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圭武学术创新(六十)提出乡村振兴需要唱好三部曲

宋圭武学术创新(六十)提出乡村振兴需要唱好三部曲


宋圭武学术创新(六十)提出乡村振兴需要唱好三部曲

第一部曲:整村。

整村,主要是整合村庄,核心是实现集中居住,实现农民生活社区化。

第二部曲:建场。

建场,就是建设集体农场,核心是要实现农民生产的合作化。为什么要建设集体农场?因为中国的农村合作应以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主要特征。其中,集体农场的土地,实行集体所有制。对应土地集体所有制,国家应实行两种户籍制度(此户籍制度不同于过去的户籍制度,主要是体现职业区别,无身份意义):农村户籍和城市户籍。另外,应容许农民在两种户籍中自由选择,不应人为限制。但同时规定,凡选择城市户籍的农民,应自动丧失与土地有关的权利,包括土地承包权等。来自土地的收益(除属于国家的以外),应归属真正耕种土地的人,这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竞争力,有利于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另外,通过这样设置一个经济壁垒,也有利于防止农村人口到城市的盲目流动。

另外,集体农场的主要管理者,包括书记和场长,应为国家派出(具体应是上面选拔任命,但集体农场对不称职管理者有投票罢免权。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实现农村社会管理自治、德治、法治的有机统一),工资由国家统一支付。其余人员工资根据农场效益核算发放。

以后,国家所有对农村和农业的补助,都统一归农场管理。

集体农场可根据需要,设幼儿园和小学,规模较大农场,也可考虑设中学。

集体农场职工来源:现有本村农民自愿加入,招募农业大学生加入,可分流乡镇部分干部带部分工资(部分工资根据农场效益发放)转入农场工作。

集体农场实行政社合一制度。村委会集体并入集体农场。同时,村委会集体变为集体农场监督组织。对集体农场领导班子享有监督权。

另外,集体农场一定要加强科学管理。农场内部具体生产过程,也可以搞生产承包制(各地可因地制宜选择),但不能完全放任农户自由经营,一定要“统”与“分”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发挥好“统”的作用,也要发挥好“分”的积极性。

如何建设集体农场,一是要科学论证,要请技术专家论证,要根据本地气候土地等资源条件,选择最优的农场产业;二是要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三是基层组织要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部曲:改制

改制的核心是实现农业的半计划半市场管理体制。

注:具体详细论述见作者相关著作和论文


作者简介: 宋圭武,二级教授,甘肃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


宋圭武整理 未完待续

宋圭武学术创新(六十)提出乡村振兴需要唱好三部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省委党校   集体所有制   甘肃   村委会   户籍   农场   乡村   户籍制度   效益   集体   工资   核心   土地   农民   农业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