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区出学区房新政,爆表公办小学6学年内仅一户有学额

钱塘区出学区房新政,爆表公办小学6学年内仅一户有学额

这两天,“幼升小”的家长们忧心忡忡,因为小学一年级新生报名开始了。

今年公办小学如何录取?

简单来讲,符合本校就读条件且完成入学报名的儿童少年,公办学校根据其户籍、父母户籍和家庭住房等情况,按照“住、户一致”优先原则排序录取。

钱塘区出学区房新政,爆表公办小学6学年内仅一户有学额

6月11日,杭州钱塘区教育系统在钱塘“钱塘教卫发布”公布了2021年小学招生方案。

方案中提出:2021年9月1日起将执行以下规定:在符合“住、户一致”的前提下,当适龄户籍儿童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数时,公办小学6学年内(九年一贯制学校9学年内)同一套住宅只安排一户家庭的适龄户籍儿童入学。

钱塘区出学区房新政,爆表公办小学6学年内仅一户有学额

按照新政,今年孩子入读热门小学一年级的家庭,所落户的那套房子,未来6年只能作为该户主孩子(包括二孩三孩)入读排序的依据。

而如果是九年一贯制的学校,今年9月孩子入读一年级的话,未来9年内也只能作为该户主的孩子入读排序的依据。

简单来说,就是限制了学区房的流动性,一来缓解了红色预警学校的入学压力,二来也限制了学区房操作。

另外,细则还补充了一条,在规定年限内,对于同一套住宅产生其他家庭落户学生公办学校需求,则按照“同类排序靠后”原则,排在同类别学生之后。

如果遇到该学校这一年一表生爆表,即便你的落户时间已经达到了要求,那么你的孩子很有可能也是要被调剂的。

总结来说,就是钱塘区内,一旦有学生入读了红色预警学校,那么这套学区房6年或者9年内,第二户家庭就有无法入学的风险(二胎,三胎不受限制)。

如果在锁定期内,即使入学的孩子转学了,释放了占用的学籍学位,接手的家庭孩子还是可以入读该学区,但是需要接受“同类排序靠后”,面临被调剂的风险。

根据最新的预警消息,杭州钱塘区出现红色预警的学校有7所——

钱塘区出学区房新政,爆表公办小学6学年内仅一户有学额

其中,学正小学和文海实验学校(文清校区)去年都已经发生了“三户一致”的户籍儿童调剂的情况。

此外,萧山区也发布了类似政策——

钱塘区出学区房新政,爆表公办小学6学年内仅一户有学额

公告规定,萧山二手房三年内只解决一户家庭子女入学。如2021学年入学,将查验其作为学区房在2021、2020及2019学年其他家庭子女就读义务段学校的情况。

与钱塘区不同的是,萧山区的规定是面向所有学校,不管其是否爆表。

这里也提醒各位家长,在买学区房之前,一定要核实清楚该房源的学籍占用情况。特别是在钱塘区买学区房,还需要查清楚学位锁定周期。

以下是各区2021年公办小学招生方案——

钱 塘 区

公办小学录取共分五批次进行,其中户籍生录取在第一批与第二批,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录取在第三批、第四批与第五批。

▍第一批:符合条件直接报公办小学的户籍儿童(不包括报名民办小学的户籍儿童,下同)

7月12日—7月22日,对于学区内户籍儿童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公办小学,由公办小学根据“三户一致”儿童的落户时间先后排序依次录取。对于学区内户籍儿童数未超过招生计划数的公办小学,可一次性录取所有直接报名该公办小学的户籍儿童。

“三户一致”指儿童户籍、父亲和母亲户籍与家庭住房一致,且均在小学学区内。其中父母有区内房产的,家庭住房以父母房产证为依据认定;父母无区内房产的,家庭住房以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房产证为依据认定。

▍第二批:第一批招生录取阶段未被录取的户籍儿童。

7月25日—7月27日,公办小学根据“住、户一致优先”原则,按以下顺序录取:

①儿童户籍与父母户籍、家庭住房三者一致,均在小学学区。其中父母有区内房产的,家庭住房以父母房产证为依据认定;父母无区内房产的,儿童和父母居住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家,家庭住房以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房产证为依据认定。(以上住户一致家庭儿童按先“三户”后“两户”顺序录取。“三户”指儿童户籍、父亲户籍和母亲户籍与家庭住房一致,“两户”指儿童户籍、父亲或母亲户籍与家庭住房一致。)

②儿童和父母户籍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户籍、住房三者一致,均在小学学区(父母有区内房产但不在该小学学区),且儿童自出生之日起落户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家。

③儿童有本区户籍,但不属于上述两类。

当同类情况儿童报名数超出该校招生计划数时,则按照儿童的落户时间先后排序依次录取,未被录取的儿童由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相对就近原则统筹安排入学。

▍第三批:持有有效居住证且适用积分排序入学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

7月28日—8月10日,各报名点学校按照以下顺序并依据积分高低依次录取。

①父母持有《浙江省引进人才居住证》;

②父母未持有《浙江省引进人才居住证》。

父母双方申请积分的,取积分高(排序靠前)的一方。积分相同、志愿相同者,按以下条件顺序依次确定排序先后位次。

①申请人家庭在市区有自购产权住房且实际居住;

②本区连续居住时间长;

③社会保险积分高;

④基础积分高。

录取结果公示7个工作日。不接受积分入学安排者,视作自动放弃在本区申请入学,应及时到户籍所在地入学。

▍第四批:部分不适用积分排序入学但符合本区就读条件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

7月28日—8月10日,各报名点学校按照以下顺序依次录取。

①适龄儿童父母有区内房产

A.适龄儿童持有效居住证且父母户籍为区内户籍;

B.适龄儿童持有效居住证且父母持有《浙江省引进人才居住证》;

C.适龄儿童未持有效居住证但父母持有《浙江省引进人才居住证》;

D.适龄儿童持有效居住证(不含A、B类)。

②适龄儿童于7月11日(含)之前取得有效居住证且父母无区内房产

A.适龄儿童持有效居住证且父母户籍为区内户籍;

B.适龄儿童持有效居住证且父母持有《浙江省引进人才居住证》;

C.适龄儿童未持有效居住证但父母持有《浙江省引进人才居住证》;

D.适龄儿童持有效居住证(不含A、B类)。

持有效居住证入学的随迁子女,根据本区公安机关发证时间依次录取。仅持《浙江省引进人才居住证》入学的随迁子女,根据签发时间依次录取。

▍第五批:7月12日—8月31日期间取得有效居住证,以及其余符合本区就读条件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

8月11日—8月31日,此批学生将由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资源在全区范围内进行统筹安排入学。

▍其他

自2021年9月1日起将执行以下规定:

在符合“住、户一致”(即适龄儿童户籍与法定监护人户籍一致、适龄儿童户籍地址与法定监护人的房产证地址一致)的前提下,当适龄户籍儿童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数时,公办小学6学年内(九年一贯制学校9学年内)同一套住宅只安排一户家庭的适龄户籍儿童入学。

即实施学校每年对当年入学使用过的住宅房地址进行登记备案,录入数据库。录入数据库的住宅房在规定年限内不再作为同一学校对口入学的依据。

在规定年限内,对于同一套住宅房产生其他家庭落户学生公办学校需求,则按照“同类排序靠后”原则,排在同类别学生之后,未被该公办学校录取的,则由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相对就近原则统筹安排入学。

滨 江 区

公办民办学校录取同步实施,其中公办学校分两个阶段录取,第一阶段录取与民办学校同时进行。选报民办学校、未被录取的,将进入公办学校第二阶段录取。

▍户籍生入学

7月12日-22日公办小学第一阶段录取。录取时,在选报公办学校的儿童少年中,按照“住、户一致”优先原则和“同表次按学生落户时间先后”原则排序。其中,公办小学录取儿童户籍、父母户籍、家庭住房三者一致且均在学校学区内的儿童,以及本学区内世居家庭儿童(公办初中同)。

7月24日公办小学第二阶段录取开始。选报公办学校第一阶段未被录取和选报或补报民办学校未被录取的儿童少年,均纳入公办学校的第二阶段录取程序。公办学校根据儿童少年户籍、父母户籍、家庭住房等情况,按“住户一致”优先原则分类排序,其中选报或补报过民办学校的,按“同类排序靠后”的原则,排在直接报公办学校的同类别儿童少年之后(即:属“一表生”的排在直接报公办学校的所有“一表生”后面,以此类推)。

公办学校在招生计划内,根据排序情况未能录取的,由学区学校向区教育局提交名单,区教育局按相对就近原则统筹安排至附近有学位学校入学。录取结果由学区学校负责通知录取学生家长。

▍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申请积分入学的安排

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须在4月9日前到各街道服务窗口申请积分入学。

7月7日-7月8日,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家长登录报名系统进行信息核对,如对部门核查反馈的信息有异议,可在系统中直接递交复核申请,由相关部门进行复核。

7月11日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家长随带家庭户口本和适龄儿童本人居住证的原件和复印件,父母双方身份证到区教育局指定地点进行现场信息核验:居住证地址为西兴街道的,统一到西兴实验小学;居住证地址为长河街道的,统一到博文小学;居住证地址为浦沿街道的,统一到东冠小学。

8月2日-8月6日,区教育局通过“滨江发布”、“滨江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公示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统筹安排学校的结果。8月7日,家长携孩子随带家庭户口本、居住证等证件原件,前往公示的相应学校办理入学手续。不接受积分入学安排者,视作放弃在本区申请入学,应及时到户籍所在地入学。

区教育局根据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居住情况及区域学校资源情况,按积分高低就近安排到居住地所在的公办小学;若居住地所在学校学位不足的,统筹调配到周边有空余学位的其他学校。每个学校均按积分高低先安排本学区内的流动人口子女,再接受其他学校调配的流动人口子女。优先安排已参加积分入学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

西 湖 区

▍第一阶段录取

7月24前,报名公办小学的儿童中,根据儿童户籍与家庭住房情况,在学校招生计划内根据排序依次录取“住、户一致”的儿童。

▍第二阶段录取及调剂安排

7月25日至8月初,录取对象为报名公办小学但第一阶段未被录取的儿童及报民办小学但未被录取的儿童。其中选报民办小学及补报民办小学未被录取的,按“同类排序靠后”原则,排在直接报公办小学的同类别儿童之后。杭州市区集体户和拆迁户子女、符合国家政策的各类适龄儿童及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1)公办小学根据各校招生计划和报名情况,由区教育局和学校统筹安排入学。当学校教育服务区内符合条件的报名人数超过该校招生计划数,学校根据适龄儿童户籍和家庭住房情况,按照“住、户一致”优先原则,按下列类别依次录取:

① 适龄儿童户籍与父母户籍、家庭房产三者一致,均在学区内(房产以父母或父母与适龄儿童享有百分之百份额所有权为依据认定);或适龄儿童户籍落户在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房产,并和父母居住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家 [房产以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享有百分之百份额所有权的房产为依据认定],且父母在市区内无房产。

② 适龄儿童户籍自出生日起落户在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房产,并和父母居住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家[房产以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享有百分之百份额所有权的房产为依据认定],父母在杭州市区内另有房产。

③ 适龄儿童有杭州市区户籍,但不属于上述两类。

④ 适龄儿童无杭州市区户籍,已办理IC卡式《浙江省居住证》且在本区有效签注。

(2)当同一类别的学生人数超过报名学校的招生计划时,由学校依据公平、公正原则制定排序规则实施。未能录取的适龄儿童统筹安排到其他有学额的学校就读。其中,随迁子女将根据积分高低排序调剂。

(3)对于报名过程中提供假证明、假材料或是提供的材料与实际情况不符的,一经查实,取消该校录取资格。凡实际居住与证件不符的将会影响录取结果。

(4)7月24日,报名民办小学但未被录取的适龄儿童向对应公办学校进行补招报名。报名公办小学但第一阶段未被录取的儿童,无须再到学校补报,等待录取或调剂通知即可。

▍其他

1.本区户籍智障儿童(中等及以上智障程度)原则上由紫荆花学校接收入学;本区户籍盲童向浙江省盲人学校报名就读;聋人儿童向杭州市文汇学校报名就读。各校随班就读(含送教上门)的特殊儿童均需在教育服务区学校办理学籍关系。

2.符合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规定的驻地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子女、消防救援人员子女、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烈士子女、援鄂人员子女等入学,应由所属单位统一向区教育局提交申请,并根据杭州市统一的时间和端口进行网上报名,由区教育局审核后统筹安排。

3.凡符合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都必须按时依法入学,确因身体特殊原因需推迟入学的本区户籍儿童,家长须在报名前持市级及以上医院诊断病历、家庭房户证明和本人申请到户籍所在地学校办理延缓入学申请,由学校报区教育局审核批准后方可延缓入学。无故未按规定办理缓学手续的适龄儿童,在报名入学时将影响录取结果。

4.杭州市学军小学教育集团云栖小学(项目名:麦岭沙小学)新校舍启用前暂时在杭州市学军小学教育集团之江小学过渡。

临 平 区

符合临平区入学条件的儿童少年,按类别顺序排序录取,其中报名或补报名民办学校未被录取的,根据“同类排序靠后”原则录取,具体如下:

▍第一类,户籍在学区内的儿童少年。

具体条件:

1.A表生:本人户籍在学区内,且与父(母)户籍、家庭住房一致,以房产证(或不动产权证,以下略)为依据;本人户籍在学区内,且与祖父母(外祖父母)户籍、家庭住房一致,以房产证为依据。

2.B表生:本人户籍在学区内,但不属于上述类型。

排序办法 :

当第一类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时,根据A、B表顺序及本人落户时间早晚排序录取,超出部分就近分流安置,同一教育集团内优先考虑。

▍第二类

具体条件:

户籍不在学区内,但具有余杭区、临平区户籍的儿童少年,其父(母)在学区已购房并实际居住一年及以上(以2020年5月31日以前取得的房产证为依据),符合迁户条件的。

排序办法:

当第二类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时,根据其父(母)取得房产证时间早晚排序录取,超出部分就近分流安置,同一教育集团内优先考虑。

▍第三类,小学为持临平区有效《浙江省居住证》的儿童。

排序办法:

采用“积分入学”办法,根据随迁子女居住证积分高低进行排序,统筹安排入学,父母双方申请积分的,取积分高(排序靠前)的一方。积分相同者,按以下条件顺序依次确定排序先后位次:申请人家庭在临平区有自购产权住房且实际居住;临平区连续居住时间长;社会保险积分高;基础积分高。

无积分者,按以下条件顺序依次确定排序先后位次:申请人家庭在临平区有自购产权住房且实际居住;临平区连续居住时间长;父母缴纳社会保险时间长。

3月1日至4月10日未进行“积分入学”申请,以及公办小学第一阶段录取开始后至8月31日间取得居住证的儿童,不适用“积分入学”办法,按照无积分者排序录取。

▍其他类

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区相关政策规定,在临平区公办学校妥善安排入学。

临 安 区

公办小学按学区招生,学区由区教育局确定。如果报名人数超过学校核定招生计划数,学校根据适龄儿童户籍和家庭住宅情况,按照“住户一致”优先原则,通过排序方式统筹安排。各类生源录取顺序:

▍第一批,住户一致生源。

适龄儿童户籍与父母户籍、家庭住房三者一致,均在学校学区。父母无房产的,适龄儿童和父母居住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家,家庭住房以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房产为依据认定。按户籍迁入时间先后排序。

▍第二批,住户不一致生源。

适龄儿童和父母户籍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户籍、住房三者一致,均在学校学区(父母有房产但不在学校学区);或适龄儿童和父(母)有学区户籍,但无住房的。按户籍迁入时间先后排序。

▍第三批,特殊人员子女。

符合上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本区人民政府相关文件规定的军人子女、引进人才子女等,按相关政策分类统筹安排入学。

▍第四批,符合条件的临安籍适龄儿童跨镇街就学生源。

临安籍适龄儿童跨镇街就学生源应满足“三个一条件”(在相应镇街实际居住一年及以上,务工创业一年及以上,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纳一年及以上)。申请入学,按父(母)在相应镇街用人单位实际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时间长短排序。

▍第五批,适龄儿童少年本人持有本区有效《浙江省居住证》。

父母有积分的按积分高低排序,没有积分的按儿童少年本人证件申领时间长短排序。

钱塘区出学区房新政,爆表公办小学6学年内仅一户有学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学区   小学   外祖父   祖父母   流动人口   区内   新政   户籍   子女   住房   年内   积分   父母   儿童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