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笔记:清明节与清明习俗之演变——兼答清明可否祝福问好疑问

清明,这个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节日,其内涵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发生着演变,以至到了今日,很多人只知清明“上坟祭祖”,而忘记了清明的“踏青游春”,把一个本来欢乐愉悦的节日,稀里糊涂地过成了哀愁悲伤的“忌日”!

——题记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分之后,谷雨之前,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也可能更早。清明节其实就是春天的节日,意味着真正的春天到了,气温转暖,草木萌动,百花齐放,天气清澈明朗。

文学笔记:清明节与清明习俗之演变——兼答清明可否祝福问好疑问

三月清明,春回大地,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游春的习俗,所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古人很重视清明节,人们换上节日盛装,尤其是妇女,打扮得漂漂亮亮,串门、郊游、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自古以来,踏青、游春、乐春就是清明节真正的内涵。

文学笔记:清明节与清明习俗之演变——兼答清明可否祝福问好疑问

清明节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扫墓,而且似乎更为重要,但扫墓成为民间习俗却是唐朝以后的事了。清明为什么要扫墓呢?就要从已经消逝的寒食节和上巳节说起了。

寒食节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很多人认为寒食节来源于重耳和介子推的故事,其实不然;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源于古代钻木取火。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生火。早期的“寒食节”就叫“禁火节”,是当时的大事。周朝还设立了专管取火的官职。禁火之时,人们就得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慢慢形成了固定的风俗。后来才因晋文公重耳和介子推的故事,强化了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的习俗,并增加了祭扫的内容。三国以后,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祭扫的习俗流传到各地,寒食节成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唐朝之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百姓上坟。

文学笔记:清明节与清明习俗之演变——兼答清明可否祝福问好疑问

“上巳节”是我国古老的节日之一,与清明节也相隔很近,汉代之后固定在三月初三,所以又称“三月三”。上巳节是古时的重要节日,远在殷商或更早就已形成,政府还专门设置女巫之职进行主持,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先秦时,上巳节已成为大规模的民俗节日,主要活动是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驱邪避灾、护生求子。

3月初万物复苏、春意盎然,人们恢复了生机和活力,是繁衍后代的最好时节,于是踏青出游、求偶交配,乃至“野合”。因此古时上巳节也称女儿节,是汉族少女施行成人礼的日子。不过,后来随着社会趋向文明,上巳节“野合”的主题日益淡化,求子的主题逐渐强化,后来形成了祭奠女娲、妇女们在河边求子的风俗。

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三个节日相隔很近,相互纠结,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习俗的演变、以及文明的进步,上巳节和寒食节逐步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其人文精华却融入了清明节,使清明节具有了更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更深厚的文化内涵。

文学笔记:清明节与清明习俗之演变——兼答清明可否祝福问好疑问

其实,从中国传统的哲学观与人生观来看,“踏青游春”与“扫墓祭奠”并不矛盾,我们大可不必为“扫墓祭奠”的庄重而压抑“踏青游春”的欢愉、影响我们活在当下、追求美好、享受生活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清明节   习俗   清明   寒食节   介子   冷食   生火   节气   传统节日   古时   自古以来   唐朝   内涵   节日   疑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