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慢火车”传递浓浓“民生情”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有一趟特殊的火车,平均时速仅40公里。车上不仅有身居大山的彝族乡亲和在车厢里学习的学生,还有种类繁多的农副产品,甚至连家禽牲畜也成了“旅客”。

21世纪以来,我国的铁路发展进入黄金期。一条条高铁纵横交错,一列列动车组列车风驰电掣,拉近了时空距离,方便了百姓出行。但是在高速、高铁担当主角的今天,仍有一些“慢火车”行驶在偏远山区,为保障民生而坚守。

悠悠“慢火车”,饱含着“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情怀。铁路部门坚持开行公益“慢火车”,虽然不是一笔划算的经济账单,却给沿线百姓带去了幸福与希望,是一笔值得叫好的民生账单。这些充满“人情味”的“慢火车”极大的改善了当地百姓的生活条件,为经济的长远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是一项“谋在当下,赢在未来”的民生之举,真正将惠民的暖意照到老乡心坎里。

新时代中国不仅注重发展的速度,更始终追求发展的温度。多年来,5633/4次列车票价没变,真情没变,服务山区人民的初心也没变。尽管区间里程短、停靠站点多、运行时间长,但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它却是沿途村民不可或缺的交通线。坐着这列慢车,村里的汉子外出打工、赋闲的妇女去城里挣外快。同时,随着硬件方面的改善,火车上的“软服务”也在不断升级,不但是扶贫之路,更是求学之路、希望之路。搭乘慢火车走出去的孩子们,通过学习,树立了更加远大的梦想,掌握了更加实用的技能,拥有了更加宽阔的视野,用先进的思路给山区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从而打开稳定就业、增加收入的渠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慢火车”铺就的不但是求学之路,更是希望之路。

目前,全国常态化开行公益性“慢火车”81对,覆盖21个省份,经停530个车站,途经吉林延边、内蒙古东部、湘西地区、云贵地区等35个少数民族地区。一列列“慢火车”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犹如舞动的针线,编织出偏远中华民族一起奋斗、共同圆梦的画卷。

宜快则快,宜慢则慢,火车的开行应因地制宜,视人民的需求而定。高铁速度与爱民温度,疾步的人们与缓行的山民,才是中国发展最美的画卷。(韦远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凉山彝族自治州   惠民   彝族   延边   民生   湘西   交通线   火车   账单   画卷   偏远   中国   山区   公益   温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