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债的角度来看,房地产行业已进入梦醒时刻


从债的角度来看,房地产行业已进入梦醒时刻


从1994《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这个文件公布开始,房地产市场化已经走了将近30年,这30年是房价一直上涨的的30年,期间任何看空的专家在浩浩荡荡的涨势面前被无情嘲弄。

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把长周期中的一段趋势当成永恒的信仰。30年太长,看空的中年人熬成了老头,这个市场已经消灭了空头,一线城市房价永远涨成为信仰。

人的有效生命期太短,实际社会经验也就是三十年左右黄金期,大部分人的见识具有时代的局限性,这代人至死不渝的房价永远涨的信仰,几十年后的后人,可能会很不理解。

如果从大历史来看,我们对房价的历史走势可以有不一样的理解。

1.最初在九十年代推行的商品房是卖给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然后政府利用这个资金对城市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实际上起到了先富带动后富的作用。

这个和陈云为了控制社会主义纸币通胀,通过在国营商店高价卖手表,电子产品回收多余流动性的逻辑是一样的。少部分的商品房,高端手表,艺术品都是国家进行社会财富二次分配的工具。

2.房地产作为经济支柱产业的提法是从98年开始。

当时的大背景是国企大改革,经济需求不足,而房地产行业具有上下游产业链条深且广的特点,银行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对房地产进行大量的融资,房产商借钱搞开发,居民借钱买期房。

房地产行业具有极大的杠杆属性,在产品供应上可以加杠杆,在产品消费上也可以加杠杆。按揭贷款是一个发明,老百姓买不起房没关系,只要能凑的起首付,每个月慢慢还房贷就能达成交易,开发商回笼了资金,银行赚得了额外的利息,买房者可以入住新房,皆大欢喜。

3.这个高杠杆的模式,在经济高速增长,房价和土地价格一直上涨的时候,开发商、地方政府、银行和居民都受益。

初期的房奴也很受益。03年中国加入世贸后,经济增速长期保持两位数增长,房奴的收入增长远远超过房贷的利率,买房者的净资产快速升值。

地方政府利用几十年的卖地钱造成了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实现了城镇化。

开发商和银行在房价的上涨中,也享受到了资产规模不断做大的喜悦。

4.这个模式的瓶颈在于房价高到一定程度,消费者首付都凑不齐,新入场的资金总量有限,而获利盘太多,同时银行账本上积累了太多的债务,这个债务来自于开发商,居民,还有地方城投平台。

这个积累的债务越来越高,像一个堰塞湖,水位越来越高,任何经济下行期,地产对银行的绑架越厉害,每一次地产的假摔,银行会释放更猛的信贷刺激,08年是一次,16年是一次,20年也是一次。

5.而最大规模的信贷透支政策发生在16年。

实际上,如果没有16年的房地产棚改货币化改革,那么李嘉诚和万科在15年看空房地产的判断是正确的,房价在14年大概率见顶,他们也是那么做的,万科在15年之后是拿地最少的开发商,李嘉诚在15年前后套现了内地所有地产项目。

16年后的房价上涨硬生生把B浪反弹整成了大牛市,恐慌性逼空让再坚定的空头洗成了多头。代价也是惊人的,居民房贷达到25万亿,城市家庭平均负债50万。

按统计数据,现在的经济规模也就只比14年增长了30%,扣掉正常的现金流增长,那房价涨一倍的基础,主要来自于债务提升,14年m2的数据是123万亿,去年年底已经膨胀到了230万亿,m2是信贷,通俗的语言就是债。

总结

所以,如果从债的角度去理解,08年,16年和20年,房地产加杠杆可能接近极限,房地产未来要经历长期的下行期,借钱的美好时光已经过去,尘归尘,土归土,人的欲望如影如幻,未来还债期,将会是梦醒时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方城   行期   空头   首付   杠杆   地方政府   信贷   债务   房地产行业   开发商   房价   角度   居民   时刻   资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