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上了不错的初中,却退学过“间隔年”,你支持吗

大概是去年的11月,我看到一个消息,我一直关注的一位教育大V三川玲老师发消息说,她女儿小丸子从北京一所知名初中退学了,要去过间隔年。

网络上,对间隔年是这样解释的:

间隔年(Gap Year),是西方国家的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的旅行,让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体验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

对小丸子来说,间隔年的意思就是,和学校生活隔开一年。

看到这个消息后,我是震惊的。

想不到教育大V家的孩子,也会休学一年去过间隔年。

我问自己,如果我的孩子考上了名校,但是学校作业超级多,孩子成绩差,状态不好,我会让她退学吗?

我不确定。

孩子考上了不错的初中,却退学过“间隔年”,你支持吗

我很认真地看了三川玲老师对这件事的回应(她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解释),也看了文章下面的很多评论。

评论里有人称赞他们一家人勇敢(尤其是三川玲老师),也有人质疑,干嘛要发这样的文章出来,是在鼓励孩子们,遇到困难时可以逃避吗?

三川玲老师说,她给女儿选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但却是她内心相信的道路。

她说:

“作为妈妈,作为监护人,我要让丸子睡够觉。”

“留给她长高一点,再长高一点的时间并不多了。她很需要用这一年,就是这一年来长高。”

“数学、英语都可以以后学,99岁都可以学,长高却不可以了。”

“她吃了一个面包,两根肉肠,一个鸡蛋,一把坚果,三块苹果,喝了一杯热牛奶,像猫咪那样满足地舔舔嘴巴——看见她终于吃饱的样子,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了。”

——以上摘自三川玲老师文章

孩子考上了不错的初中,却退学过“间隔年”,你支持吗

我读着这些句子,它轻易地就打动了我。同为母亲,我想我能体会三川玲老师的心情。

我想,三川玲老师几乎是凭着母爱,来做了这样的决定。

名校、成绩什么的都可以暂时放一放,女儿的健康最重要。

心理学上说父母要看见孩子,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看见呢?

对孩子来说,吃好每一顿早饭、睡一个好觉,这样处于马斯洛需求中最低层的需求都不能实现,孩子如何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呢?

三川玲老师看到了孩子,所以她做出了让女儿从名校退学这一决定。

孩子考上了不错的初中,却退学过“间隔年”,你支持吗

我想到了我的孩子凌宝。

凌宝上五年级了。

五年级的凌宝,其实还挺让我操心的。

我清楚地记得,去年她刚上四年级的第一个月,我和她经历了怎样的兵慌马乱。

作业写到很晚、磨蹭、注意力不集中、爱玩手机游戏……那时候我们几乎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亲子关系很不和谐。

那时候,我反思了又反思,我该怎么办呢?

我一度想,我是不是要冷血一些,直接给她规定一些硬性要求呢?

比如,不准玩手机、不准看电脑,作业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否则便会有处罚措施。

我考虑了很久,还是没硬下心肠。

不想把家庭变成冷冰冰的战场,不想亲子关系降到冰点。

孩子考上了不错的初中,却退学过“间隔年”,你支持吗

我的孩子,她不过是个九岁的普通小孩,没有那么自律,天分没那么高,想玩会儿游戏,爱画画儿,爱走神儿,这其实,也算正常。

如果这就是真实的她,我能不能接受?如果她真的只是中等偏上的小孩,我能不能接纳这样的她呢?

但若放任这样的情况继续,我能不能承受相应的后果呢?

我思考了很久,貌似除了接纳,好像也没别的道路可走,虽然我心里也有不甘。

于是我带着这样矛盾的心态,看着凌宝进入了五年级。

出乎我意料,五年级的她,似乎像变了一个人。

开学将近两个月,大部分时间里,她能在八点左右完成作业,质量也不错,还有大把时间来阅读、玩耍。

成绩似乎也可以,起码每天自己独立完成作业,不需要我教。

我对她,是比较满意的。

于是我们的亲子关系,也变得和谐了起来。

我已经记不清上一次跟她争吵是什么时候了。

孩子考上了不错的初中,却退学过“间隔年”,你支持吗

我想了又想,其实我也没做什么,没出台什么具体要求,也没做什么让步,凌宝依旧每天玩会儿手机,或者看会儿电脑。

但她怎么就自觉了呢?

也许,在时间的流逝里,她把内心的力量用在了自我成长上,而不是和我对抗。

她说,觉得一年前的自己很幼稚,把时间浪费在发呆上,还不如早点写完作业,能痛快地玩一会儿呢。

我很欣慰,也很庆幸,还好当初我没有采取硬性措施,否则,不知道我和凌宝的关系,会差到什么程度。

也庆幸,当初我没有沉浸在一味打造自己脑海中的完美小孩形象,而看不到真实的孩子。

孩子考上了不错的初中,却退学过“间隔年”,你支持吗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做无数个选择。有的选择轻易可以做出,有的,却有些难。有时候,究竟什么样的选择是对的,我想,只有时间知道。

但,倾听自己的内心,真正看到孩子,那么,父母所做的决定,多半就错不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间隔   兵慌马乱   孩子   作业   名校   会儿   内心   小孩   女儿   父母   初中   成绩   需求   老师   时间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