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浏览器被曝光后,高晓松火速退出阿里音乐,阿里系危机四伏

UC浏览器被曝光后,高晓松火速退出阿里音乐,阿里系危机四伏





3.15晚会曝光了“UC浏览器搜索存在医药广告造假”一事儿,引起市场轩然大波,紧接着3月16日,北京阿里巴巴音乐科技发生变更信息,高晓松不再担任阿里音乐的董事,引起市场猜测。


2019年10月高晓松退出阿里音乐董事长及法人代表,仍为公司董事,2021年2月5日阿里音乐旗下的虾米音乐停止服务,阿里音乐节节败退。


而这边的UC浏览器又出了问题,可以说是阿里大文娱板块显得日渐没落,高晓松作为集团的战略委员会主席,恐怕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咱家多次阐述自己的观点,一个集团的管理层,请一个文化人来担当,恐怕非常值得商榷,马老师过去一贯在点评别的企业的时候非常犀利,归根结底,在整个阿里系的治理中,现在显得非常不专业了,大厦摇摇欲坠,岌岌可危。



UC浏览器被曝光后,高晓松火速退出阿里音乐,阿里系危机四伏




我们不知道马老师当初为啥看好高晓松,作为广大底层的老百姓来说,最关心的是高晓松的国籍问题,不清不楚,尤其是在中美关系当前时间段,仍然遮遮掩掩,这很难契合马老师之前管理企业的一贯作风,咱家始终认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高晓松独特的存在,无疑是有损马老师过去的人设。


咱家说阿里系危机四伏,并非耸人听闻,当然了,确切一点来说,咱家指的不是阿里系的核心电商业务,而是砸钱收购而来的其他集团业务,尤其是阿里文娱板块。


这个问题,咱们曾经有讨论过,企业并购案,大多数并非都是好生意,我们讨论过巴菲特收购PCC的案例;苏宁收购家乐福中国的案例;欧菲光收购索尼华南工厂的案例。


而在中国市场,还有一个独特的形式存在,那就是互联网巨头大肆收购的情况。


现在来看,阿里巴巴收购虾米音乐是失败的,收购UC浏览器很可能又是败笔。


令人搞笑的一个问题是,何小鹏当年把UC浏览器卖给阿里巴巴之后,二次创业又成功了,身为小鹏汽车的董事长,2020年2月,胡润给出了他250亿元的身价。


何小鹏无疑是幸运的,互联网行业的寡头垄断,对于社会而言,大多数情况只会扼杀掉年轻人的创新精神。


现实情况中,也并非所有的收购都成败笔,而对于阿里系来说,失败的概率越来越大,究其原因,高晓松是不可能替代何小鹏的。


因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拥有不断拼搏和突破自我的能力,要不然,不能称之为企业家,而高晓松充其量就是一个文人,你不能奢望让一个搞不清国籍的文人,为了把UC浏览器搞好,而拼上老命。


这样的人,吹吹牛皮,谱谱曲子还可以的,经营企业考核的可不是这些东西,马老师讲台上吹牛皮吹多了,看到一个比他还能吹牛的,估计是对上眼了!



UC浏览器被曝光后,高晓松火速退出阿里音乐,阿里系危机四伏




对于互联网巨头到处并购的问题,跟我们过去关注的实体经济中的并购,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因为互联网巨头收购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垄断特性。


也就是说,凡是有可能挑战巨头地位的企业,直接将他们收过来,看上去这个买卖不一定赚钱,但干掉了一个强劲对手也很划算。


2014年的UC浏览器如日中天,如果何小鹏通过运作UC干点别的业务,也很容易成功的,只可惜他没有进一步拓展。


很显然,对于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来说,势必看到了威胁,收购过来不仅可以化解掉威胁,还可以促进电商的销售,可以说一举两得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收购UC浏览器,只要经营到现在,都算值了。


而UC浏览器在高晓松这样的人物领导下,2019年初,月活跃客户竟然拥有4.3亿,全球第一,可以说,这是我们所不曾预料的,毕竟在2014年的时候,身边的朋友手机里几乎都有UC浏览器,而2019年的时候,鲜有看到谁还在用它了!


什么原因?


UC浏览器在智能手机普及初期非常有竞争力,而随着更多拥有竞争力的APP涌现,UC在国内份额逐步下降。


UC浏览器国际欠发达市场份额较大,比如东南亚国家,并且是在印度市场份额第一,如果按照国内智能手机应用APP发展趋势来看,UC的国际份额被逐步被取代,大势所趋,也就是说,高晓松领导下的UC浏览器只是借助了国产手机走出国门的潮流而已,躺赢。


一个令人遗憾的消息是,宣称拥有4.3亿用户的UC浏览器,2020年由于印度禁令的实施,失去了1.3亿的印度用户,可以说是损失巨大。


所以,当3.15事件曝光后,已经停掉了虾米音乐的阿里大文娱,再也不能失去UC浏览器了,但,高晓松凭什么扭转危局?



UC浏览器被曝光后,高晓松火速退出阿里音乐,阿里系危机四伏




2020年对阿里巴巴来说,的确是一个重要时间窗,尽管马老师在疫情期间仍有心境与王菲隔空对唱《如果云知道》,但这个“云”确实不知道,这一年印度停掉了他的UC浏览器;这一年本以为胜券在握的蚂蚁集团,临门一脚被拉下马;第二年,虾米音乐关闭;第二年,UC浏览器3.15曝光……


不得不说的是,阿里系的相关收购公司面临的各种危机,这终将都是要面对的事情,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如果没有创新能力,就是死路一条,这他比谁都清楚,但关键的一个问题是,阿里巴巴将收购来的企业“庸俗化了”,所谓庸俗化,就是失去了创业精神,将企业变成了事业单位!


尽管互联网巨头们对于并购案还有另外一个小算盘,就是防止被商业颠覆,2020年底以来,反垄断处罚一茬接着一茬,也就是说,阿里再想回到过去几年那样,想收购谁就收购谁的好日子,黄鹤一去不复返了。留在阿里面前的只能是把手头的业务经营好,但光靠一个搞不清国籍的文人,阿里大文娱还能搞得起来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阿里   浏览器   阿里巴巴   印度   音乐   虾米   文娱   国籍   文人   巨头   也就是说   危机   案例   老师   集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