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放弃移民美国,拒绝美国2300万年薪,却帮助香港赚了3万亿

如今,有许多富人移居国外。如融创中国的孙宏斌、SOHO中国潘石屹的妻子张欣、VIVO和OPPO的创始人段永平等,早已将国籍改为美国。海底捞创始人张勇也移民新加坡。有些人努力移民国外,有些人放弃美国国籍回到中国,比如创新工厂的李开复。还有一个人虽然不是富人,但由于职位附带的“移民”要求,拒绝移居美国。这个人就是梁锦松。

他放弃移民美国,拒绝美国2300万年薪,却帮助香港赚了3万亿

梁锦松1952年出生,家里一共9个兄弟姐妹,生活拮据。然而,他自幼聪明,成功考入长沙湾英华街1号的英华书院。梁锦松1963年考入英华学院,原本考试得了13分,离校几乎成定局。

然而,当时艾礼士校长看到梁锦松有八个兄弟姐妹要供养,就允许他住在学校食堂空置的厨房里学习。两年后,梁锦松的艰苦生活终于结束。1971,他成功进入香港大学学习经济学和统计学。

他放弃移民美国,拒绝美国2300万年薪,却帮助香港赚了3万亿

香港第一代外汇交易专家,中国人的骄傲

自1974年以来,梁锦松一直在花旗银行工作。22年来,他一直是亚太地区投资银行业务、商业银行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的业务经理,成为香港第一代外汇交易专家。他无畏、谨慎、判断准确,在外汇交易中取得了成功,成为一位难得的“常胜将军”。他为花旗银行赚取了大量利润,并从那时起取得了迅速的进展。

1992,梁锦松在金融领域变得越来越有名,成为花旗银行香港分公司的总裁,这让无数中国人为他感到骄傲。值得一提的是,梁锦松在中国大陆金融人才培养方面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放弃移民美国,拒绝美国2300万年薪,却帮助香港赚了3万亿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许多外资银行仍不愿与中资银行合作。当时,正努力重新开设中国办事处的花旗集团走在时代前列,为许多中国银行提供了信贷额度。在梁锦松的安排下,花旗银行还为内地举办了多次金融培训班,这对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急需增加国际市场知识的金融部门官员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据说,内地许多独立的财经官员都听过梁锦松在花旗集团的演讲。

1996年,花旗银行邀请梁锦松到纽约担任花旗银行总部副主席,并开出2300万港元的年薪。当时,2300万无疑是一笔惊人的财富,花旗银行是无数金融从业者的圣地。不料,梁锦松断然拒绝了花旗银行的邀请。因为花旗银行对梁锦松移民美国提出了条件。为了保住自己的国籍,他放弃了任职22年的花旗银行,直接调任摩根大通担任亚太区主席。

他放弃移民美国,拒绝美国2300万年薪,却帮助香港赚了3万亿

一根橄榄枝,2000万年薪,他又放手了

在银行业工作了28年之后,梁锦松成为了香港银行业最成功的中国经理。他在1994赢得了香港杰出管理奖和1999的香港金紫荆星章。2001,他因一根橄榄枝,主动中断了他的银行管理事业。

众人都记得梁锦松为了保留国籍,拒绝了花旗银行2300万元的年薪。然而,在2001年,他还放弃摩根大通的年薪2000万元,降低了他工资的90%,并被邀请担任香港财政司司长。对此,梁锦松曾说:“我相信一句话,赚的钱不是你的,用的钱才是你的。一个人不需要太多的钱。”

他放弃移民美国,拒绝美国2300万年薪,却帮助香港赚了3万亿

梁锦松被《财富》杂志评为世界十大财经人物之一,肯定了他对香港经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在担任香港财政部长期间,被称为“金融大师”的梁锦松提出了许多改革措施,改变了香港的经济结构——促进了内地与香港签署CEPA(这份文件的签署意味着香港的正式经济回报),成功地解决了香港700亿元财政赤字问题。他还呼吁增加土地供应,当时,香港的房价已成功降低了60%。

虽然得罪了许多有权势的人,却给香港带来了3万亿的收入。

然而,梁锦松的政治生涯只持续了两年。在任期届满前,他因个人原因辞去财政司司长一职。2003年7月16日晚,他发表辞职声明。离开香港财政司司长后,梁锦松重返政局,又取得了巨大成功。

梁锦松曾经为自己写了一篇墓志铭:“梁锦松为香港和中国做了一些事情。”或许正是这种诚意使他了成为金融界的传奇人物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香港   美国   花旗银行   年薪   英华   移民   橄榄枝   司长   银行业   国籍   中国   银行业务   外汇交易   内地   金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