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陪伴孩子?(一)| 育儿知识


如何陪伴孩子?(一)| 育儿知识


我们发现家长在引导孩子的时候常常没有方法,对孩子费了好多的力气,结果还是无法达到目的,这种无力感让家长甚至会怀疑“怎么我的孩子就这么叛逆呢?”。


其实是自己的方法不起效用,不是孩子特别逆反你的用心。


今天,我们先说说陪伴孩子的几种方式。


01

单纯的陪伴


首先是单纯的陪伴,只要触觉(包含安全、氛围)给足就好了,这个在孩子一岁半之前适用。


因为孩子在这个年龄段身体快速变化,很多对自己身体的认知,需要藉由探索自己的身体和探索环境来建立,所以家长只要提供安全丰富的环境,全神贯注地观察孩子的行为,随着孩子的行为给予孩子客观、具体的语言概念,这样孩子对外界物质属性和自身所感知的内容就可以建立强烈的连结,能够建立内在神经细胞的感觉记忆,这对未来认知结构的发展有非常关键的影响。


所以,所谓单纯的陪着并非就是让孩子乖乖地自己玩就好了。


02

诱导、引导、指导


其次是诱导,诱导是为了引起孩子的专注力,所以要用孩子喜欢或感兴趣的东西来引诱他,让他跟着你一起“玩”,或者示范一下要让他“玩”的行为,这个方式适合专注力还没形成的2岁之前。


再来是引导,引导指的是新学习的开场,是用来引发孩子对当下的学习的认同感,并延伸孩子的专注力。进入到引导阶段就表示孩子已经开始有较长的专注力了。


引导和指导是不一样的,家长常犯的错误就在这里。希望孩子学习新事物前,引导、陪伴和诱导都没有,直接就下手指导了,这是不对的。


为什么?孩子还没有充分的探索,身体的感觉经验不够,直接指导,这个指导对他来讲,不合他的逻辑,这样的方式很多时候家长和孩子是有理讲不清的。


所以,家长必须要按照顺序来---陪伴(观察)、诱导、引导、再来才是指导。


到了指导的时候就是孩子已经有足够的专注力了,所以,家长在关键的时候给孩子精确的指令跟示范,当孩子进入掌握学习的状态之后,他就会感觉很舒畅,这就是指导的功用。


03

开导

接下来是开导,当孩子已经可以开始做自己的主人的时候,这时候家长就可以放手,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发觉孩子好像有点偏了,届时再帮孩子纠正回来。到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持续地、慢慢地放手,一直到孩子大了以后,他就能超越我们。


到那个时候就是我常跟家长们分享的,我们要放下身段跟孩子变成好朋友。


04

各种陪伴方式的应用

以上几种方式分别综合应用在每一个不同的时期。


在2岁之前,孩子比较幼稚,自我还没有形成之前,重点是在诱导跟引导,也就是除了专注陪孩子之外,再加上使用这两种方式来和孩子互动,许多的指导指令都先不要使用,因为这个阶段生命成长的主角是孩子,孩子需要补充很多的感觉经验,而不是直接接受指令,然后固定用一种方法做相对应的一件事情。


到了2岁过后,孩子开始形成自我了,学习慢慢地主宰自己,控制自己的身体,这时候就用引导加上指导的方式;而再长大一点的时候,差不多4-6岁的时候,性格慢慢形成了,这时候就慢慢再加上开导的动作,因为你要准备放手了,要让孩子做他自己的主人了,所以就是这样地逐渐放开,一直到小学阶段。


小学阶段就必须要加上教学相长的行为和态度,因为孩子已经有能力成为环境的主人。


以上就是各个时间段我们需要给孩子的一些陪伴的方式。


在下一篇文章我们将具体说明如何用诱导、引导的方式陪伴孩子。


THE END


01 该图片由PublicDomainPictures在Pixabay上发布


本文为惠心原创,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孩子   诱导   指令   认知   专注   这时候   主人   家长   身体   阶段   关键   感觉   方式   环境   方法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