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企业主动撤回数量激增,违规贷款提前收回,股市怎么走?

IPO企业主动撤回数量激增,违规贷款提前收回,股市怎么走?


先说表象,3月2日,咱家发文《罕见!新股上市第二天便遭遇封跌停板,A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针对园林股份、联德股份上市后第二天就跌停现象进行分析,进而给出了闲闲财经自己的预测:“下一只主板新股,首日上市44%的涨停板未必就能封得住了!”


不曾想,这一次让咱家言中了,今天,605122四方新材,首日上市涨停板就被打开!


按照正常逻辑,今天A股整体表现并不差,连首日都不能封住,的确新股走势可能让很多人看不懂了。


尽管在上篇文章中,咱家也给出了不少分析当前新股上市的一些观点,今天来看,很显然不够全面。


根据几天前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消息显示,IPO信息质量抽查名单涉及的20家IPO申报企业中,有16家已经主动撤回材料


这就令人产生无限遐想了!


日前,新华社发文,随着监管制度的完善,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责任进一步压实,想通过“撤回”逃避监管恐怕很难,“一撤了之”“带病闯关”行不通了!


让咱家第一感觉,仿佛一场监管风暴即将席卷而来!


尽管新上市表现不佳的新股属于主板市场上仍非注册制下发行的,恐怕也会让投资者心中产生了疑虑,对近期新上市的公司质量缺乏了底气,可能也是造成新股上市表现不佳的另一重要因素了!




IPO企业主动撤回数量激增,违规贷款提前收回,股市怎么走?



当然了,企业IPO主动撤回或许是多方面的原因,我们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里,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或许致使很多企业始料未及,但出现了如此大比例的撤回,闲闲财经认为,很可能还存在另外一些问题。


我们禁不住要进一步追问,如果没有进行质量抽查,是不是就不撤回了呢?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全面推开注册制,势必让上市门槛大幅降低,如果存在审批瑕疵的话,同样也会给整个市场带来更大隐患!


近期咱家听到一些机构抱怨处罚过重的问题,这样来看,仍然不足以显现对其的震慑作用。按道理说,随着国内注册制的逐步深入推进,对证券行业来说是最大的利好,毕竟他们的业务变得更多了。


而实际情况呢?


从2020年下半年以来,证券公司的业绩表现平平,很多公司的股价被打回了原形,“靠天吃饭”的业态仍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注册制如此巨大的改革,券商业不见起色,的确令人失望!何谈投资价值?



IPO企业主动撤回数量激增,违规贷款提前收回,股市怎么走?




新股表现较差,当然也跟整个资金面环境有关。


近期,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楼市的情况,正在被监管部门严查的消息蔓延开来。


闲闲财经认为,这只是上半年来资金面偏紧的又一例证罢了,正如之前咱家的分析那样,2021年GDP目标仅超6%,无疑是给一系列动作埋下了伏笔。


最近两日,咱家注意到有知名研究员给予2021年中国GDP超过9%的目标,闲闲财经想说,恐怕这哥们只懂得闷头看数据,不懂得抬头看政策,才给出这一判断结果的。


按照国内有效遏制疫情,2020年保持良好增长势头的情况分析,这一预期本身并不为过,但,问题在于我们主动调低了目标,说实话,想降低目标也非常简单,打压楼市,控制信贷而已!


所以,咱家继续延续之前的观点,2021年,楼市要比股市艰难;从调控逻辑上来看,2021年,上半年可能要比下半年艰难。


按照这个思路上看,春节后的A股来了一波倒春寒,都是在情理之中了,新股上市表现不佳,是多重因素叠加。


基民们“怨声载道”,只能说他们涉世不深,没有被市场洗礼过,这样的调整,在A股过去的市场上来说,仅仅是打了个喷嚏而已。


基民需要被市场教育,更需要被市场教育的是某些基金经理。


莫投机,投机就被捉!


站在上半年信贷可能偏紧的逻辑上来看,泡沫资产千万不要碰,回归价值投资,老老实实地去做分析研究,什么所谓的核心资产,都是胡扯,虚高的核心资产,那也是泡沫!


一轮调整,杀掉了一部分人的锐气,这是好事儿。


2021年,咱家送给A股市场一句话:企业诚信IPO,中介机构做好看门人,投资者回归理性,A股市场才能出现稳健慢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股市   主动   涨停板   企业   新股   发文   首日   不佳   楼市   贷款   逻辑   数量   近期   资产   目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