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代战争史的演变

由始至今,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为久远的文明古国之一,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化是斑斓多彩的,而战争也始终陪伴我们左右。中国的历史其是就是一部战争史,它伴随着朝代的更迭向前发展。在冷兵器时代的中国古代战争中,短兵相接成了双方将士最常见的对抗,因此士兵身体的强壮程度及技击格斗术的优劣,将直接决定战斗的胜负及战争的进程。随着战争模式的演变,对军队训练也有不同要求。下面,约克就和大家谈一谈中国古代战争史的演变。

浅析中国古代战争史的演变

1、原始军事活动对体育技能的影响

氏族社会末期出现了战争。古代传说中的黄帝和炎帝的战争、黄帝和蚩尤的战争,以及后来大禹和九黎三苗之间的战争,都是大规模的部落联盟之间的战争。这些战争有力地促进了兵械制作和技击术的发展。蚩尤成为传说中的“战争之神”,传说中许多武器的发明都归功于他。

《世本》载:“蚩尤作五兵:戈、殳、戟、酋矛、夷矛。”蚩尤还是搏击能手,《龙鱼河图》说他“铜头铁额”。《述异记》载:“蚩尤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这折射出原始战争对徒手格斗的擒、拿、摔、打等战斗技能的产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浅析中国古代战争史的演变

2、战车的出现对军队体育的影响

国家产生以后,出现了常备军,战争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大约在公元前2000 年前后,马开始被用于拉车,马车很快成为战争的重要利器,夏商周时期战车已是主要的作战工具。

《吕氏春秋》说,商汤以“良车七十乘”战败了夏族。商在灭夏之后设置了三军,每军有一万人左右。西周灭商也是依靠了“戎车三百乘”。战车上使用的武器除了弓箭外,主要有戈、矛、戟等最为常见的武器。《楚辞·国殇》中的“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失交坠兮士争先”,便是车战场面的生动写照。

先秦训练车兵常通过四时田猎进行,亦称“蒐狩”,春称蒐,夏称苗,秋称狝,冬称狩。天子、诸侯遇农隙无事,行围射猎,既是娱乐,也是借此演习军事,因而受到历代重视。

史载,夏代太康率领亲属到济水之北田猎,被后奕乘机篡权夺取王位。商代田猎频繁,卜辞中多有记载。西周时田猎形成制度,天子六军,诸侯国三军、二军或一军,每年进行田猎。战争促进了兵器的改进,先秦普遍使用青铜兵器,种类增加,已经有戈、矛、刀、斧、钺、镞、盔等,而且质量大有提高,比以前更加锋利、轻便和坚固。战车作战,兵器使用技巧远不如体能重要,因而在夏商周直至春秋时期,军人体能受到高度重视。

据史书记载:“夏桀殷纣,手搏豺狼,足追四马,勇非微也。”秦武王与大将孟说比赛举鼎,结果弄断了自己的膑骨,这也影响到当时的文人,如孔子不但善于射、御,而且力气大到“能拓国门之关”。

浅析中国古代战争史的演变

3、步兵、骑兵兴起与军队训练的变化

战国秦汉时期步兵逐渐发展成为主要兵种。步战的兴起使车战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仅靠士兵已不能适应战争需要。因此,各诸侯国改革军队,强令各地推荐优秀军事人才,并举行各种比武。这一时期士兵的身体训练主要有负重跑、角力、跳跃、游水、投掷等。

从田猎式综合训练向专门性训练发展的同时,短兵相接所需要的技击格斗也有较快的发展。三国时期的曹丕在著述中就描述了一次他与邓展斗剑的情况。东汉画像砖、石中也有不少持剑对练的画面。秦汉时期,为了与精于骑术的匈奴作战,骑兵进一步受到重视,骑射训练有较大发展,出现了不少著名射手。西汉李广的“夜射饮羽”、三国吕布的“辕门射戟”都是千古流传的佳话。东汉画像砖上的骑射图也描绘了汉代军中骑射的姿态。秦汉时期从“相搏”中逐渐分化出一种新的竞技形式———“手搏”。手搏又叫“弁”。

《汉书·艺文志》载有手搏六篇,归类于兵伎巧。班固称:“伎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者也”。强调“手搏”是通过“习手足”的练习,增强体能和熟练器械使用技巧的方法。可惜此书已经失传。

春秋战国时期,楚、越两国善于铸剑,名剑甚多,士兵以剑为主要兵器。1975 年在湖北江陵出土的越王剑在地下埋藏了2500 多年,出土时仍色泽如新、剑刃锋利。当时社会上习剑成风,一些“士”以击剑为职业。赵文王养剑士3000 余人,“日夜相击于前”,“好之不厌”。这些剑士“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剑术颇高”。民间剑术家越女讲述越王勾践之剑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侯气,与神惧往,杳之若日,偏如藤兔”,至今仍被奉为剑法经典论述。

士兵的体能是古代军队最主要的战斗力,步战和车战对士兵跑、跳能力的要求都很高,因而多以跑、跳能力来训练军队的战斗能力,其中负重跑是士卒的身体训练形式。战国时,魏国要求士兵“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日中驱百里”。跳跃或称距跃、踊跃、超距,要求能追上并跃上奔驰的战车。步兵的训练内容有曲踊、逾高、远等。

《同鉴宋记》中有南朝时宋帝“乘露车,与左右于太岗赌跳”的记载,后人注释说:“赌跳者,赌跳掷,以高为胜。”陈朝人黄法爽除一天之内走(跑)三百里外,尚能超距(跳远)三丈。在中国古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新的武器、新的战争思想不断投入、运用于战场,都直接影响着对军队的训练,不断地进行着演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中国古代   战争   夏商周   技击   作战   秦汉   步兵   传说中   战车   体能   兵器   士兵   军队   时期   武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