考虑的时间里,托尼瀑谷每天独斟独饮。
  工作干不下去,孤独陡然变成重负把他压倒,让他苦闷。
  他想,孤独如同牢狱,只不过以前没有察觉罢了。
  他以绝望的目光持续望着围拢自己的坚实而冰冷的墙壁。
  假如她说不想结婚,他很可能就这样死掉。
  3/关于平庸
  ▼王小波
  那一天我21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捶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捶的牛一样。可是我过21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捶不了我。
  ▼村上春树
  他理解我的心情,我理解他的心情。我懂得他的无奈:他被禁锢在名叫平庸的出租车中,他无法挣脱出来,永远,真正的永远。平庸让他在那里栖身,把他囚在以平庸为背景的牢笼里,您不觉得事情无奈吗?
  4/关于诗意
  ▼王小波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村上春树
  如果世界上还有挤得下一首诗的余地,
  我不妨写诗……
  歌颂照在深色醋瓶上的太阳,
  歌颂脚前铺展的晨露晶莹的草海。
 了解更多当代作家的事,欢迎加入我的免费圈子,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村上春树   巴尔扎克   卡拉   顿河   假想   诗意   平庸   奢望   恶魔   样子   孤独   无奈   圈子   兄弟   目标   财经   小说   王小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