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伴手礼是个什么东东?

今儿去景区玩,众多的游客们纷纷在排着有序而长长的队伍购买该景区出售的纪念品,不由得想起了在旅游学院时候的郭教授。两鬓斑白的郭教授已在我们这所大学里面教了近三十年的光景,作为上学时期总爱捣蛋与不专心听讲的孩子,惟有他让我信服,也就是他,让我能够孜孜不倦地钻入专业纵深的知识海洋里面去汲取更多的知识与养分,而最终令我在这二十余载职场生涯屡屡进阶与得偿所愿,也给我的记忆深处留下了浓浓的一笔重彩。还记得郭老师第一次在课堂向我们讲述“伴手礼”;当时的我,真的不知道伴手礼到底是个什么东东。截止现在,大家也应该是绝大多数不知道这个伴手礼是什么吧?下边约克老师就来说一说“伴手礼。

  伴手礼

  伴手礼(Souvenir)指出门到外地时,为亲友买的礼物,一般是当地的特产、纪念品等。“伴手”是伴人送手礼,情感联系的桥梁,也就是古人“伴礼”的意思。另外,也指婚礼结束后送给宾客的结婚回礼。伴手礼出自连横《台湾语典》记载:“伴手贽曰伴手。俗赴亲友之家,每带饼饵为相见之礼。而台北曰手讯;谓手之以相问讯也。”

  以往的华人社会为农业社会,人情味浓厚,凡出外或是回乡,为表关怀与礼数,都会携带随手的小礼物送给亲友。这些随手的伴手礼并不是价值不菲的名贵产品,而是代表着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联系,只是一份小小的伴手却代表送礼者的心意,可谓礼轻情意重。进入现代社会,伴手礼已不只是著重于联系情感一份随手小礼物,而成为商业行销各地名品及特产的专有名词,也为携带伴手礼的人提供现成的选择。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都成了伴手礼的代名词。在澳门更有不少打正旗号售卖手信的店铺。

  伴手=丹禄:有人说:以前的人生活困苦,过年节时,要送给亲友的伴手礼,并不是在路上随便买的。通常是用自己平常省吃俭用的存款,或是自家生产而不断积累攒存下来的物品,就像炼丹一样要用心去准备的,因此,称作“丹禄”是形容一种珍贵及比喻那份诚敬送礼的心意。

  农历正月初二返娘家的伴手=等路:另一种说法是跟过农历春节有关,通常农历正月初二是嫁出去的女儿「返娘家」之日,嫁出去的女儿多半要依照习俗准备一些礼物,俗称「伴手」或「等路」且必需准备一些红包,以便返回娘家送给长辈、晚辈或小孩。若是女儿带回外孙,通常还由娘家赠送鸡腿给嫁出去的女儿。而一般外祖母还会用红绳系个小红包(以前习俗是系着“古钱”)挂在外孙脖子上,称为「结衫布」,以示祈福保佑之意。

  结婚伴手礼包装盒

  在福建、台湾一带,一般嫁出去的女儿都有农历正月初二回娘家习俗,场面都非常温馨,也可以说是古代最低限度保障女权的习俗,终年操劳家事的妇女,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得以「做客」心情享受这难得的假期。其实不管是伴手,还是丹禄/等路,都是为孩子《等》待来自远《路》亲友带来的礼物,这般礼尚往来,在平时固然疏略不得,在新年归宁及新婚回门之日,双方更一定要尽到来时「伴手」回时「等路」的周到礼数!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茶文化已经深入贯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伴手礼”将茶、艺、礼三者相结合具有典型的文化艺术特色。‘伴手礼”的文化不单纯是物质享受,也不单纯是精神文化,而是将二者巧妙的结合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进而发展到精神文化活动中。我们一直不断努力推尚“伴手礼”的精神,并将其弘扬传播到华夏大地,发扬中华传统美德。

  伴手礼送的就是艺术,“鞍槭”直是伴人送手礼,也就是古人“鞍槔”癖的意思。这些随手的伴手礼代表着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联系,只是一份小小的伴手却代表送礼者的心意,对于人们来说,伴手礼不只是一项礼物,而是牵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的桥梁,能表达送礼者最深的心意,好的伴手能使送礼双方形成心灵的交流与共鸣。

  台湾伴手礼

  伴手礼,在台湾很多人会称之为“丹禄”,也是台语伴手礼的发音,它的由来据传是因为台湾早期人民生活困苦,逢年过节时要送给亲友的伴手礼,不是路上随便买买的,而是全家省吃俭用存下来或是自己辛苦生产积累下来的,就像炼丹一样艰辛,比如那份真诚浓厚的心意。另一种说法是“等路”,也就是指等待客人从远方来,中国向来有礼尚往来的习惯,因此伴手礼就像是等路一样,让人有所期盼的感觉。大家耳熟能详的台湾伴手礼有凤梨酥、牛扎糖、高粱酒等,以及珊瑚、桧木、莺歌陶瓷等伴手礼。

  北京伴手礼

  早在2012年的时候,北京某公司就推出过伴手礼礼品册系列,其中包括北京餐饮美食茶点之旅。也有文化之旅如北京天文馆门票,北京博物馆等多家展馆,更有休闲绿色生活体验之旅。让人们在享受美食之时感受北京文化。新时代的伴手礼将更多为人们的生活添姿多彩。“伴手礼”将玩、吃、文,礼四者相结合具有新时代的创新。

  厦门伴手礼

  福建、台湾等地区都有送伴手礼的风俗,人们出门或旅外归来,为表示关怀与礼数,总要随手带上当地特产赠送亲友,这是一个美好温馨的中华传统,礼物不在于价值高低,更在于那一份特别带去的情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礼数   台湾   娘家   习俗   北京   亲友   农历   月初   特产   心意   礼物   女儿   代表   情感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