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阳执政的帝王汉明帝刘庄


.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夏都斟鄩、商都西亳、东周王城、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沿着洛河一字排开,举世罕见。百余位帝王在此执政。今天就说说汉明帝刘庄

在洛阳执政的帝王汉明帝刘庄

在洛阳执政的帝王汉明帝刘庄

在洛阳执政的帝王汉明帝刘庄


明帝刘庄 ,公元57年—公元75年在位,共18年。初名刘阳,28年6月15日出生于常山郡元氏县(今河北省境内)东汉第二位皇帝(57年-75年在位),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母为光烈皇后阴丽华。汉明帝刘庄派班超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引进佛教,在洛阳建传入中国的第一个佛寺。75年9月5日病死,终年48岁,庙号显宗,谥号孝明皇帝,葬于显节陵。

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的一天夜里,汉明帝刘庄在梦中梦见一个身形高大,满身金光的金人,在皇宫中飞行。第二天早朝,汉明帝召集群臣解梦。大臣们说明帝刘庄有佛缘。随决定派遣使臣中郎将蔡愔,博士秦景、王遵等十八人赴天竺求法。他们辛辛苦苦赶到与天竺毗邻的月氏国(今阿富汗境至中亚一带)时,遇见了正在弘扬佛法的天竺沙门摄摩腾和竺法兰,见到了佛经和释迦牟尼佛白毡像,恳请二位高僧东赴中国弘法布教。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回到国都洛阳。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十分高兴,对二位高僧极为礼重,亲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他们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暂住。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汉魏洛阳城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摄摩腾和竺法兰在此译出《四十二章经》,为现存中国第一部汉译佛典。在公元68年以后的一百五十多年时间里,有一百九十二部,合计三百九十五卷佛经在这里译出,白马寺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译经道场。

明帝刘庄为了打通中断已久的丝绸之路,派班超出使西域。公元73年,即永平十六年,班超随从窦固北上出兵攻打匈奴,他率兵进击伊吾,在蒲类海,现在新疆巴里昆湖作战,斩俘了很多敌人。窦固很赏识班超的军事才干。同年,班超和郭恂率领三十六名部下从都城洛阳出发出使西域。确保被阻断的丝绸之路的重新畅通。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他是班彪的小儿子。这时的丝绸之路是匈奴人的天下。班超到了鄯(shàn)善,鄯善国王恭敬地接待了他,忽然变得冷淡起来,班超知道匈奴人来了。班超对三十六名部下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夜幕降临之后,班超带领部属奔向匈奴使者的营房。这时狂风大作,班超叫10个人拿着鼓躲藏在匈奴使者营房后面。班超顺风放火,前后击鼓大叫,匈奴人吓得乱作一团。班超亲手杀死3个人,部属杀死了匈奴使者和随从士兵30多人,全都砍下了他们的脑袋,其余的100多人全被烧死。第二天,鄯善国举国震惊。于是鄯善国王便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汉朝做人质。班超乘胜追击,收复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汉明帝刘庄 75年9月5日病死。

  公元100年,即永元十二年,在西域住了27年的班超,很想回洛阳老家,请和帝把他调回洛阳,公元102年8月,年迈的班超回到故土洛阳,不久,因为胸肋病加重而去世,享年71岁,葬于邙山。班超的墓位于孟津县朝阳镇张阳村西北约750米处,冢高6米,周长120米。丝绸之路为中国与地中海东岸国家交流的通道,为东汉和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洛阳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在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洛阳   鄯善   白马寺   永平   都城   天竺   西域   匈奴   佛经   丝绸之路   高僧   东汉   帝王   中国   使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