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发现缴费指数≠缴费档次,算错了?没,你这情况赚到了

一、引言

1、一篇求助文引起的问题

今年年初,有一网友发文,内容大致如下:

研究自己的退休工资计算单,发现有几年以灵活就业身份参保,选的缴费档次是60%,但待遇计算单上的缴费基数明显低于0.6。是不是社保部门给算错了?

网友发现缴费指数≠缴费档次,算错了?没,你这情况赚到了

网友的退休工资计算单

2、网友的回答

这篇求助文发出后网友的回答有很多。

有的说是被平均了,有的说是公司交少了。

比较靠谱、比较专业,而且让人不容怀疑的回答是:

“这个问题我问过社保局,他们说缴费是今年的,在计算待遇时是按上年的社会平均工资算的。”

3、我的回答

我看了大家给出的答案,没有发现给出正确答案的。

二、真正的答案

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缴费基数与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比值是等于缴费指数的。

上面这句话可以理解为:

我今年按社会平均的60%缴费,我的缴费指数就应该是0.6。

其实细想一下,上面所说的社平是指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缴费指数也是按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计算得出来的,如果说缴费是今年的,缴费指数是去年的,这不就矛盾了吗?

所以我说那个比较靠谱、比较专业的回答也是不正确的,只是看上去比较靠谱比较专业而已。

这两个社保术语肯定是有本质上联系的,但两者怎么联系的?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这两个社保术语的概念。

网友发现缴费指数≠缴费档次,算错了?没,你这情况赚到了

社会保险术语

1、缴费基数

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社会保险费征缴以职工个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工资基数。职工个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高于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300%的,按300%作为职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职工个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低于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60%的,按60%作为职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2、缴费档次

为了方便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登记,将缴费基数划分为多个档次,供参保人员选择。

一般地区规定的缴费档次有60%、70%、80%、100%、200%、300%。

例如:我是灵活就业人员,在参保登记时选择了60%这个缴费档次,即表示参保以后每年都按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作为我个人的参保缴费基数缴纳社会保险费。

3、缴费指数

网友的问题就出现在缴费指数上,缴费指数的定义最为关键。

我们来看一下《社保术语》对缴费指数的定义。

网友发现缴费指数≠缴费档次,算错了?没,你这情况赚到了

社会保险术语中关于缴费工资定义的截图

缴费指数:参保人月缴费基数与对应上年度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值。

这个定义乍一看,没有问题,网友理解的确实也是对的。

但在定义下方还有两行注释:

注:根据各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差异,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按全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或各市(州、盟)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确定。

看完这两行注释,或许我们就明白了,关键是在“全省”两个字上。

也就是说,虽然缴费基数和缴费指数都是指“当地”,但缴费基数的“当地”指的是本市,而缴费指数的“当地”指的是全省。

举例说明:

如果本市的上年度月社会平均工资是5000,全省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是6000,你选择的缴费档次是60%,那么你在退休时该年度的缴费基数是3000(5000×60%),缴费指数是0.5(3000÷6000)。

小结:

缴费基数一般是按全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作为依据得来的,而缴费指数一般是按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作为依据得来的。所以缴费档次不等于缴费指数。

为什么我当时没有下面回答网友的问题?

因为我说了答案之后,由于篇幅有限解释不了另外一个问题:

这位网友是亏了还是赚了?

三、缴费档次低于缴费基数的值是“亏”还是“赚”?

抱歉,国家社会保险不是商业投资,我不该用这两个字眼,但似乎也只有这两个字才能表达网友的需求。

如果解释这个问题,只靠理论是难以说清楚的。话不多说,直接建数据模型。

举例:

张三,男,缴费档次一直是60%,从缴费到退休缴费15年,且15年本市社会平均工资一直没有变化,都是5000,全省社会平均工资一直都是6000,缴费15年间不计利息,缴费比例15年间一直都是20%,且计入个人账户部分是8%。

计算方法1:

假如张三退休时说,我缴费档次是60%,你要按0.6给我算缴费指数。

针对张三这个要求,那么,计算退休工资是需要使用本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作为参数的。

其退休工资计算过程如下:

网友发现缴费指数≠缴费档次,算错了?没,你这情况赚到了

以0.6作为缴费指数计算张三的退休工资的过程

如图所示,如果按张三的要求按0.6作为缴费指数计算退休工资,退休工资额为1118。

计算方法2:

假如张三按国家定义的缴费指数算退休工资,也就是以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作为参数。

或者说,张三在缴费已经形成历史的情况下,到本省另一地,而另一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正好等于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其退休工资计算过程如下:

网友发现缴费指数≠缴费档次,算错了?没,你这情况赚到了

以0.5作为缴费指数计算张三的退休工资的过程

如图所示,按0.6作为缴费指数计算退休工资,退休工资额为1193。

小结:

在缴费事实已经固定了的情况下,使用全省平均工资计算退休工资与使用本市平均工资计算退休工资的结果不同。

在退休工资计算单上显示的缴费指数低于缴费档次的,则说明该退休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低于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低(退休地比全省平均穷),也说明在该地退休比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高于该地的地方退休,退休工资要高。

四、总结

1、缴纳指数的值不等于缴费档次的值是普遍现象,该网友的退休工资没有计算错误,原因是缴费指数和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是依据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得出的结果。

2、在同一省内,相同的缴费历史,退休地越穷,计算出的退休工资相对越高,反之越低。体现了社会保险制度保基本、保低限高的原则。

网友发现缴费指数≠缴费档次,算错了?没,你这情况赚到了

五、致歉

向网友@家中看海致歉,答应的一周左右解释清楚,结果快四个月才来解释,深表歉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档次   指数   网友   基数   社会保险   社保   术语   全省   平均工资   月平均   职工   定义   工资   情况   年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