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被“挑唆”寻求独立,脱离中国后现状凄惨,如今后悔了吗?

说到蒙古,我们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国的蒙古族,我们的内蒙古,但是今天要跟大说的是独立在外的“外蒙古”,也就是“蒙古国”,它曾是中国的一部分,但却寻求独立从我国脱离了出去,在多年后的今天,蒙古国的发展并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说是非常落后,反观如今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已然成为一个世界强国,那么对于今天的局面,蒙古国感到后悔吗?如果他们当初不执意要脱离出去,现在的蒙古会不会不一样呢?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蒙古国的现状,它到底“落后”到什么程度了呢?

蒙古国被“挑唆”寻求独立,脱离中国后现状凄惨,如今后悔了吗?

蒙古国

蒙古国土面积为156.65万平方千米 ,是世界上国土面积第19大的国家,也是仅次于哈萨克斯坦的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

虽然蒙古国本身有着相当恶劣的自然环境,但其实并不贫瘠。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的内陆国家,它的资源储备量十分丰富,且种类繁多。目前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就高达80多种,煤炭、石油等能源的储备也让人眼馋。蒙古国不仅资源丰富,连牛羊的畜牧业也十分发达,蒙古国就是这样一个地下黄金流淌,地上牛羊奔跑的国家。

这样看来,蒙古国本应是一个非常富裕的国家。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即使蒙古国坐拥如此优渥的天然资源,却还是不幸登上了联合国“贫困”国家的名单,成为了亚洲中东部最为落后的国家。就算是外蒙古整个国家最为繁华的首都乌兰巴托,充其量也只不过与我们中国的三四线城市相当,而且还能看出一些“烟火气”,至于其他地方,一眼望去大多是戈壁和沙漠,一眼望去,更是一片荒凉。

在蒙古国,整个国家的全国GDP甚至比不过我国的一些沿海的区县。如果只是这样还不算太糟糕,更夸张的是蒙古国本身外债高垒,已经欠下了235亿美元,国家没有办法甚至打感情牌要人们出售牛羊为国还债,实在是太过凄惨。

那蒙古国与仅有一线之隔的内蒙古相比,情况如何?别看这二者一个是单独的国家,一个只是一个自治区,但二者之间的经济差距非常之大。内蒙古占地118.3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高达2470万,而外蒙古占地156.65平方公里,比内蒙古更大一些,人口数量却仅仅只有312万,这相差8倍的人口差距令人十分震惊,并且二者经济上差距比这更加夸张,有着接近20倍的差距。

蒙古国被“挑唆”寻求独立,脱离中国后现状凄惨,如今后悔了吗?

蒙古国士兵

那么为什么一个本该富得流油的资源国会落得如今这幅田地呢?其首要原因是因为人口不足。

蒙古国位于我们中国的北方,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内陆国,全境深居内陆,四周别说是海洋了,连湖泊都看不见,它的气候有着明显的大陆性特征,夏天高温干燥,冬天寒冷,其自然环境可以说是十分恶劣。在恶劣环境下人更容易出现体弱多病的情况,而且蒙古国的科技不够发达,医疗水平相对落后,一些患上较为复杂病症的人,很难治愈,这也导致了蒙古国的自然死亡率居高不下。再加上总体生产力不高,人均GDP非常低,生存困难,使得蒙古国的人口的数量总是保持在一个较低的范围。

此外,蒙古国劳动力的缺少导致很多贫困地区的开发难以实现,这一系列原因就导致了整个社会的劳动力无法满足国家的发展需求,国家经济每况日下。

而我们中国之所以能够在改革开放期间改头换面,一举成为令全世界瞩目的国家之一,除了国家领导人英明的政策指引方向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带来了不少劳动力,那个时代勤奋且朴实的人们,用自己的汗水推进了中国各方面飞速发展的进程。

第二个原因便是科技落后。外蒙古由于经济落后的问题,没有更多的钱来发展教育,教育水平不达标,培养不出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也就不好提高国家的科技实力。要知道,挖掘矿产与矿产加工都需要相当高的技术含量,仅以蒙古国目前的技术,只能进行原油与原矿的出口,无法进一步提高矿产的价值,坐守宝山却只能开采出一些边角料,属实是有些浪费,也正因如此,蒙古国难以摆脱穷国的命运。

第三个原因便是身处内陆,交通不便。首先就是独特的地势,深居内陆所导致的交通问题,暂且不提他们身处内陆,根本就不存在海路这一说,即使是陆上交通也十分不便。由于蒙古国的科技水平比较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许多公路都是原生态的,国内仅有的铁路还是通往俄罗斯和中国的,而蒙古国本身有着“排俄”“排华”的思想,所以外蒙古在与两个国家交往时颇有戒心,一度无法进行下去。至于其他国家,由于交通的不便导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流非常困难,所以即便手握丰富的资源,他们也很难将资源运输出去。

蒙古国被“挑唆”寻求独立,脱离中国后现状凄惨,如今后悔了吗?

国民党总统 蒋介石

最后,也是上述提到的,对其他国家的敌视。本身要解决资源运不出去的问题并不困难,只要让其他国家前去外蒙古,帮助他们进行资源的开发就可以了,但事情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是外蒙古用自己那神奇的“脑回路”成功地这条路给堵死了。蒙古国的工业化程度非常之低,他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来自于进口,而蒙古国本身除了自产的牛羊制品和简单开采的矿产之外,几乎没有办法生产其他的物资,如果没有中国等国的援助,外蒙古的供应危机会更加严重。

然而,对于时常给予他们援助的中国与俄国等国家,蒙古国不仅没有感恩,甚至还相当地不信任。

如果仅仅是对帮助他们国家抱有怀疑的态度,那么真正意义上给他们造成的影响倒也不大,关键是他们还通过舆论导向,引导人们拒绝着外界的帮助。例如,叫停中国和俄罗斯方面的投资项目,抵制中国的商品出口,甚至连让许多国家梦寐以求的与中国合作,都被蒙古国趋之若鹜,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也正是因此,使得蒙古国的现状着实凄惨。

那可能有的朋友要问了,既然脱离了中国,会落得如此“凄凄惨惨切切”,那当初它为何要脱离中国?它是怎么与本可以庇护自己的“母亲”分开的呢?

这就要从成吉思汗建立元朝开始说起了,其实从那时候一直到清朝结束为止,外蒙古一直是我们国家的一部分。然而却在清朝末年发生了意外,当时战争频发,国势衰微,一时之间人心惶惶,几乎没有人看好中国的未来。最终,在沙皇俄国的不断“挑唆”下,外蒙古于1911年12月28日,宣布“独立”。之后的北洋政府虽有心收复,奈何实力不足。蒋介石在位时也有过一次能够收复外蒙古的机会,可惜因抗日战争的原因而让机会悄悄溜走。

蒙古国被“挑唆”寻求独立,脱离中国后现状凄惨,如今后悔了吗?

内蒙古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不久,外蒙古封建上层集团在沙皇俄国支持下宣布“独立”,1915年《中俄蒙协约》签订后外蒙古在沙俄卵翼下实行“自治”。

二战时期,德国战败,苏联取得了胜利,一时之间风光无限。美英等国为拉拢苏联,让这场消耗巨大的战争早点结束,希望苏联加入亚洲战场以减少英美等国的损失。但是令人感到气愤的是,美英两国为了让苏联能够答应加入亚洲战场,便在雅尔塔会议上,未经中国同意就舍弃了中国的利益,替中国答应了苏联提出的这一不公平的条件:承认外蒙古独立。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的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国民党政府被迫与苏联签署了一份《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表示同意他们在雅尔塔会议上的这一决定,而且还愿意通过公民投的方式来最终决定是否允许外蒙古独立。1945年10月20日,外蒙古举行了全国性的公民投票,而投票结果也正是顺了美英苏的意,97.8%的外蒙古公民都认为蒙古国应该独立出来,就这样,蒙古正式的被分离了出去。一切能留住外蒙古的时机都在“机缘巧合”下被意外“放”走了,外蒙古脱离中国成为了历史的事实。

1945年8月14日,国民政府与前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同意外蒙古根据公投结果独立。次年,对独立予以承认。 1953年,台湾当局在联合国以苏联违反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并同中国共产党合作为由引发“控苏案”,从此不再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 1961年10月2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630号决议案,当时占据中国席位的台湾当局弃权,蒙古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

自此,外蒙古作为独立国家的地位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认同一直持续到今天。其实,在苏联参战时,日本本就已经是强弩之末,所以在二战结束时,苏联的加入对亚洲战场起到的作用远没有英美想的那么重要。不过通过这次美英苏不经同意就随意侵犯我国利益,我们也能再次深深地体会到一个真理——弱国无外交。

蒙古国被“挑唆”寻求独立,脱离中国后现状凄惨,如今后悔了吗?

俄罗斯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依然没有放弃过收回曾经丢失的国土,中国政府也在积极进行外交谈判,收复我国流落在外的土地,比如新疆、澳门、香港,同样,外蒙古也是我国的一部分,然而那时与我们还算交好的俄国却力保外蒙古,再加上有国民党政府的证明,我们很难争取到有利立场,而且外蒙古已经成为独立国家很长时间,我们之间的存在着难以想象的文化差异。先不说能不能收回来,就算强行收回来了,也有可能因观念不和而导致“叛逆思想”的出现。更何况那时我们国家也有一些其他的事需要解决,而出于大局考虑,这件事情便被暂时搁置了下来。

而独立后的外蒙古离开了中国的怀抱也没有太过伤心,在苏联还在时它亲近苏联,在苏联倒塌之后,它又与西方国家颇为亲近,在蒙古国的眼中,似乎再也没有出现过中国的身影。

到了1961年,蒙古国加入联合国,在国际上正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我们这才放弃了收回外蒙古的期望。如今,蒙古国依旧处在两大国之间,做着自己的“富贵梦”,却不知道自己已经亲手将财富驱逐了出去。

现如今,蒙古国还是选择亲美,或许两国的距离越来越远是一系列偶然和必然所导致的结果,但是希望有一天,外蒙古的人能想起本我们同属一家人的事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中国   同盟条约   俄国   苏联   独立   蒙古   蒙古国   联合国   内蒙古   亚洲   内陆   凄惨   落后   现状   后悔   原因   我国   国家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