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方法论那么多,却对职场忙人不友好,这个方法专门写给职场人

读书方法论那么多,却对职场忙人不友好,这个方法专门写给职场人

工作了以后看书就成为了见缝插针的奢侈品。

很多时候连看书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去好好的做读书笔记,经常回顾更是个难事。

读书方法论那么多,却对职场忙人不友好,这个方法专门写给职场人

你可能觉得:谁说做不到呀,我就可以!

但大多数职场人就算每天五点下班,到家六点半,吃吃饭洗洗漱也得八点了,还要和一天没见的家人分享生活,结婚的还要辅导孩子作业,与此同时还要每天早早睡觉,保证健康的作息,留给自己看书、学习、专注个人提升的时间还有多少呢?

就算一天有2小时的空白时间可以用来读书学习新知识,很多看书慢的人也根本就看不了多少,一旦书籍理解起来不太容易就更难记住了,更说还要做读书笔记了。

读书方法论那么多,却对职场忙人不友好,这个方法专门写给职场人

那么怎样才能利用最有限的时间把书读出最大的价值呢?怎么样在忙碌的生活中做出最高效的读书笔记呢?

下面这套方法结合了很多读书方法论与亲身实践,完全可以轻松上手操作。

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1.读什么书?一本书读多少?“详略得当”的具体处理方法。

2.每天在什么时候读书?碎片时间和大块时间都怎么利用?

3.笔记的做法:主要观点、佐证材料的提取,自己想法的记录。

4.为了真正记住知识:如何回顾?什么时候回顾?怎样回顾?

但要先说一下,这套方法是针对一些“方法论”或是实用类的书籍,是为了学到立马可以使用的东西,而不针对那些需要慢慢品味的文学名著。

一、“读”书:有些书不需要全本读完,带着目的拿到你想要的知识即可

之前有个同事为工作太忙睡不够8小时而苦恼,我便把《睡眠革命》借给了他,大概过了有一周,问她觉得其中的理论怎样时,她竟然还没有看完,我觉得有点震惊,问她是怎样读书的,结果发现她像两年前的我一样,不知道读书也是有选择的事。

读书方法论那么多,却对职场忙人不友好,这个方法专门写给职场人

以前总觉得对于读哪一本书应该按照领域、难度做出选择,但其实对于每一本书读的过程中都该做出选择。

很多人应该都是根据推荐才会去读一本书吧。

可能是朋友看了觉得好跟你提到了一些你认可的观点,可能是网上看到了某篇文章提到了哪个作者在哪篇文章里说的话,可能是听书软件里泛听后想要找来自己看看……

在你打算读之前可以先在网络上看2~3篇书评,几乎会提到每本书最有价值的内容,然后再看一下该书的目录,划掉你认为不需要看的内容,简单记录下来你在这本书要了解的东西。

读书方法论那么多,却对职场忙人不友好,这个方法专门写给职场人

拿《睡眠革命》这本书来说,我第一次知道是在网上有一个博主推荐,提到了一个主要观点“睡眠周期理论告诉人们,并不是每天都要睡够8小时,这能缓解那些不能每天都保证早早睡觉的人的焦虑”。

我带着要了解的主要问题就是:睡眠周期理论是什么?谁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作者这样说?有什么可信服的论证?

读书方法论那么多,却对职场忙人不友好,这个方法专门写给职场人

在我通读目录时发现作者还在书中介绍了睡眠环境怎样构建,睡前和醒来的90分钟应该做什么的内容。

这部分对我来说就是看过、了解他的提议就可以,不需要清楚的知道为什么,怎样去证明。

在读一本书之前,先确定你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说你要了解的理论和观点是什么,你在看过这本书之后想明白的是什么。

不需要100%仔仔细细的读每一章,每一页,读书也要有详有略,如此才能最大化的提高阅读效率。

二、读法:碎片时间+整块时间;一略读,二划线,三思考

同事告诉我,她一般都是回家完成所有的生活事务,大概8点开始读书,9:30结束。

读书方法论那么多,却对职场忙人不友好,这个方法专门写给职场人

“这几年不是很流行充分利用碎片时间么,你没有尝试么?坐地铁的时间也可以读书啊”我问她。

“一到上下班高峰期那么挤,哪有心思读书啊”她回答。

确实是这样,但也不是没办法解决呀。

我把读书分为3个阶段:略读或略听阶段,划线标注重点阶段,思考与整理笔记阶段。

确实上下班挤公交地铁、排队这样的事占据了人们很多的时间,而且嘈杂的环境也不适合认真的读一本书并且记住。

读书方法论那么多,却对职场忙人不友好,这个方法专门写给职场人

但在这样的时候你完全可以完成“泛读、泛听”的步骤。

泛读就是快速的读一遍,让自己头脑中有个大致的印象,不需要记住,也不需要标注出来重点。但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你已经知道了作者在这部分要讲的主题是什么,最好读过后能用一句话进行概括。

最近几年越来越火的“听书”软件是非常适合在大城市生活,上下班时间又长又拥挤的职场人士的。像樊登读书几乎在1小时之内讲完一本书分钟,不去评价他讲书的水平如何,至少可以从中获悉这本书的大致内容和框架,每天上班下班的时间借能够听完一本书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获知自己想了解的内容。

读书方法论那么多,却对职场忙人不友好,这个方法专门写给职场人

用这类听书软件做一个对书籍的大致了解是很好的。但如果认为听过一遍就能够记住掌握就是完全错误的了,这也是大多数批判这些软件无用害人的网友的观点,它会给人一种完成感,但这种完成感只是学习一本新书的开始,仅此而已。

第二步是在书中标注出自己觉得需要摘录到笔记上的内容,但每个人觉得重要的内容并不相同。对于需要大量输入才能保证输出的自媒体人来说,我通常是把主要的观点和结论,还有提到的人物、事例、理论、实验都要做出相应的总结,以便可以丰富自己文章的内容。

第三步是要落实在“笔头”上,真正把你所标注的内容记在笔记上,无论是电子笔记还是纸质版笔记。

你可能不解:为什么我要把这个过程分为3个步骤呢?

其实是和每天的时间划分有关系,一天中有像晚上回家收拾妥当后的大块的时间,也有像等公交地铁、排队、午休,甚至上厕所这样的碎片时间。

读书方法论那么多,却对职场忙人不友好,这个方法专门写给职场人

我是把略读和标注的步骤放在碎片时间内进行,因为这样可以保证自己的碎片时间没有浪费在刷微博看小视频这样相对来说比较娱乐的项目上,也能够给最重要的思考以及记录笔记打个基础,真正做时可以更快的上手。

至于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的做笔记,我们放在下面来谈。

三、笔记:提炼主要观点,总结佐证材料,附上个人思考

在“摘抄”书中原文这件事上,可能纸质版比电子版要消耗时间,而电子版笔记对于打字慢的人来说也比较费时。

读书方法论那么多,却对职场忙人不友好,这个方法专门写给职场人

我上大学时还很爱做纸质版笔记,因为觉得那样更有助于思考和记忆,但工作了之后受限于时间,还是转向了电子版笔记的领域,虽然可能比不上纸质版笔记对记忆的加强作用强,但也好过看过的书放在一边,完全没有记忆和收获。

那么怎样做才能更高效呢?

这里推荐语音转录软件,它可以把你说的话实时转变成文字的形式,像讯飞语记。

那么到底怎么用呢?

举例来说:

我会在上厕所时把之前看过的书中的重点进行标注。

然后在早上醒来还没有特别清醒的时候,在阳台打开窗户晒太阳,利用自然光唤醒的同时,用讯飞语记把我标注的内容用语音转成文字,这比打字要快的多,还可以锻炼一下自己的讲话能力。

接着用word、Typora、onenote、石墨文档等线上或线下的文档处理工具把语音转录的文字复制进去。然后在每一点下面加上我自己的思考,或者同样可以证明上述观点的例证。

读书方法论那么多,却对职场忙人不友好,这个方法专门写给职场人

这样几乎就完成了我做笔记的过程,虽然看起来借助了很多工具,但确实提高了我记笔记的速度。

当然你可以选择把第二步第三部结合起来划重点时便开始做笔记,做出适合你自己习惯的调整。

四、记忆:打印成册,理解着回顾

杨绛先生在写《钱钟书手稿集》的序中写道,钱钟书不仅会做读书笔记,还会读上很多遍,甚至有些笔记本已经字迹模糊,纸张破损。所以我暗自猜想了一下,也许先生的博学与不断的把先前学过的东西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内也有关系吧。

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

钟书的笔记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几经折磨,有部分笔记本已字迹模糊,纸张破损。

《钱钟书手稿集》

我们普通人也应该如此,不仅仅是记下来笔记,还要把知识真正的记住,而怎么记呢?

有效的方法都离不开“重复+理解”。

理解以后不忘重复,重复之时不丢理解。

读书方法论那么多,却对职场忙人不友好,这个方法专门写给职场人

在做完笔记后我会定期把读书笔记打印成册,然后放在床头,在早上睡醒或晚上睡前花10分钟时间进行回顾,但回顾时要记得只是看和读是记不住的,要像考试前记忆知识点那样,不看笔记来重复内容。

而如果家中没有打印机或者嫌弃打印的太贵,A4纸容易破碎不容易安放的话,可以去淘宝搜索打印服务,随便找一家都有比线下打印店便宜的价格和更多的服务,甚至可以做成一本书的形式——硬壳的封面、摸起来顺滑的纸质。

这就是我想要介绍的全部的读书方法了,你还记着前面有哪些内容么?

读书不仅是读前要对读哪本书进行选择,还要在一本书中选择哪些章节重点读,哪些略读,哪些不用读。

读书方法论那么多,却对职场忙人不友好,这个方法专门写给职场人

可以把略读和做标注的过程放在碎片时间内,不限于午休,厕所,上下班,堵车;然后把最重要的思考与记笔记的过程放在一天最宝贵的晚上闲暇时。

笔记中要摘录的内容有:自己提炼出来的主要观点;观点的佐证材料,包括事例、实验、理论、人物、数据等;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思考一定不能少,只要是读书的当下想到的事情都可以写下来。

最后是可以把电子版笔记打印成册,在睡前醒来或者任意时间进行回顾,要注意不要只读,还要脱离笔记进行复述。

这就是我们今天介绍的读书方法了,如果你有更好的读书方法也可以在评论区分享出来哦。

读书方法论那么多,却对职场忙人不友好,这个方法专门写给职场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方法论   方法   佐证   纸质   电子版   碎片   睡眠   观点   记忆   重点   过程   理论   时间   笔记   内容   忙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