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起源和感觉统合的联系


生命起源和感觉统合的联系


正确的「赢在起跑线」的观念----从完善生命基础条件开始, 完善长期可以提供生命自由旺盛发展的身心素质,亦即是培养一身良好的感统能力。如果紧紧追赶他人的进度或分数,事事提前准备或加倍练习,这绝对不能赢,不论是在开始或结束, 甚至还可能输掉更多。


人之初,性本善


这个「初」可以追溯至胚胎正在形成的过程, 甚至精子和卵子结合的那一刻。


人类的生命发展示现了大道至简、因果循环的真理,只要提供基本的需求----营养、规律作息、愉悦心情、适量运动,生命自然能够成长、茁壮。


何时满足成长条件,何时开始正常成长。


然而,人类科学企图窥知生命的全部,控制生命发展的结果,以先进仪器、标准程序对人体(包括大脑)进行精析细剖、观察推理, 做出「完美比例配方」,对身体和精神的培养进行全套规划、照本宣科、照表操课,最终一大部分落得舍本逐末,徒劳无功,适得其反。


「善」,完好、美好之意。


生命本来具备自我完善的本能,只要提供基本需求----营养、规律作息、愉悦心情、适量运动,它自然能够长好,长成它自己最好的样子。


当基本成长条件有所不足,生命自然长得不完全、不成熟、不够好, 甚至停止成长。


此时,生命的照顾者应当返回发展不足之处,弥补完整的成长条件,不埋怨、不斥责、不惊恐、不放弃,成长条件充足了,生命又会自己长起来。


如同捏陶一般,水和泥如同精子和卵子,各具本来特性;在和好泥土的时候,如同受精卵结合,可以开始胚胎的发育;胚胎在形成细胞及细胞转移的过程,身体器官逐渐成型,如同我们对湿软的泥土进行陶胚的塑形一样;出生之后的感觉统合训练促成身体功能的完善,如同捏塑过程中持续的加水补土、修修整整,最终进入晾晒和窑烧的阶段。


泥土越干,想要改变形状越困难,用手捏不成,可能还需要用刀削;孩子越大,想要改变感统状态就越难,难到没有能量支撑的家长都想放弃。


养出严重感统失调的孩子,孩子经常力不从心,老是知错犯错,父母和孩子都辛苦。


生命起源和感觉统合的联系

如何避免这样的辛苦?


从打算生孩子、当父母的时候就要懂感统,用正确的感统观念和训练方法陪伴孩子成长,能够帮助孩子越大越轻松,当父母的越来越以孩子为荣,因为孩子一直在超越我们的成长经验,长成他(她)最好的样子。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父母也得到重新成长的机会,优化了过去的自己。


这是一种幸福及创造幸福的过程。


我在大陆宣讲感统观念十年,看见最用心、最用力的父母用错误的方式宠爱、溺爱孩子,却在孩子长大之后,成了最伤心、最崩溃的人。


从日夜不休地抱着孩子,抱成了发育迟滞,二岁还说不好话;到精心备餐、细致喂养,喂成了苍白消瘦、没有活力、注意力涣散。


再从处处保护、为排除危险而禁止孩子各种跑爬滚跳,保护成了胆小爱哭、不爱挑战、禁不起挫折;到一昧温柔、无度顺从、纵容娇惯,惯成了叛逆、不知危险、不受欢迎、天天惹麻烦,甚至被学校拒收。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父母们需要一串能在各阶段打开孩子生命成长之门的钥匙,希望大家了解感觉统合是身心互动的结果,在孩子三岁前(从孕期开始)开始关注并调整孩子的感统状态,能够避开造成孩子先天感统失调(胎里就发展不足)的因素,例如疏于自我照顾而造成需要保胎的情况,以为孕期天天都有外出散步就算有帮助孩子发育,或放任孕期种种心理或身体的特殊反应造成频繁的情绪起伏或饮食不正常,让大家因为理解生命成长规律和行为特征,主动提供孩子充足的成长条件,帮助孩子健康成长,长成优秀的状态。


在宣讲感统观念的过程中,有缘了解的人一听就明白,感觉统合与人的一生有绝对的关系,尤其是从业的专业人员,资历越深,对孩子关切越重的人,一见便识,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惠心千爱的感统理论是真正能够帮助孩子的方法。


惠心千爱的感统测评技术、品牌独有的感统训练设备都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源于惠心千爱对感统的观念和训练的技术明显有别于近二十年来大家的理解和使用方法,当然,训练成效也突破大家的专业瓶颈,明显有别于其他方法。


为了严格管控现场的教学品质,惠心千爱的感统测评技术自2016年10月之后停止对外开放传授,同时在2016年12月做了一次升级,让现场测评师的观察判断结合我的针对性训练方案设计能力,形成惠心千爱的测评系统,提升了在家训练的全面效果,2019年测评系统完成了再次升级,观察项目更细致,针对性更强。


对体系内的测评师每月、每季、每年的紧密培训和考核,语重心长地千叮万嘱,是因为我深深知道因果循环的道理,知道大家需要应用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方法来相互完善我们整体的生命。


如同前面提到捏陶的比喻,生命头三年的发展对人一生各项能力和整体发展条件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岁前又是一个可以「四两拨千斤」的捏塑优势期,对主要照顾者而言,三岁前对孩子进行足量针对性感统训练是一举多得的生命投资。


希望用这篇文章与大家分享什么才是正确的「赢在起跑线」的观念----从完善生命基础条件开始, 完善长期可以提供生命自由旺盛发展的身心素质,亦即是培养一身良好的感统能力。


这是实实在在长在孩子身上的能力, 长久有效。


如果紧紧追赶他人的进度或分数,事事提前准备或加倍练习,这绝对不能赢,不论是在开始或结束, 甚至还可能输掉更多。


因为这是折损生命能量来包装一时的表象的不理智行为,结果与能力无关,与一时记忆有关。


最后,希望所有有缘一起学习的朋友们能够因为孩子而有了重新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感谢孩子!( 文/王臻惠)

01 该图片由Rainer Maiores在Pixabay上发布

02 该图片由RitaE在Pixabay上发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生命   卵子   亦即   胚胎   孕期   起源   针对性   泥土   身心   观念   父母   身体   条件   过程   能力   感觉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