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听力正常,为什么还会屏蔽声音,自顾自地玩耍?|感统科普


HELLO EVERYONE

孩子听力正常,为什么还会屏蔽声音,自顾自地玩耍?|感统科普

遇见4岁的童童(化名)是在测评中心,那时的童童妈妈有些焦虑,她说孩子经常听不见别人叫她,自己玩自己的,带她去医院检查过,听觉器官、听力等都没有问题。


于是童童妈妈上网查找了许多资料,自行核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发现童童似乎有“自闭症”表象,心里焦急万分,经朋友介绍来到惠心千爱感统测评中心。


测评后结果显示,童童是个健康活泼的孩子,虽然发展上有些能力没有跟上,但是生理和心理基础都是健康的。


当测评师把童童在测评现场的行为表现向童童妈妈分析说明后,她终于放心了。


为什么童童是个健康的孩子,却有上述所说的这些行为表现呢?


孩子对声音产生屏蔽现象的原因


孩子听力正常,为什么还会屏蔽声音,自顾自地玩耍?|感统科普


首先从感统角度,给大家介绍一下通常孩子会对声音产生屏蔽现象的原因:


一是在听觉系统尚未被过大的噪音破坏前,大脑发出保护听觉器官的指令,对周遭环境的声音产生选择性屏蔽现象,例如家里有大嗓门说话或电视声音开太大声的习惯。


二是家长对孩子要求过多,过于严格,但却没有有效的引导方法造成。


家长总是随时对孩子叨念、重复规则、要求孩子认错、要孩子承诺下次不再犯、强调自己已经教过好多次,为什么孩子还没记住等等,


家长本身却从来不改变这种无效的方式,造成孩子听觉疲惫,心理有压力,而使孩子做出消极的自我保护反应。


案例解析


孩子听力正常,为什么还会屏蔽声音,自顾自地玩耍?|感统科普

从测评中,我们可以看到童童妈妈对孩子的行为保护、限制太多,而且对孩子的教育求好心切,要求很多又很严格。


虽然妈妈对孩子总是温柔地、轻声细语地告诫、训责,但是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样的教育方法对孩子来说是无趣的、沉重的,两三年下来,孩子在家的表现就是屏蔽声音,自顾自地玩耍。


这些都是很容易被误认为“自闭症”或是有“自闭倾向”的行为。


如果家长不懂感觉统合观念,找错方向,没有进行足量针对性的感统训练,那么童童的发展必定会被耽误。


孩子的行为表现和妈妈的教养方式与观念有绝对的关系,而妈妈的性格形成又是建立在她自身的感觉统合基础上,不是马上能改变的。


因此,童童妈妈要非常努力,在陪伴孩子练感统的同时,也必须要把自己的观念调整过来,改变对待孩子的方式、方法,一起把自己的感统状态调一调,这样童童才能在短期内获得最大的改善。


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对于孩子的爱,不是每个父母天生就具备的能力,所以要想给予孩子正确的爱,是需要我们做父母的从不断地学习中,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育儿观,学会给孩子提供对的成长条件和营造平和有爱的成长环境氛围。


-THE END-


01 该图片由Виктория Бородинова在Pixabay上发布

02 该图片由Виктория Бородинова在Pixabay上发布

03 该图片由StockSnap在Pixabay上发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自闭症   屏蔽   声音   孩子   自顾自   听觉   器官   听力   观念   家长   父母   现象   妈妈   方式   方法   健康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