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拜会”,谁是赢家?

“普拜会”,谁是赢家?

作者:东方鸿鹄


拜登与普京16日在瑞士会晤。这是近期最受关注的国际事件。对于美国总统拜登来说,这是他就职后的一场重型外交秀。

很多糟心的细节。比如,拜登在会晤结束后的记者会上,竟将普京总统误称为特朗普总统,并以粗口答记者提问。这倒有点特朗普的风格。是紧张还是漫不经心,不得而知。但这个细节从侧面说明,会晤未实现拜登预期。

这只是插曲,重点是,拜登为什么选择与普京会晤?

鹄哥以为,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美国依然在主导世界格局。但今天的主导与昔日不能同日而语。过去是世界需要,现在是美国需要。

世界主要国家,英法德等属于盟友,印度巴西等不足以对美国形成威胁,能让美国感受到压力的是中国和俄罗斯。

美国规则已经行不通。拜登需要与中俄商量着来。

那么之所以拜登选择先与俄罗斯接触,是因为美俄关系是棘手。

近来,两国关系已经跌到历史最冰点。 自从俄罗斯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并陷入干预2016美国总统选举的丑闻以来,美俄关系一直处于螺旋式下降状态。今年4月15日,美国政府以俄罗斯进行网络袭击、干预美国选举等“恶意活动”为由,宣布对俄实施大规模制裁并驱逐10名俄外交人员。随后,俄罗斯政府宣布将美国列入对俄不友好国家名单。

等于说,双方已经撕破脸皮,陷入僵局。

会晤前,普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和俄罗斯双边关系恶化到了近年来的最低点。”拜登听闻后,也表示赞同。

这说明,彼此很清楚,双方关系很糟糕。

美俄在中东、东欧等都出现激烈的对抗,可能会直接动刀动枪的那种。

这与中美关系有本质区别。中美关系紧张,都是美国一手炮制。只要美国不挑事,中美关系很快会修复。而俄美关系出现问题,双方都有责任。

从美国角度来看,虽然视中国为最大对手和战略敌人,但修复美中关系的主动权在美方。只要美国想,可以随时与中国商量。

而美俄关系更为棘手,稍微不留神,可能擦枪走火。这时候美国与俄罗斯最高领导人接触,本身就有愿意坐下来沟通,冰释前嫌的题中之义。

拜登希望与俄罗斯建立更加稳定和可预测的关系,普京则希望他的国家作为一个世界大国能被认真对待。

普京似己达到目的,拜登却未必能如愿。

第二,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国与中国和俄罗斯关系都闹得有些僵。与此同时,本来就不错的中俄关系,现在更加密切。

“普拜会”,谁是赢家?

美国很清楚,对付中俄任何一个国家都很吃力,如果中俄坚定地站在一起,结成战略同盟,美国几乎没有胜算。所以在选择与中国建立什么样的对抗关系前,先与俄罗斯领导人接触,彼此交换意见,摸一下对方底牌,很有必要。

拜登选择先与俄罗斯领导人接触,彼此划定边界,就很自然了。更重要的,美国未来如何处理中美关系,先得理顺俄美关系。

把最难啃的骨头留在最后。先与俄罗斯接触,是为处理后面中美关系预留弹性空间。

那么普拜会,成效为何?谁是赢家?

鹄哥以为,这次普拜会对于双方关系很难会有实质性推动。

普京在俄美首脑会晤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与美国总统拜登见面前后,自己对俄美关系都不抱幻想。

这是为什么?因为双方很清楚,特别在一些涉及各自利益的核心问题上,双方都不可能轻易让步。

“普拜会”,谁是赢家?

普京在发布会上表示,他与拜登的会晤“非常有建设性”,双方尽管在很多领域立场不同,但都带着相互理解且愿意解决问题的意愿,没有展现敌意。

普京表示,他与拜登讨论了战略稳定,网络安全,地区冲突,贸易关系以及北极合作等议题。普京还就乌克兰东部地区发生的冲突等一系列问题予以了回应,并表示“不认为在乌克兰加入北约一事上有讨论空间”。

这些话,可谓绵里藏针。

白宫网站发布《美俄总统战略性稳定联合声明》称,两国“即使在(关系)紧张时期,它们也能够在确保战略领域的可预测性、减少武装冲突风险和核战威胁的共同目标上,取得进展。”“ 今日,我们重申核战争不能打赢、也绝不能打的原则。”

这也是为两国关系划定底线。

但,分歧难弥合。

特别是,拜普会后,俄罗斯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就表示,目前还没有理由将美国从对俄不友好国家名单上移除。

现在的俄美关系虽然很糟糕,但主动权在俄罗斯。俄方很清楚,美方比俄方更希望缓和美俄关系。这次拜普会,是拜登提出来的。其中原因,不得不提到中国。目前中俄关系比中美关系要好。

从普京角度,美国想谈什么都可以,但涉及俄核心利益问题上,俄罗斯不会让步。可谈,也可打。因为俄方很清楚,美国更在意中美关系。

美国也不愿与俄方关系进一步恶化。

因为这意味着中美关系的操作空间越来越小。

显然,普拜会晤结果,不仅影响俄美关系走向,更影响着美中关系的发展。

前面说了,中美关系如何发展,主动权在美国。中国对美国态度也很明确:坐下好好沟通,热烈欢迎;一言不合就开打,奉陪到底。中国不惹事,也不怕事。

中美、中俄、美俄,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任何一个双边关系,都影响另两个双边关系和整个世界关系格局。

现在来看,普拜会成果有限,短期内美俄关系不可能得到修复。这种局面,对于中国来说却能起到战略平衡作用。同时,中美大概率会继续对抗下去。相对于美方的瞻前顾后,中国则会从容得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克里米亚   乌克兰   中俄关系   中美   双边关系   中美关系   俄罗斯   会上   主动权   美国   赢家   中国   领导人   战略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