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选择“躺平”:更像是一种折射着无奈的自嘲


最近互联网又被一个新兴词汇刷屏了。

年轻人选择“躺平”:更像是一种折射着无奈的自嘲

“躺平”——一个由佛系、韭菜等网络词汇衍变而来的新名词,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涌入了人们的视线。

今天,你躺平了吗?

躺平到底什么意思?为什么现在被这么多人“口口相传”?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躺平”引发的因缘际会吧。

躺平,顾名思义,就是躺下,平整了,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累得瘫倒在地,再也不去想什么明天啊,未来啊,奋斗之类的事情了。

而从这个词衍生出来的躺平一族,则被用来特指因为社会压力巨大,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选择自我放弃的年轻社会群体。

如今,这个群体的存在在社会上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一切还要从“躺平”的源头说起。

一、“躺平”真的可以解决问题吗?

早在今年的4月,网上开始流传一篇名叫《躺平即是正义》的帖子,内容直白露骨地表露出对“躺平”理念的推崇。

年轻人选择“躺平”:更像是一种折射着无奈的自嘲

这篇帖子的主人公展现出了一个持有“演员证”的青年,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一路躺平”,每天啥也不干,就吃两顿饭,偶有闲情雅致就出门溜溜弯,锻锻炼,人生基本就在躺平状态下度过,乐得其闲。

这篇帖子问世后,网上的吃瓜群众们迅速两边站队,有的人对这种生活充满了羡慕,表示自己如果也能够躺平,那真是太爽了。

年轻人选择“躺平”:更像是一种折射着无奈的自嘲

甚至于围绕这篇帖子,又衍生出许多新的躺平言论,“社会险恶,先躺为敬”、“只要我躺得够快,资本就剥削不到我”这类言论开始充斥网络。

还有一部分人则对这种躺平态度嗤之以鼻。

他们公然抨击这种躺平态度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生育自己、养育自己的家庭不负责任。

往大了地说,躺平甚至于已经被提升到对不起纳税人的角度。

清华大学研究院副教授李锋亮就是反对躺平大军中的一员。

他认为,现代青年选择躺平,实质上是对当前内卷现状的一种抵制。然而内卷是教育的筛选功能,有助于帮助弱势家庭改善现状。

我们且不说李教授的这番言论是否能够站得住脚,“寒门难出贵子”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普遍共识,通过内卷来提升阶层,虽然可能实现,但只能说需要付出的代价和经历的时间着实太长太大。

因此,内卷太累,躺平舒服自然成为躺平一族用以对抗内卷的口号。

但是,躺平,就真的能对抗内卷吗?

其实躺平这个概念我们真应该认真地来捋一捋。

众生百态,一百个人有一百种躺平的姿势。

有的人逃离了北上广,回到老家考上了公务员,他说他受够了大城市的内卷,回家躺平了;有的人在500强企业干了四五年的996,咬咬牙回了老家自己开了家小饭馆,他说自己当老板,想几点关门就几点关门,也回家躺平了。

年轻人选择“躺平”:更像是一种折射着无奈的自嘲

从表现上看,这些年轻人们似乎都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选择了逃避,选择了退缩。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也是一种“躺平”。

然而实际上,他们做出的这种选择只是基于对现实社会的反抗。

与早些年出现的“葛优躺”或者是“丧文化”不同,当今这部分年轻人对于自己的人生有明晰的规划与主见。

他们不愿意当现实社会中一颗被设定了程序的棋子,也不想通过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渠道去挤破了脑袋。

“升职加薪”、“买房买车”对他们来讲是必要但不是必须的选择,相比于这些物质与荣誉所能带来的快感,他们更愿意接受自己内心的舒适感。

“我命由我不由天”正是这些年轻人的真实写照。

年轻人选择“躺平”:更像是一种折射着无奈的自嘲

与其留在一线城市做众多蚂蚁搬运工中的一员,不如回老家随便做点啥,起码在时间的支配上,他们有自己的主导权。

这样看来,“躺平”与“内卷”似乎又自觉地站在了对立面上。

现代年轻人用“躺平”来对抗“内卷”,实质上是在追求超脱于主流追求之外的自我实现方式。

不买房、不买车、不加班,甚至不结婚、不生孩子等等,与“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既然无法改变环境那就改变自己”的观念不谋而合。

所以,“躺平”是一种自我解脱式的释放,放弃了那些大部分都在追求的东西,保持一种低欲望的存在,从而远离“内卷”的旋涡。

二、“躺平”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

其实“躺平”早在被热议之前,就已经有相似的概念出现了,躺平也绝非中国才有的产物。

以日本来说,在经历了昭和男儿、平成废柴之后,如今的令和一代正是“躺平”一族的又一真实写照。只不过在日本,人家不叫躺平,而叫低欲望。

从社会根源来讲,“躺平”一族的并非偶然,恰恰是由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所衍生出来的。

年轻人选择“躺平”:更像是一种折射着无奈的自嘲

欧美的“尼特(NEET)族”就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高失业率和高通胀引发的经济“滞胀”危机,促使社会底层中诞生了以非主流文化来抗议对现实的不满的文化。

发展到21世纪,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批不思进取的“尼特族”,甚至于一度演变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无独有偶,日本的“低欲望社会”也正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幻灭之后,逐渐衍生出一批受日本人口老龄化、经济停滞不前影响的没有上进心、低欲望的青年。

再反观国内,我们就能够总结出,“躺平”一族为何会出现,自然也与国内深层次的经济社会背景有关。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产业结构 调整的深化,行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受到限制,行业之间、个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反映到现实圣湖中就是“内卷”的出现。

年轻人选择“躺平”:更像是一种折射着无奈的自嘲

而与“内卷”相反的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水平已经处于较富裕阶段,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人们完全可以选择安逸度日或者是“坐吃山空”。

因此,就催生了一批“躺平”青年。

然而,我们前面讲过,即使是躺平,也是有着不同的姿势,与那些完全躺平的青年不同,以自己个性多角度、多姿势躺平的青年仍在践行着自己的价值观,他们还不算是失去希望的一代。

三、“躺平”青年的出路在何方?

当前对于“躺平”青年的议论很多,不外乎是支持与不支持,抨击与鼓励。

而这些众说纷纭的吃瓜群众们,也仅仅只是躲在键盘背后敲打出一个个他们以为精辟的词汇,对于“躺平”青年的真正认知却很少有人去关注。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以后四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年轻人选择“躺平”:更像是一种折射着无奈的自嘲

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但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自然也就出现了国家走向富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资源集聚与垄断的现象。

那些早早搭上改革开放列车的人已经将改革的红利充分释放,基本已经完成了人生的积累。

而那些后来的人,处于资源与财富分配的底层,面对已经被垄断的资源,他们似乎也只能选择被迫“躺平”。

换而言之,难道“躺平”一族就真的甘愿躺平吗?

其实对大多数青年而言,“躺平”只是一种无奈之举。他们难道真的没有自己的“欲望”吗?只是在现实的高额成本面前,他们望而却步了。

大城市虽然美好,但是高房价、高强度的工作环境、紧张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等都在扼杀他们对现实生活的美好向往。

年轻人选择“躺平”:更像是一种折射着无奈的自嘲

如果连自己什么时候睡觉都不能掌握,那生活在大城市还有什么意义?这样想着,这群青年果断选择了就地“躺平”。

当代中国,一部分年轻人躺平了,但也释放出一种信号。

如今的大环境是不是对年轻人太不友好了?

过去我们崇尚个人奋斗实现价值,但如今在大城市,尤其是在大企业,已经很少能见到相信个人奋斗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年轻人了。

大企业复杂的人事关系,繁多的组织层级,正在一步步扼杀年轻人的上进心与进取心。

但这种大趋势对于初入社会又没有什么社会背景的年轻人来说,实际上是一种裹挟。

年轻人选择“躺平”:更像是一种折射着无奈的自嘲

年轻人能够什么坏心思呢?不过是想过的舒服点,个人价值能实现得多一点罢了。

当前中国有多少年轻人选择“躺平”?

这可能是个未知数,但如果这种社会局面没有被打破的话,相信在舆论的引导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

显然,无论是作为“躺平”还是“被躺平”的一代,我想我们都有义务去尽快梳理出如何调整社会资源分配结构,如何给年轻人创造更多的条件,调动他们积极性的办法。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也许,当年轻人把精力和注意力从对抗内卷中转移到实现社会价值的自身目标中去时,这个社会的发展愿景自然也就实现了。

文;文隽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年轻人   日本   经济社会   中国   大城市   词汇   欲望   无奈   现实   自然   价值   青年   年轻   帖子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