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上大学,18岁得博士学位,“神童”沈诗钧的成长史是怎样呢?

2007年9岁的沈诗钧被香港浸会大学所录取,成为香港最年轻的大学生,11岁攻读香港浸会大学数学系硕士阶段的课程,并提前完成学业在13岁获得了硕士学位,18岁就博士毕业并担任美国名牌大学UCLA 数学系担任客座教授。那么这位“神童”的成长史是怎样的呢?

9岁上大学,18岁得博士学位,“神童”沈诗钧的成长史是怎样呢?

9岁 沈诗钧

沈诗钧七岁的时候,他和父亲一起陪14岁的哥哥赶赴英国就读牛津大学时,在英国只用了一年时间就读完了当时的三门高考科目,6个月读完了八门会考科目,之后在英国高级程度会考中考获2A1B的成绩(纯数科A 、进阶数学A、统计学B),并且在英国Advanced Extension Award数学试中考获merit。由于当时牛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以及香港科技大学等著名院校都需要GCE AL 3A以上才可就读,而当时沈诗钧只获得两A无法被录取,但像沈诗钧这样的人才当然不能被埋没,就在他九岁那年,正常年龄的儿童基本上都还在上小学的阶段,他当时已经被香港浸会大学破格录取,成为年龄最小的,最年轻的大学生。一时间沈诗钧成为了当时香港的焦点人物。

沈诗钧,香港资优生,原籍中国福建安溪金谷镇渊兜村人士,为香港最年轻的大学生。

当时的香港浸会大学还针对沈诗钧这样的“神童”量身定造了课程。浸大提供了一个五年修读学士及硕士学位的学制,这样就可以让沈诗钧的学习拥有更大的弹性,其实面对九岁孩童上大学这样的问题,大家可能更关心的是这样小年龄段的孩子能跟那些比他大十几岁的学生们一样正常的交流吗?能够在大学自己照顾好自己独立生活吗?

针对这个问题,就连当时教联会黄楚标学校的校长梁兆棠,也对像沈诗钧这种,智力上符合进入大学的所有要求,但是心智并不足以成熟应对大学生活类型的学生,能否真正适应大学生活表示质疑。但是沈诗钧的父亲表示并不是非常担心这一类问题,早在跟随父亲一起送哥哥去英国就读牛津大学的时候,沈诗钧就能够和哥哥的同学一起读书,并且进行一些数学辩论上的交流,可以说在沟通上是完全没问题的,并且沈诗钧在从小到大的学习过程中都相对比较独立。

9岁上大学,18岁得博士学位,“神童”沈诗钧的成长史是怎样呢?

教联会黄楚标学校的校长 梁兆棠

当然后期沈诗钧在香港浸会大学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大家的担忧明显都是多虑的。当时浸大的署理校长陆大章教授表示,沈世钧在校学习成绩非常的优越,面试的表现也非常的成熟,校方对他进行了初步的一个评价,认为他非常的适合修读大学本科程度的课程,以及浸大为他特别设计的五年全日制课程。

沈诗钧在香港浸会大学所度过的大学生活与以往不同的是,他现在是要与比他大十多岁的学生一起上课,父母不在陪读,不过沈诗钧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当时大二学期末考试的六门科目,其中有四门学科是有关于数学的,而当时此次考试中有一门满分为100分的微积方程考试,当时沈世钧得分为99分,排名全班为第四名,这对一个刚刚11岁的孩子来说足以证明了他在数学方面的天赋十分突出。

其实刚开始沈诗钧进入大学期间,他的父亲是有作为陪读的,但是经过一年的陪读之后,发现自己担心他年龄太小不适应大学生活的这种想法完全是多余的,他们发现沈诗钧能够很好的合理分配时间,并且独自上学,放学每天的生活都十分的有规律。他从来不玩任何有关娱乐性的游戏和观看除新闻之外的电视娱乐节目。虽然当时他作为一名最年轻的大学生在浸会大学上学,但是沈诗钧所接受的必修和选修的科目都与当时所在校的学生没有任何差别,且由于在大学期间沈诗钧在数学方面的潜能表现得非常突出,所以当时数学系安排系内的数学教授专门负责发掘他的数学潜能。

9岁上大学,18岁得博士学位,“神童”沈诗钧的成长史是怎样呢?

沈诗钧

四年之后,沈诗钧顺利地获得了双学位,将原本浸会大学给他制定的五年课程,不仅完成了并且提前一年拿下了学位证书,完成了在浸会大学的学习。在此之后,他并未停止追逐学识的脚步,依旧选择进一步进行深造。沈诗钧决定前往美国德州农工大学以访问学者的身份与这所学校的数学专家们共同对数学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与研究。在沈诗钧18岁的时候,顺利完成了博士的学业,并且获得了UCLA大学的聘请,担任这所大学助理教授而这所UCLA的大学是世界上排名前十的大学,这样的一番年轻有为着实让人心生羡慕。

2007年,沈诗钧成为香港浸会大学数学系学生并将在5年内修读学士及硕士学位,2009年9月年仅11岁的沈诗钧将开始攻读香港浸会大学数学系硕士阶段的课程,这无疑又是轰动教育界的一大新闻。2011年8月12日,沈诗钧举行媒体见面会,称将于2011年11月提前毕业,将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继续数学方面的研究。

但面对这样优秀孩子的培养,让媒体们以及社会各界的人们不禁地将目光投到了沈诗钧的父母身上,人们都非常的好奇是如何将孩子教育的如此出色?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较聪明,但事实上,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能够称得上是“神童”的概率还是相对较少的,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出众,一方面是靠孩子自身的学习天赋,另一方面还是离不开父母在孩子的学业上所给予的恰当的引导,而沈诗钧这样的神童的养成,一定也与他的父亲对他的教导有着密不可分联系。

沈诗钧的父亲沈振雄是印尼华侨,而母亲是正宗的香港人,当时他们于1966年时移居香港的同时,就已经成为香港当时多家公司的创始。而沈诗钧出生在这样好的家庭环境中,从小也就会接受到好的家庭教育。沈振雄一共有两个儿子,除小儿子沈诗钧以外,他还有一位大儿子名叫沈怡谋,同样也是一名神童。沈怡谋14岁时就已被牛津大学录取,并且以一级荣誉成绩完成了当时的数学学士课程,并且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9岁上大学,18岁得博士学位,“神童”沈诗钧的成长史是怎样呢?

(左)陆大章 (中)沈诗钧 (右)沈振雄

沈怡谋,香港男孩,年仅14岁时被英国牛津大学数学系所录取,17岁时成牛津博士生,成为该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博士生之一。

当提及沈振雄是如何对家中这两位“天选之子”进行培养的时候,沈振雄表示自己的两个儿子在小的时候并没有超出常人的思维能力,甚至读书成绩上也没有异常的突出,作为父母的他,只是对他们进行引导,并且掌握好他们的心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再加上父母肯为孩子付出牺牲的心理。沈振雄也根据这些问题,总结出了一些心得。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孩子身上的一些好的习惯的培养,比如沈诗钧他自己的作息习惯非常的具有规律,早上八点起床,晚上九点休息,拒绝一切网络游戏以及电视娱乐性节目。最大的乐趣,也就只是玩玩乐高,他可以全身心的将自己所有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他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学习带给他的快乐。如果一开始沈诗钧便沉迷于游戏,打完游戏之后再去学习看书,就会发现无法集中精神,他会更愿意接触一些娱乐性的活动,而如果一开始就拒绝这种娱乐性的活动,并且保持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会使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事半功倍。

其次,父母要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实时的掌握孩子心态的一些变化和成长进度。例如沈振雄每天都会与孩子进行15分钟的互动谈话,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孩子这一段时间的心态变化,可以让父母更好地帮助孩子解决现阶段所遇到的问题。而在与孩子进行良好沟通达到掌握孩子心态的同时,也要需要注重采用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当孩子全身心的身处于一个放松的环境之下,才能够更好的与自己的父母进行畅所欲言的交流。

9岁上大学,18岁得博士学位,“神童”沈诗钧的成长史是怎样呢?

香港浸会大学

再者,沈父还表示需要对孩子专注力进行训练,如果孩子连续30分钟的专注力都无法维持的话,就难以很好的吸收到学习的知识。沈父表示在针对沈诗钧的教育过程中,大概从3到4岁起就对沈诗钧的阅读时长进行训练,刚开始定时为20分钟,然后在每年的基础上增加十分钟,当时八九岁时就已经可以连续阅读一个小时了,并且当时的沈诗钧非常的喜欢阅读,而这一专注力的养成到现在为止也一直影响着他,如今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每天在书桌前坐上十个小时左右。

正如沈诗钧所说“我不喜欢别人叫我神童,这样就会抹杀我的努力”“神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付出99%的汗水才能成为真正所谓的“天才”大家也都听过伤仲永,天才的打造,首先是靠本身所具备的天赋,再者还需要靠后天的教育,如果没有在适当的环境一下进行培养,以及当事人的不断努力,就算是神童也不能成才,最终还是会堕落成为庸人。再者而言,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是神童,每一个孩子所具备的成长节奏成长环境都是有差别的,所以作为父母也不要轻易地对孩子的能力进行否定,随意的乱贴标签,应该适当的根据每个孩子独特的特点,找到属于他的适当的引导方法,这样孩子才会在父母的引导下在学业上产生突破。而如今沈诗钧也不过23岁,我们也相信,凭借着他的努力和天赋,在数学领域取得辉煌的成就指日可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神童   牛津大学   牛津   数学系   娱乐性   香港   科目   大学生活   父亲   父母   课程   数学   孩子   时间   财经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