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尽览古人避暑精华!看看还有哪些不被古人所知的避暑方法?

#三伏天来了,古人是如何避暑的#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发明和创造”博大精深,若繁星点点数不胜数。在没有冰箱、没有空调、没有电扇的几千年里,古人运用其智慧,创造了好多行之有效的避暑方法。下面约克老师就和大家唠一唠古人的避暑趣闻。

一文尽览古人避暑精华!看看还有哪些不被古人所知的避暑方法?

夏天烈日炎炎,燥热酷烈。虽不至于让人厌恶,但因常与闷、热、躁联系在一起,古今往来的人,都想到了一个相同的词:避暑。古代没有诸如风扇、空调等降温电器,他们是怎么避暑的呢?

一文尽览古人避暑精华!看看还有哪些不被古人所知的避暑方法?

1、“移居避暑”

自古至今,祛暑最好的方法,当然是根据地理位置和不同节气,通过“移居而住”来达到避暑的目的。自然界中的候鸟便是采取的这个办法。

清代从康熙皇帝以后,历任皇帝每年夏季都会离开故宫到颐和园、圆明园和承德避暑山庄去避暑消夏。

一文尽览古人避暑精华!看看还有哪些不被古人所知的避暑方法?

2、“凿冰降暑”

《诗经·七月》就有“凿冰冲冲”窖储度夏的记载。《大清会典》 中亦有记载说,在紫禁城、德胜门、正阳门外设有专门储藏冰块的官窖计十八座;冰窖采用埋入地下一点五米的半地下形式。每年三九御河起冰后,由采冰者凿成规定尺寸的方块拉入冰窖,待转年的夏天使用。

一文尽览古人避暑精华!看看还有哪些不被古人所知的避暑方法?

3、“凉殿驱暑”

在唐宋时期,避暑纳凉就已成为皇家宫廷、高官显贵夏季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避暑方式也十分奢侈。唐代时,皇帝在宫廷中建有专供避暑用的凉殿,殿中安装了机械传动的制冷设备。这种设备,采用冷水循环的方法,用扇轮转摇,产生风力,将冷气传往殿中。同时,还利用机械将冷水送向屋顶,任其沿檐直下,形造水帘,激起凉气,以达到消暑之目的。这种制冷设备利用自然水冷,具有较高的降温能力。

一文尽览古人避暑精华!看看还有哪些不被古人所知的避暑方法?

4、“冰鉴冷藏”

青铜冰鉴是我国战国时代就已发明的“原始冰箱”。青铜冰鉴1977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由铜鉴、铜缶组合而成,缶套置于鉴内。冰鉴的工作原理,是依靠装在鉴内的缶四周的冰块,使缶中的酒降温的。

中国古代,人们喜欢温酒,温酒不伤脾胃;夏季时也嗜喝冷酒,冷酒可以避酷暑。楚国地处南方,盛夏时饮冰镇酒,自然是莫大的享受。

“挫糟冻饮,酎清凉些。”《楚辞·招魂》中的这两句话就是说,夏天饮酒,捞净糟沫后进行冰镇,喝起来清凉味甘,煞是舒服。

清代宫廷亦有普遍使用以天然冰制冷的木质冰箱,这种器具当时被称作“冰桶”,“洋桶”,是由古代的盛冰容器——“冰鉴”演变而来的。它们一般为木胎,多用红木、花梨木、柏木等材料制成。外形口大底小呈斗状,上面以厚木板为盖,腰部上下箍铜两周,箱的两侧设置便于搬运的铜环,四条腿足为硬木活中的敼腿膨牙做法。足下安托泥,用以隔湿防潮。

这种冰箱不仅外形美观,而且结构科学合理,与现代冰箱有异曲同工之妙。箱内一般采用导热性较弱的铅或锡为里,这样既能起到较好的隔热效果,延长天然冰的使用时间,又可以避免融化的冰水侵蚀木质箱体。盖板通常为两块,其中一块固定在箱口上,另一块是活板。使用时可将活板取下,先在箱内放入冰块,然后便可以将瓜果、饮料等食物镇于冰上。箱底有小孔,可以随时排放冰水,保持箱内清洁;箱盖则雕有镂空的通气孔,用于散气通风,在保鲜食物的同时,亦可借助里面排出的冷气降低室内温度,进而起到“空调”的作用。由于木冰箱的成本较高,使用场合主要限于宫廷和上层权贵之家,因此流传至今的实物并不多见。

一文尽览古人避暑精华!看看还有哪些不被古人所知的避暑方法?

5、“平民消夏”

从古至今,人民的智慧是无穷尽的,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也想出了众多价低物廉避暑的好法子。首推的当然是扇子,又经济又低碳,流传最久。除扇子外,古人还发明了瓷枕,表面覆以青釉,冰凉通透,睡上去“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女词人李清照名 作《醉花阴》里有一句“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此处的玉枕就是青白釉瓷枕了。

一文尽览古人避暑精华!看看还有哪些不被古人所知的避暑方法?

6、“冷食降温”

诸如冷饮,也不是现代才有的产物,早在商朝就有富贵人家藏冰而饮,以后历朝历代加以改进,至周朝出现了专掌冰权的“凌人”,唐代有了“冰商”。此外,吃西瓜,饮茶,喝莲子羹,酸梅汤,也是人们常用的避暑方式。 据史料记载,南宋杭州街头就有很多的暑汤冷饮,诸如:甘豆汤、豆儿水、香薷饮、椰子酒、漉梨浆、卤梅水、姜蜜水、木瓜汁、沉香水、荔枝膏水等等。

一文尽览古人避暑精华!看看还有哪些不被古人所知的避暑方法?

7、“心静自然凉”

当然了,最是无敌的,还是要数从心境上来消夏的人们了。诸如∶水畔凉亭,孟浩然“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山涧泉旁,诗人释英“六月山深处,轻风冷袭衣”;去寺院纳凉的也不在少数,白居易“非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亦可谓一语道破禅机。

相比于古人,坐在空调房里的我们,可以随时感受到如沐春风的凉爽。但是,古人“心静自然凉”的修为,却是我们现代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与境界了。

一文尽览古人避暑精华!看看还有哪些不被古人所知的避暑方法?

结语∶迄今为止,还有哪些不为古人所知的避暑纳凉的办法呢?欢迎大家的下附留言与互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德胜门   心静   古人   玉枕   目的   冰窖   冰水   冰块   宫廷   所知   夏季   冰箱   皇帝   夏天   空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